1.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与面临的额困难和问题?成就:概括地说,改革开放,我们“改”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直观地考察我们的现实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看,早已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已经由过去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从经济体制看,已经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状态看,已经由封闭和墨守陈规的社会转变为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和全面进行改革、越来越活跃的社会;从出发点看,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强调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现在强调改善人民生活,以民为本。1.经济的快速发展;2人民生活普遍改善我;3.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4.人的精神面貌深刻变化。以上这些巨大变化,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困难:经济发展给环境和资源状况带来的严峻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贵的环境容量,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资源保障能力不足,资源环境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硬约束。经济增长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党和国家工作中还存在缺点和不足,人民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的社会矛盾吗?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绝不是要构建无差别的社会,也不可能构建一种无矛盾无冲突的社会。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它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诸要素实现均衡、稳定和有序,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多样性的东西共存而达到平衡和协调,才能形成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前提就是协调矛盾。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矛盾不存在有和没有的问题,也不存在好和坏的问题。矛盾不解决是坏事,矛盾解决了才是好事。旧的矛盾解决了,还会产生新的矛盾,事物就是在不断地解决矛盾过程中前进的。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强调要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既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我国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又要达到各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既要实现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各种民间组织等)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要构建这样的和谐社会,就必须处理和解决好人与自然的矛盾,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内部的矛盾,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民族之间、民族地区之间和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的矛盾,中央和地方之间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3.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谈谈你对“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行”的认识和体会。“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我国已故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我一直以此思想为自己工作与生活的座右铭。“化理论为方法”从字面上较易理解,但真正启用却并非易事。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上讲,理论与方法之间是体用关系,即理论是体,方法是用。体用不二,离开理论的方法和离开方法的理论都是没有的。在实际运用的层面上,很多人并不能够将其所学的理论化为有效的方法,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在本质上搞清楚理论与方法间的这种体用关系以及体用不二的本质。“化理论为方法”不是只关注于理论是否成为一种形式上的方法,而是关注于理论与所化成的方法是否具有一体性、一致性和有效性。“化理论为德性”从字面上就较难读懂,应用起来则是更难一些。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上讲,理论是一种外在于人自身的东西,而德性则是一种内在于人自身的东西,理解到这一点是很关键的。“化理论为德性”的本质上要求一个人要将基于外部的理论内化于自身,并由人自身的行为来自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化理论为德性”在层次上要高于“化理论为方法”的。“化理论为德性”的关键在于内外一致和自证过程的统一。一个人必须做到其所学与所做的完全一致,也就是说一定要能够真正做到心口相应才称得上是“化理论为德性”。(一化理论为方法哲学理论本身应该是对事物本身显现的描述,是现实的展开和自我认识,正确的理论是合乎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的。要用事物本身显现的方式来推动事物本身的发展,即运用事物本身的辩证法即唯物辩证法来推动事物的发展。首先我们对事物本身要有一个正确的描述即理论,然后把正确的理论转化为人们的活动方式即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二化理论为德性。那就意味着理论不仅是武器、工具,而且本身具有内在价值,体现了人格,表现了个性。理论转化为个人的德性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经过学习、教育、锻炼来形成真正自由的个性,这就是理论化为德性的过程。理论化为德性要通过怎样一个过程?理论首先要成为理想,并进一步形成信念,才可能真正成为人的德性。理想人格的培养,归根到底是要用科学的世界观理论来指导人生,通过理想、信念的环节而变成德性。)4试分析毛泽东《论持久战》中蕴含的系统思想。《论持久战》成功预计了这场中国与帝国主义、日本的战争中,将面临的战争结局——战争不能速胜、中国不会灭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只能持久战。系统观点:第一,把研究对象即抗日战争视作一个客观系统;第二,从系统整体性和有机关联性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抗日战争敌我双方的基本特点;第三,在历史动态的系统中把握战争的来龙去脉;第四,强调战争要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抗日战争是一个大的客观系统。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首先把研究对象即抗日战争视作是错综复杂、有着特殊的长期性和广泛性的客观系统。毛泽东立足现实,通过分析抗战十个月以来的基本情况,把零碎杂乱的事实进行系统结合,忠实地描绘了一副精妙的战争图画.二、体现了整体性和有机关联性原则。为了理解一个整体或系统,不仅需要了解其各个部分,而且需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毛泽东详尽地分析了中日双方军力、经济力、政治组织力的强弱,社会政治的进步和退步,国度的大小和人口的多少,国际力量的多助和寡助等敌我之间矛盾着的四个基本点,通过对中日双方各种优劣因素及其所处系统总体的比较研究,深刻地指出,四个基本特点是战争的全面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是贯穿于双方一切大小问题和一切作战之中的�。��三、对历史动态原则的独特发挥。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相互联系的基本因素的分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它是一个历史动态的开放系统。认识一个系统,必须在动态中考察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才能体现系统的整体效应,显示出系统演进的方向和力量。四、强调战争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毛泽东在研究战争战略问题时,特别强调了战争要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合理的结构,决定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协调一致性,即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毛泽东认为,第一,在战争形式上,主要也就是采取包围迂回战术,因而便须集中优势兵力。因为敌强我弱,便决定了依靠阵地对垒,单纯的拼消耗去争取时间就不是重要手段。第二,日本以小国临大国,兵源兵力后备不足,敌后空隙很多;中国是大国,广阔的地带,最便于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因此,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的基本战略应该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二者相得益彰。第三,为了独立自主地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共产党和国民党也应做军事上的分工,国民党担任正面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的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5.如何认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人类社会的发展,既离不开自然科学所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导向和支撑作用。人类分工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胶着在一起。随着分工的发展而逐步分开。但分工只有相对的意义,它们分工但不分家,这个家就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开了人类总体,它们就失去了意义。各学科都对人类负责.因而,不能偏废。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的特殊规律,它所解决的是世界的物质秩序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它所解决的是人类的活动的秩序问题,作为道德的力量,作为生活的方式,它决定、影响着人类活动的方向和意义。由此可见,只有建立起一个既与自然科学存在广泛而深入联系,又与社会科学存在广泛而深入联系的全新的、统一的、自然科学化的价值理论体系,才能真正构筑起一座社会科学通向自然科学的桥梁。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们携起手来!彻底改造现有的价值理论,使其真正成为社会科学通向自然科学的桥梁,使社会科学真正成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部分,真正与自然科学完全融为一体!这不仅是价值理论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6.科学研究是从哪里开始?为什么?“科学始于问题”这是波普尔的著名论断。提出一个好的科学问题,常常被认为是成功的一半。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始于金冠问题。避雷针的发明始于富兰克林研究的雷电问题。拉瓦锡对氧气的发现始于燃烧问题,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始于对生命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研究,。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始于问题,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解题活动。如果你提不出科学问题,你就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提出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提出了,即便你提出问题的人在有生之年没有能解决,其他的科学家或者我们的子孙后代,总有一天会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凝练科学目标,凝练科学问题,在当代显得更加重要。(比如说伟大的牛顿同学有一天正在苹果树下冥思,突然被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头。这其实是一个事实,按照概率来算,牛顿绝对不是第一个被苹果砸到的同学。所以说这个现象应该被很多人观察到了,但是并没有引起所谓的科学研究。而是我们的牛顿同学摸了摸头,向苹果树问道:Why?于是我们有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只有提出了问题,才能引导人们去正确的观察和科学研究。所以,科学研究始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