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与小说教学黄浦区教育学院邓彤2012.11.11纲要•绪言:为什么读小说•A.小说教学现状扫描•B.什么是合适的小说阅读•C.什么是合适的小说教学绪言:为什么读小说?读小说的基本理由•小说:最丰富、最具体、最真实的人生。•人生是短暂的、有缺憾的。•小说用虚拟的方式丰富人类的人生体验。•认真体验一本一篇小说,就是以另外一种方式生活一次。进入一百篇小说,意味着经历了一百种生活,或者是以不同的方式生活了一百次。•生命因此丰富、延长、立体、多样。读小说的基本路径•1、故事:小说“说什么”•2、叙述:小说“怎么说”•许多艺术种类都有“故事”•小说中的“故事”应读什么?如何读?A、小说教学现状扫描一、非语文•某教师执教《智取生辰纲》,用一节课时间围绕“杨志为何丢失生辰纲”展开讨论,最后总结出了8个原因:•部下无能说、权力受制说、对手强大说、天意弄人说、作者安排说、内部矛盾说•自掘坟墓说、社会决定说•【点评】社会学的解读。对社会现象的评析。领导力研讨课、生活常识课。•1.感受语言;【2.感受杨志的感受】例二•执教《失街亭》设计如下三个问题:•街亭失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街亭失守,谁之过?•诸葛亮为什么挥泪斩马谡?•战例分析及反思报告会•分析、推理、判断、评价参与其间:•【提示】思辨不是读小说的方式。二、非文学•有教师执教《祝福》,将祥林嫂的悲剧描述为现代版的“凶杀案”。•教师让学生模拟公安人员办案,找出事实真相:•祥林嫂什么时候死的?死因是什么?跟谁有关?证据是否确凿?•【点评】•没有涉及对小说言语表达意味的品评,阅读时无需体验、无需调动想象与情感。•把文学作品的阅读处理成筛选信息的文章阅读。三、非小说•1、《阿Q正传》中阿Q想女人时的一段文字:•“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商是妲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2、《红楼梦》《西江月》二词:无故寻仇觅恨,有时似傻如狂……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散文读法】•体会作者夹叙夹议的手法。•【诗词赏析】•体会该词如何“寓褒于贬,似赞似嘲”。四、类型化•《边城》是一篇诗情——意境模式的小说•有故事但并不构成情节,有人物但不凸显性格。•作者讲述事件、描写人物,主要为营造意境,渲染气氛,表现特殊的情调感,其本质特征是抒情性。•教学不鉴赏文本中的意境,偏要去体会性格单一、类型化的人物,解读寡淡的情节,非但难以体会文中最有味道的“风物”和“意境”的妙处,还会给学生造成小说没意思的印象。•从人物和情节入手讲解《边城》却随处可见。五、其他•1、小说教学“四大件”•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时代背景作家介绍—人物情节分析—主题思想概括。•2、主题表述“格式化”•“通过……揭露了和批判了……”•“通过……现和歌颂了……”•3、人物分析“论证化”•哪一细节体现人物的坚强?哪个动作表现人物的悲伤?哪一处是借景抒情?……B、合适的小说阅读一、什么是小说?•1、文学理论家如此定义“小说”•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故事。•2、王安忆如此定义“小说”•小说是心灵的历史。•3、对小说的普遍看法•小说是叙事艺术,本质特征是“叙述与虚构”。•一篇小说可以没有精彩的人物,可以没有复杂的情节,但绝不能没有叙述,“叙述”是小说所有元素中唯一不能剔除的元素。小说:虚构艺术•小说史上对虚构的确认是通过以卡夫卡为代表的现代派作家的努力而实现的。•米兰·昆德拉:“我所说的一切都是假设的。”•普鲁斯特:小说“没有一件事不是虚构的”。•纳博科夫:•“一个孩子从峡谷里跑出来大叫‘狼来了’,而背后果然跟着一只大灰狼──这不是文学;•孩子大叫‘狼来了’,而背后并没有狼──这才是文学。虚构的价值•小说是一种艺术创造,它不提供现实的必然,只呈现艺术的可能。•小说家虚构之目的不是为了使读者上当,而是为了使读者有所收获。•虚构的真正旨意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生活的真相。•现实的经常很虚假,•虚构的往往最真实。二、小说的基本类型•1.情节小说•《项链》《麦琪的礼物》《我的叔叔于勒》《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祝福》《陈奂生上城》•2.诗化小说•《边城》《孤独之旅》《荷花淀》《哦,香雪》•3.心理小说•《墙上的斑点》《变形记》《十八岁出门远行》三、小说的基本要素•1.曹文轩《外国小说欣赏》•将教学内容分为八个单元•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2.法国高中语文大纲确立的小说教学内容•故事、叙述、叙事作品、故事时间•叙述时间、叙述人、主人公、聚焦•场景、简述美国《语言艺术标准》•高级中学(九—十二年级)•1)阅读技能、阅读策略•2)各种文学形式和风格•3)情节的复杂成分及其效果(时间框架、因果关系、冲突解决)。•4)人物角色和复杂的活动(内外冲突)。•5)文学作品的原型与代表•6)作品主题•7)文学手法和技巧•(语调、反语、语气、暗指、措辞、对白、象征、观点、风格)•8)文学作品的历史和文化影响。•9)读者与作品之间建立联系•(角色、事件、动机、冲突的原因)•10)读者感受与作者的意图。•“支配性要素”概念选择教学内容•小说的支配性要素:叙述3.小说教学核心要素审议•以往我国小说教学知识内容:•侧重小说内容要素•(情节、人物、主题及结构)•忽视小说表达形式•决定一篇小说的不只看“说什么”,更要看它“怎么说”。“text”•汉语把它翻译为“文本”,但它的基本意思却是“编织物”。“编织物”和“文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一幅美丽的挂毯,或者是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织锦,或者是敦煌莫高窟所藏的唐代蜀锦,你首先欣赏什么呢?•首先:玩味上面精美的图案和绚丽的色彩,或龙凤飘逸,或花鸟婀娜。•其次:可以分析这些图案的布局构思,纵横丝线的编织程序,这就是到了另一个层次了。•再次,深入了解织锦作者的风格、历史……四、小说的解读要领•从“text”词源意义看文本解读•文本”与“编织”,“故事”与“话语”•罗兰·巴特把叙述作品话语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故事系统,一是话语系统。•1、故事系统:•叙述内容(故事与主题)•2、话语系统:•叙述方式(视角与时间)(一)故事系统•1.一个好故事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细节、对话、场景?•2.最纯粹的故事包含三个要素:•冲突、行动、结局•3.冲突是三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欲望+障碍=冲突•取经+妖精=西游记1、淡化“情节发展论”•【常见小说情节教学内容】•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故事的开头就是冲突的出现(人物的渴望遭遇到障碍)•中间部分是斗争(行动)•结尾部分是结局。•“冲突、行动和结局”比“开头、中间和结尾”更有价值。2、重构“人物性格论”•以往人物性格分析: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肖像描写……•行动就是人物性格。一个人物需要通过他应对难题的方式来进行,即当他面临一个障碍或者一个威胁的时候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人物在行动中展现并发展性格。•林冲面对的难题以及对难题所采取的行动。•圣地亚哥的难题以及对难题所采取的行动。(二)主题:故事的意义•根据汉语表达特性,故事必须具备一定意义。中国文学传统之一是重“道”。不论儒家的人伦之道,还是道家的自然之道,都有原初整体的道理和根据之意。•中国叙事作者总是试图使一篇作品有一个明确的意思,读者也一定要读出一个明确的意思来。•西方意义朦胧含混的小说使中国读者很不习惯。•读者总是希望读者告知自己一些具体明确的东西才觉得有所收获。僵化的小说主题理解方式•《祝福》:批判封建礼教的罪恶•《项链》: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套中人》:揭露沙皇警察制度的毒害•固定化的、单一的主题理解方式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窒息对文学的敏感。•对小说演化成背答案、背结论。将主题高大化或神圣化•作者的思想观念在小说中起何作用?•如果把小说作为某种思想、或政治观点的演绎和图解,只能写出蹩脚的作品。•偶有说教,便成败笔。•有人问歌德:“你的浮士德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歌德十分惊讶地回答:“你怎么能问我呢?我怎么知道呢?”主题:最好的名称是“意蕴”•“意蕴”在德文中意即“有所指”或“含有用意”的东西。黑格尔认为“意蕴”是由艺术作品的“外在形状”所显现出的“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优秀的作品往往含有多层次的丰富意蕴:•政治意蕴、道德意蕴、历史意蕴和人生意蕴等。•我国通常将文学作品主题归结为一种思想认识。高晓声论《陈奂生上城》主题•假使一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完全可以用理性的、抽象的语言简单地加以概括,那又何必浪费笔墨去写小说?•理性的、抽象的语言根本不能表达感情,构成意境,因此它就不具备表达小说内容的功能。•我们在讲到主题思想的时候,实际上是强迫理性的语言去做它不能做的事情。小说不是思想的传声筒•小说是心灵的•——王安忆•小说忌判断。•小说把故事呈现给读者,而不非用小说家的思想去钳制读者的思想。•那种思想外溢,慷慨陈词的小说让人感觉到小说家的肤浅。如何把握小说主题?•多种意蕴的融合•不直接显露在作品之中,但能在作品中感受到;•不靠归纳和演绎,依赖于直觉感受和体悟;•像感受人生一样感受作品,必须往细腻处走。(二)话语系统•1.叙述语言•2.视角与时间1.叙述语言•《阿Q正传》中阿Q想女人时的一段文字:•“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商是妲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作者为什么在叙述过程中突然插入这一段议论?•具有强烈的调侃和揶揄•为阿Q设置一个宏大的文化背景•报纸连载小说的需要•鲁迅特有的叙述风格2.视点与时间•《社戏》之视点•教材编者腰斩了《社戏》,完全删除了文中“我”在北平戏院里看戏的两次经历,只节录了后半段“最有诗意”的部分。这是对“视点”的一种漠视。在文中,“我”的感受、回忆和对往事的留恋本是浑然一体的,删去了前半段痛苦的看戏经历,后半段的“诗意”就没有了对照和根据。原文是这样衔接现实和记忆的:•“我忽在无意中看到一本书……大意仿佛说,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昏头昏脑,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我当时觉得这正是说了在我意中而未曾想到的话,因为我确在野外看过很好的戏……”社戏•现实——触发——追忆,这三个环节恰以“我”之“视点”为核心,营造出一片极其动人的氛围:往事如烟,但是在人们的心底却永有一些鲜活的场景时时让人回味、陶醉,灰色的生活激活了人们多少心灵的底片!因此,没有前面在北京看戏的“痛苦”,“我”对那夜的好豆、好戏的无限怀想就成了突如其来的玄想,后文的“诗意”就只剩下一朵孤零零的花。《药》《风波》《阿Q正传》之视点•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大背景之下,鲁迅创造了三类人物——老栓、七斤、阿Q——一律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平民。•为什么鲁迅全部以这类人物为小说视点?•其中有无必然性?•意图从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场革命,这一视点最能反映这次革命的作用和价值。•三个人物都对“革命”极为陌生但又有所区别。•老栓视点:与革命党的关联极为偶然。为儿子买“药”,恰巧买到革命党的血,这个革命党对于他来说,与其他任何一个死囚毫无两样。•七斤视点:被革命党人剪了辫子,在乡间引发了一场风波。七斤终于和革命有了关系——却只是恐惧和怨恨。这就是七斤视点下的革命。《阿Q正传》中各类视点•全景视点:•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三更四点,一只大乌篷船悄悄来到未庄赵府,黎明时又悄然离去。这一事件在未庄引发了轩然大波,使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是举人老爷来逃难;邹七嫂说举人老爷不过是想寄存几口破衣箱,已让赵太爷回转去;而人们又推测举人老爷的东西确实是留下了,并且就在赵老太太的床底下;又传说革命党人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祯皇帝的素。小结•华老栓的完全冷漠•七斤的惶恐不安•阿Q对革命强烈向往,但“革命”对他的伤害却最为惨重。叙述时间•小说属于时间艺术,它须臾离不开时间。取消时间就意味着取消小说。•“姚明灌篮”与日本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