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看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李芳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08.10时代人物21・时代人物TheoryStudies・TimesFigure理论探讨时批评家就应该担当起自己的职责,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好的阅读、理解语境。近些年来华文文学异军突起,在国内文学界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文化批评应用于华文文学研究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目前文化批评的方向主要表现为性别、阶级和种族三个方面,华文文学刚好提供了这几个方面分析的母本。华文作家中有一大批是女性作家,她们有着比较丰富的人生经历,独特的女性体验给女性主义批评带来了无穷的源泉。华文作家又多是移民海外的,身处异地的他们(她们),有着特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处境,这些反映在文本里就为阶级和种族分析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象严歌苓的作品,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部中国女性的史诗,另一方面又为我们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种族文化冲突。运用文化批评对华文文学进行研究应该说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已经有不少这方面的专著及论文出版。[7]把文化批评的范围局限在性别、阶级和种族几方面还是有缺陷的,事实上这几方面也不能涵盖纷繁芜杂的文化现象,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在许多文学文本中就有体现,这几年藏文化在小说和散文中的言说也掀起了小小的高潮,这些如果单单从性别、阶级和种族出发是难以比较清楚地说明其内蕴的,这样,文化批评就应该拓展它的研究空间,以适应文学研究的需要。文化批评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但是还要强调的是它必须以研读文本为基础。立足于文本的文化批评本质上也不是对立于审美批评(内部研究)的外部研究,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内部研究的外部延伸,它研究的范围也是文学活动,因此,它和其他审美批评一样,同属于文学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一个分支,应该有它自己的合法地位。在今天把文化批评放到恰当的位置上,不再仅仅是一个认识问题,它关系到文学批评整体发展,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文艺评论者更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参考文献[1]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2-38.[2]阎晶明.批评:在文学与文化之间[N].太原日报,1999-9-6.[3]吴炫.文化批评的五大问题[J].山花,2003,(6).[4]艾布拉姆斯(美).丽稚牛等译.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5-6.[5]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32.[6]曹文轩.小说门[M].作家出版社,2002:绪言部分.[7]蒲若茜.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60-286.作者简介:杨芹(1978—),女,江苏阜宁人,中学二级教师,现供职于阜宁县陈集中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季永洲(1975—),男,江苏阜宁人,现就读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看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李芳芳(重庆工商大学,重庆400067)【摘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各领域的不断发展变化必将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社会意识反作用与社会存在,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了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深刻变化,也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显现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多元化,这种变化是由当今社会现实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为我们正确看待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明了方向。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当今中国,价值观的多元化已是一个普遍的事实,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价值观的正确关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产生的根源可以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进行阐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这又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2.当今社会现实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首先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外部条件看,社会生活总过程决定着其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社会的生活条件,特别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精神生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原因主要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四个方面来说:2.1政治多元化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政治改革也在有序的展开。人民群众享有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参与政治的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组织的个体都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来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和价值。政治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打破了传统的政治运行体制,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团体的关系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之中。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人”和“政治团体”参与到政治的各个领域后,为确保自身利益和价值的实现,在价值观上难免产生分歧,从而导致价值观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之一,为了确保自身利益的实现,产生价值观的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2.2经济多元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在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分配方式上也实行了按劳分配的政策,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就在经济利益上实现了多样化,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会造成价值观的多元化。价值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活动的变革必然带来人们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是必然的。一些求新求进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正面的效应,而一些消极反面的价值观念无疑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2.3文化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已经渗透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各个方面。其中,网络文化的作用不可估量,随着世界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大学生正越来越被笼罩在信息网络之中,使大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其途径和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如在电脑网络上、电视上、广播中接受着全球文化的渗透。他们对于这些外来的影响会更敏感,也更倾向于乐意接受另外的行为标准和模仿外来的新的生活方式。他们与各种价值观念接触、碰撞,面对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念,时常陷入迷惘之中,往往凭着年轻人特有的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易受性去把握和选择。选择和把握的差异使价值取向形成不同的偏移,呈现多元化状态。2.4社会关系多元化随着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青年社会化和社会青年化的趋势促进青年在社会主体地位和主时代人物2008.1021TimesFigure・TheoryStudies时代人物・理论探讨体意识不断增强,使其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对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产生作用,作出某种符合自身特点的选择,并改变价值取向。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把自身置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决定了他们将结识或形成不同的群体,如班级,社团,宿舍集体等。大学生在这些特定的群体中通过接触和交往,更易形成价值观念的互相感染、认同和强化。事实证明,大学生处于不同的群体之中就将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可以看出: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今天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传统价值观的变迁甚至是重塑,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等方面带来巨大影响和冲击。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我们必须承认现实社会中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现象,以兼容的态度,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它。3.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但它又对社会存在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这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这是因为人们对变化了的社会存在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中既有与社会存在同步的积极因素,也有落后于社会现实消极因素。其积极因素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竞争意识及自强不息的观念的增强,并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但所呈现出来的消极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注重金钱实惠,淡化理想追求,关注个人利益,实用主义兴起等等。对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对于阻碍社会进步的错误的价值观要坚决屏弃。在现代价值观教育活动中,若长期找不到一个统一、协调的价值观,或自身陷入多种价值标准交织中而不能自拔,势必导致价值迷失。所以,必须寻找一种与社会价值导向相一致的主导价值观,作为青年一代的价值观的支柱。当前,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3.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刘少奇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是我们观察一切现象、处理一切问题的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是帮助他们辨别是非,解除困惑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马列理论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要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并利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大学生解决好价值观问题,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现阶段则应该运用邓小平的价值观思想,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对大学生的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3.2组织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价值观教育要想有实效性必须与社会生活接轨,重视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只做空洞的说教,是收效甚微的,应该组织广大学生投身到社会生活的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另外,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和确立往往有一个过程,价值取向上会有反复,价值目标上会有逆进,会造成一些困惑和迷惘,这些都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才能够得以解决。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自身价值取向的正误,无疑是价值观教育的一个良好的途径。要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目的、脚踏实地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3.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认真总结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铸造大学人文精神,培育优良的校风,为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是要抓好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以网络为载体,在网上展开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关教育和引导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应努力把握住网络这一阵地,吸引学生通过网络去接触那些蕴含正确价值观念的信息,在信息的正确选择中作出价值的正确选择;三是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各种社会思潮,明辨是非,保持大学生应有的独立的人格,从而形成校园文化合力,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帮助。3.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以自己对日常事物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高校的教师在不同程度上扮演着大学生人格楷模的角色。他们的观念态度、言行举止等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面对价值观多元化给高校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虽然我国的教师队伍数量在不断的扩大,其专业素质也在逐步提高,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有些教师存在着重学术研究水平轻思想道德,重教书轻育人等倾向,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切实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也显得尤为重要。总之,要从社会的现实出发,全面、准确地揭示和分析新世纪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