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探究题及其答题技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散文的探究题及其答题技巧散文的探究题及其答题技巧【考纲要求】探究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主观性最强、难度最大的题目。《考试说明》对“探究”的要求有三点: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②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③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就散文而言,探究点可以涉及散文内容和形式的方方面面,或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意象,或主旨选材和技巧,只要是作品的关键处和丰富处,皆可拿来作探究。1.对主题的探究。2.对散文形象的探究。3.对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的探究。4.对散文选材的探究。5.对散文表达技巧的探究。6.对文本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的探究等。7、对文中某些问题的探究。考查角度【探究题型内容】1、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究作品的情感倾向;3、探究作品内含的民族心理;4、探究作品中的人文精神;5、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6、探究作品的语言特色;7、探究作品的艺术特色;8、探究作品题目的含义;9、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民族心理】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特征:⑴勤劳简朴,自强不息;⑵求同务实,谦和持中;⑶家庭为重,亲疏有别;⑷尊君爱国,尊父爱家;尊长爱幼;⑸坚强勇敢,诚实善良,团结友爱。当代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⑴爱国爱家,关心社会;⑵文明礼貌,遵纪守法;⑶诚实守信,拼搏进取;⑷创业创新,敬业奉献;⑸保护环境,生态文明;⑹追求梦想,快乐幸福。【人文精神】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也包含文化、风俗、民情。散文探究题的答题思路首先,第一句应表明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我赞同……”。其次,要另起一段,分析理由。句式是“理解是(或理由如下):1.……2.……3.……”本部分是答案的主体部分,分析时所列理由要具体落到实处。理由若是从文本找,就要找文本的主要观点、主要信息点;若是需要联系现实时,要找与文本相近的例子。然后再用自己的话把它们融合在一起。至于此部分的结构最好要采用提纲挈领式,分点罗列,这样能做到层次清晰。最后,要扣题,可用总结句的形式。句式是“总之……”“所以或因此……”【观点+理由+结论】【答题原则】基于文本(文本中的人物、事物、景物、事件、主旨)探究,又高于文本探究。【高于文本探究的思路】1、联系人生或生命的现实、价值、意义来探究;2、联系人类生存的状态和意义来探究;3、联系当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探究;4、联系时代、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精神来探究;5、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来探究;6、联系散文的相关知识来探究。【答好探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1)要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由于回答这类题目字数要求不多,在答题的开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观点还必须具有探究意味,这样,才能让观点站得高,才能体现出考生个性阅读所得的意义。探究意味的得来,就是通过个性化阅读,对作品丰富意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2)不能脱离文本而一味地强调个性阅读任何个性化阅读都不能够脱离文本,观点来自文本,论据同样不能离开文本。在论证时,让有个性的观点在文本中找到依据,也就是采用“述评结合”的方法,一定要“述”和“评”相结合。科学规范地组织“探究性习题”答案的三点要求(1)明确要求即审清题干是“怎么问”的,明确答题的暗示和指向,这样才能正确地回答,做到要点齐全。这看似不成问题,但实际上却是许多学生不认真审题,多答、少答、答非所问,造成无谓失分。(2)言之有理这一步非常重要,不仅要考虑形式,更要考虑内容。在作答时,不能脱离原文去谈,所有的探究分析都必须与原文有直接的联系,或者针对原文的某一方面来谈,可以对原文摘取的重要语句加以合理的“加工”、“整合”,最大限度地“踩上得分点”,确保多得分,或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理”,这四个字是得分的要害。“理”在于:考虑原文内容,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性格、遭遇;联系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既有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同时还要照顾到阅读理解的共同性。这样就不会突发奇想,写出让人匪夷所思的答案来。(3)表述简明这里是就答案的语言组织而言的。也就是说答案的语言既要正确表达答案的要点,又要符合语法规则或表达习惯,以及字数的限制。【2015江苏高考·比邻而居】15.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答】①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②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③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思路点拨】平时的生活会有不同的气味,但到了端午都会有艾草味,说明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到了端午都会有艾草味,说明人们认同端午,认同这样的传统文化;艾草味在弥漫、散开,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说明艾草味能升华平衡不同的生活状态。例1、2009---江苏-----《上善若水》题14、请探究都江堰蕴涵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⑴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⑵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代可谓上善之人;⑶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例2、《金色的飘落》题14、请联系全文,探究文中蕴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哪几层感悟?⑴、从金色落叶的飞舞和凋零中,感悟出对生命消逝的忧伤;⑵、从树叶由萌芽到凋零时间的飞快,感悟出对生命短暂的遗憾;⑶、从落叶飞舞的恢宏壮个胆景象中,感悟出生命博大的惊叹;⑷、从宝宝的欢乐活波和银杏叶的蓬勃生机中,感悟出对生命美好的喜悦和礼赞;⑸、从程韵中,感悟出对光阴流转,生生不息生长规律的坦然。【情景→意蕴】例3、2013—江苏原创---《哑巴与春天》14、老哑巴与《祝福》中的祥林嫂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加以探究。⑴、地位:都是底层小人物,都不同程度的失去了尊严。⑵、环境:都生活在落后的地方,周围的人都不同程度的对他们表现出冷漠。⑶、性格:都勤劳善良。⑷、命运:都受到伤害,结局都很悲凉。例4、阅读《云在青天水在瓶》回答:本文在构思上有哪些突出特点?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构思特点:由实入虚,由具体到抽象;结构上多作铺垫,层层深入;以小见大,平中见奇。写作启示:我们写文章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平凡细节,善于联想和想象,合理拓展,挖掘深刻内涵,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思想深刻。例5、请探究“黄河入海流”的生命轨迹蕴含了哪些人生启示。答案①百川归宗、生命有终的生存法则。②生死轮回、生生不息的生命规律。③淡泊宁静、顺应融合的生活态度。④博大宽广、宠辱不惊的胸襟气度⑤乐于奉献、牺牲自我的人格操守。⑥积累凝聚、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