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学院专业年级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作业提交日期: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外界对于我国外交战略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外交政策也由相对内敛变得更加的外向,对于外界而言,我国的外交战略也越来越透明化,并期待着看清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否已变得更加自信。我认为,中国外交仍然是规避风险,通常情况下依然会维持低调。造成此种维持的一个“低调”的导演是由邓小平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这个对于中国的历史发展极为重要的政策将中国首次向国际体系所开放。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的外交政策越来越有主见,但仅限于特定问题的有限的范围内。而中国在过去几年沿中国周边海洋边界争端等问题上也变得更加自信,其他主要外交政策的驱动力,如维持国家的稳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经济发展的充足动力,基本维持不变。世界多极化是一种发展趋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现存并将长期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总的来看,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为各种力量的平衡和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我国领导人最早提出并积极倡导世界多极化,党的十七大再次指出“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世界多极化的进程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发展中国家是多极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对世界多极化理论越来越认同。但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围绕世界多极化问题就一直存在着争议。世界多极化是在冷战时期形成的一种客观趋势。曾经的两极之一苏联的解体代表着冷战的结束,在此之后,只存在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但世界多极化进程并未间断,仍在持续、曲折地向前发展着。世界多极化论从开始提出到广为传播,已历经尽30年,人们逐渐认识到,世界多极化问题既是一个需要加以正确认识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如何进行应对的实践问题。中国是外交战略学的发祥地,战国时即产生了纵横捭阖、远交近攻的伟大战略思想,出现了孙子这样的伟大的战略思想家。外交战略、外交政策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研究外交并确定对外战略、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中国的快速和平崛起,成为近年国际格局转型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也主导着国际战略态势变化的趋向。中国在继续深刻融入国际体系的进程中,参与、构建、改革乃至塑造格局与秩序的力度在凸显,国际战略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全球国际战略格局因此而联动,世界主要国际力量无不感受到来自中国崛起的战略冲击或压力;对中国的国际责任、建设性的战略角色,以及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期望值在快速提升;对中国的战略猜忌、焦虑甚至惧怕也在增多。事实上,近年中国的快速崛起,已成为打破后冷战国际格局与世界秩序战略平衡的主因之一。基于这一判断,美国率先开始实施所谓战略再平衡,即是对于这种格局转型的战略反应。放眼世界,在这一年里其他大国和主要国际力量,纷纷随美国而动开始各自的战略调整。这大约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国际战略格局第一次因中国事件而被搅动,并引发全球范围的格局转型与战略佯动。中共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公共外交”和“全球治理”写进文件,表达了中国已经做好准备来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公共外交”和“全球治理”都是大国应有之物。习近平主席讲:“不论全球治理体系如何发展变革,我们都要积极参与。”在此之后,中国政府相继提出“突出互利共赢”“追求公平正义”“弘扬中华文化”“提供公共产品”“倡导新型义利观”“承担国际责任”等一系列外交新提法,展现出中国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中国的大国外交之道,明显区别于以往传统大国外交角逐权力和争夺霸权的外交,更无意于在周边地区扩张地盘。中国的大国外交之道,也不再仅仅强调“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而且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利益”。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发展不可能顺利,更何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中国要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大局,妥善化解与有关国家的分歧和矛盾,让长期把持国际体系主导权的西方大国,和现存国际体系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都能以某种方式、某种程度接受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邓小平晚年曾一再强调,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中国即使发展了强大了,也决不做超级大国,决不欺负别的国家。这就是崛起的中国所将担负的最大的国际责任。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