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理清本文思路,把握本文主题思想。2.揣摩品味或赞或讽的语言,体会反语的讽刺效果。3.学习本文通过铺陈、对比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4.增强爱国情感,树立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的责任感。教学重点:1.理清本文思路,把握本文主题思想。2.揣摩品味或赞或讽的语言,体会反语的讽刺效果。教学难点:1.揣摩品味或赞或讽的语言,体会反语的讽刺效果。2.学习本文通过铺陈、对比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激趣导入,介绍圆明园的由来。二、预习检查1.作者介绍雨果(1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2.背景介绍1850—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侵略战争,1858年5月攻陷大沽炮台,同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8月攻陷大沽,进占天津,直攻北京,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焚掠圆明园,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3.给加点字注音赃物zānɡ箱箧qiè制裁cái给予jǐ恍若huǎnɡ琉璃liúlí珐琅fàlánɡ绸缎chóu惊骇hài晨曦xī瞥见piē劫掠jié缀满zhuì眼花缭乱liáo三、文本阅读任务一: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的强盗行径,深切同情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两个方面1.描摹、赞叹圆明园之美2.揭露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任务二:朗读第三段,根据作者的描述,想象一下圆明园的美。再想一想,在雨果的心目中,圆明园具有怎样的地位?2先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接着与巴特农神庙类比,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①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②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③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然后具体讲述园中的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耗费劳动之巨。(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四、拓展提升曾经是梦幻般美好的奇迹,变成了一片伤痕累累的残骸!同学们,当你面对那一片残骸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你会对曾在火海里煎熬过的这一片残骸说些什么?试写一封书信,呈给受了重伤的圆明园。第二课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一、复习检查听写字词二、文本阅读任务一:作者如何展开对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谴责的?请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全部赞誉”1.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此句运用反语把英法联军刻画成两个强盗的形象,深刻而尖锐地揭露了英法联军的无耻行径。“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含有辛辣的讽刺意味,作为一名法国人,雨果没有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他的这种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是多么可贵!2.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句话以漫画的形式形象地再现了强盗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肆意掠夺的卑鄙行径,讽刺力强。3.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一句中的“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恬不知耻的狡辩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4.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3“居然”有出乎意料之意,揭露了侵略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恶嘴脸;“天真”意即讽刺这些自称“文明人”的野蛮、愚蠢和可恶。小结:文章后半部分围绕着“两个强盗”的比喻展开,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国家、政府的形象是抽象的,用“强盗”来比喻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使两国政府的形象具体化,贬义化,鲜明地揭示出英法联军所谓:远征中国“的实质是侵略和掠夺,突出表现了作者批判英法侵略者罪行的立场。任务二: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正直的良知博大的胸怀难能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三、拓展提升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明确: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体现了作者明确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四、小结1、本文的表达方式是:描写(赞美圆明园)和议论(谴责英法强盗)为主。2、语言方面,作者用极富想象力的美丽词汇铺陈渲染圆明园的富丽堂皇;用如剑的反语揭批侵略者的强盗行为。对比鲜明、爱憎分明、是非分明。板书设计圆明园——赞美——奇迹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侵略者——讽刺——强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