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随记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它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提高智力、发展能力。虽然它不是高考科目,得不到很多同学的重视,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也有很多值得回味和反思的地方。实例之一我的教育故事:棍棒还是情感?这节课是高二的练习课,也就是上机操作课,整个流程是:我分发题目到学生机,学生开始练习,遇到不会的时,就给我发送信息,我再做总结性的释疑,最后学生再把之前不会的练习一遍。由于题目中包括IE题目,所以我并没有断网,当我把题目分发到学生机后,便开始通过“极域电子教室”进行监控,我发现有个同学A一直在玩游戏,连题目都没打开看,我便通报了一下他的上机号,让他把游戏关了,他也确实照做了,但很不高兴。再过一会儿,我去学生机巡视时,发现他又在玩游戏,我很恼火,直接用很严肃的口吻对他说:“你是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人,你现在不好好练,到时候看你拿什么去考,把游戏关了!怎么这么不自觉?”他把游戏关了,却只是一脸不高兴的,甚至有点不屑的拖着腮帮,眼睛盯着屏幕,一动不动。或许是太年轻了以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吧,我脸色很难看的走回教师机,拿了纸和笔,又返回到A同学的机子旁,让他把自己的名字写下,但他连看都不看我一眼的说:“我为什么要写下我的名字,那些题目我不会做,难道不会做也有错吗?”他旁边的同学小声跟他说:“写吧,别得罪老师”,其他同学都及其安静,似乎都等着看我怎么处理,气氛有点剑拔弩张了。我努力的抑制自己想发火的冲动,但也在瞬间我猜想这应该是一个很叛逆的学生,你越生气、越要给他下命令,他越是不听,我在心里对自己说:“算了,你是知道他名字的,何必非得逼这么个叛逆的学生呢?”可是或许是教师的自尊心在作祟,我拉不下脸的、语气不善的说:“男子汉大丈夫,连名字都不愿意告诉别人,我也不管你,下课自己去找班主任解释吧!”回到自己的机子旁,我努力抑制自己的怒火,花了两分钟稍稍平复自己的心情后,通过监控屏幕发现,A还是没有做题目,却也没有玩游戏了,我扫了他一眼,发现他还是保持刚才的姿势,我突然就一点都不生气了,反倒生出一点点后悔的感觉:如果我换种方式处理,或许结果就不会这么糟糕,高二学生本就学习任务繁重,在高考的压力下,每天都得接受班主任的谆谆教导,回家后还得接受父母的语重心长,心理压力应该是比较大的,好不容易到了机房,看到了电脑,也是想玩一会儿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尤其是内向的学生,非常好面子,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通报他的机号已经令他感觉没面子了,然后还那么严厉的训斥他,难怪他那么的不耐烦,但他那么对我也很是不尊重老师的,他现在是在反思吗?我把其他学生提的问题都讲解后,还剩5分钟,我决定利用这5分钟来解决一些问题,我站起来,面对所有学生,用很有感染力的语气对他们说到:“计算机课并不是你们理解的‘上网休闲课’,机房不是网吧,网吧里学不到flash,学不到photoshop,学不到powerpoint,而我也不是网管,我是一个老师。我知道你们都是合格的学生,我希望你们能像尊重其他科目的老师一样尊重我,虽然信息技术课不参加高考,但现在是信息社会,你们的学习、生活离不开信息技术,等将来你们走上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也都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每次听到老师强调考试,我也很烦躁,所以刚才我也有错,但不管怎么样,我希望你们能学到知识,所以你们就不要把每次练习都当作是为考试而练,而是把它们当作训练自己技能的途径,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主动积极的练习题目,练习玩后,可以娱乐放松一下,以便缓解压力”。说完后,底下鸦雀无声,我想应该会有效果的吧,果然A同学低下了头,再到下次课时,他们都是先完成题目后再上网的,并且不再那么闹哄哄。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教师却不能摆着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要求学生做什么,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是互相尊重的。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里,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才能获得他们的肯定,而不能一味的逼他们“应试”。实例之二我的教育故事:以身作则还是以权压人?我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都去教室上理论课,所谓的理论课也就是强调“机房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