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的故事鲁迅学习目标:•1、带着想象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对水乡奇幻景象的描写。•2、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境。•3、品味精彩的语言,积累一些精美的词语和句子。作者简介:鲁迅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日(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树人。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著有杂文集《坟》、《且介亭文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野草》,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等等。•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收录于小说集《呐喊》)。写作背景:本文发表于1924年12月。当时北京的政治环境正如鲁迅所说:实在黑暗的可以!鲁迅在北京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他的内心是矛盾、痛苦又压抑的,但是他具有顽强不倦的战斗精神,决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秋夜》正是作者与旧社会抗争到底的誓言。但受制于当时恶劣的环境,鲁迅只能采用一种隐晦的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把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藏匿在景物描写之中。通过编造幻想中的真实与想象纠缠的故事,构成象征的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哲学。研读课文:•1、本文的题目《好的故事》,有什么作用?①题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是文章的行文线索。怎样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诗?1)朗读第1、2段,语调平缓,情调平淡而闲适。(2)朗读第3段“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情调趋于欣喜,语调上扬。(3)朗读第4-8段,表达极度神往的情感,语调高昂而热烈,语速可适度快些,读岀“我”急切昐望看清世外桃源般的美景的心情。尤其是读到第5段“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以及第7段“茅屋,狗,塔等,有如看到一一闪现的电影镜头,无不欣然向往,快慰之至。(4)朗读第9段,语调突然凝重而缓慢,好像有重要的事情发生,把省略号所表达的迷惘情调传达出来。(5)朗读第10—11段,表现突然而生的失落之情,重新恢复先前的平淡、枯寂,但语调、语速要有所变化,因为突然的情势让“我”一时蒙了,想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6)朗读最后一段,两句话情调有所不同,读“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还带着欣喜之情;读“在昏沉的夜……”,带着沉重的心情,甚至比读开篇“是昏沉的夜”,心情还要沉重。2、篇名《好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大概分三部分:(1-2)写“我”在“昏沉的夜”闭目养神的情状。(3-9)写“我”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水乡各种奇妙的景物以及“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依次展现开来。(10-12)写“我”骤然惊醒,奇幻的景象消失,重新回到“昏沉的夜”。3、文中的“故事”的特点:1.现实之景与梦中幻象交替出现,以写幻象为主,以写实景为辅;2.展现作者心目中的水乡的奇幻景象,突出其美丽、幽雅、有趣的特点;3.首尾都点明“昏沉的夜”,形成呼应,营造出一种昏沉、悲凉的氛围;4.现实“昏沉的夜”与水乡奇景互为映衬,各有深意,夜景暗示现实黑暗,幻象暗示遥不可及的愿景。课文不长,构思极为精巧,不仅首尾呼应,而且在写“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之前,穿插一段经过山阴道所见奇景的描写,二者互相映衬。4.怎样理解课文首尾均提到的“昏沉的夜”?从文章表面看,是指作者写作的夜晚时分,其实还另有深意,暗指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鲁迅后来回忆当年在北京生活时的感受,说“实在黑暗的可以”。其时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政治混乱,民生凋敝,身处其中的正直知识分子深感压抑。因此这里的“昏沉的夜”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应由作者的心境联想到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5.课文语言有怎样的特点?鲁迅的散文诗是经典之作,其语言也具有精粹、优美、深刻的特点。精粹:鲁迅作品语言素以简洁、精粹著称,往往三言两语即写明事物、说清道理。这篇课文不足千字,但作者能够尽情地写景,充沛地抒情。文中语句基本上是短句,如第4段开头说“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用三个形容词表明“好的故事”的特点,辞达而已,无繁词冗句。优美:这篇课文的优美表现在多方面,语言的优美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过这里的语言优美还要界定一下,是指借助多种表达方式和多种修辞手法,让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变得细致、生动,富有形象感,充分体现文学语言的文学性、审美性特点。如第1段“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诉诸读者的听觉和视觉;第4段“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运用比喻手法,将事物描写得非常生动,具有强烈的动感。深刻:鲁迅作品语言之深刻性,远在其他作家作品之上。本文语言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通过语言文字的有限描述,引发读者探寻无限的深层意蕴。例如开头说“昏沉的夜”,即夜晚灯火渐小,灯罩昏暗,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此时还看不出此“夜”有什么象征意味;结尾说“昏沉的夜”,是在讲述“好的故事”之后,已经有了对比,象征意味若隐若现了。再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政治乱象,就不难体会作者借此文所传达的深层意蕴了。拓展延伸:•你曾经做过怎样的五彩斑斓的梦?回忆一下,尝试用优美的语言写下来。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