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三章高峰期: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汉威令行于西北,故西北呼中国为汉;唐威令行于东南,故蛮夷呼中国为唐。——朱彧《萍州可谈》第一节隋唐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途径一、隋朝(581-618)隋朝世界地图(一)隋文帝1.挫败北方强敌突厥,摆脱自北周以来向突厥称臣纳贡的耻辱。2.统一南北:结束自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3.海外交流:高丽、百济、新罗、倭国、林邑等600年,倭国使者来访,隋文帝“令所司访其风俗”;603年,“群臣言林邑多奇宝者”,文帝派大将军刘方统兵数千攻破林邑都城,掠得18枚金铸国宝而还。(二)隋炀帝1.加强鸿胪寺外交职能,增设四方馆,“以待四方使者”。《隋书·百官志下》:初炀帝置四方馆于建国门外,以待四方使者,后罢之,有事则置,名隶鸿胪寺,量事繁简,临时损益。东方曰东夷使者,南方曰南蛮使者,西方曰西戎使者,北方曰北狄使者,各一人,掌其方国及互市事。每使者署,典护录事、叙职、叙仪、监府、监置、互市监及副、参军各一人。录事主纲纪。叙职掌其贵贱立功合叙者。叙仪掌小大次序。监府掌其贡献财货。监置掌安置其駞马船车,并纠察非违。互市监及副,掌互市。参军事出入交易。2.招募能通绝域的人才,并派遣多路使节,四出通交和访求异俗。(1)西域《隋书·西域传》:遣侍御史韦节、司隶从事杜行满使于西蕃诸国。至罽宾,得玛瑙杯;王舍城,得佛经;史国,得十舞女、师子皮、火鼠毛而还。帝复令闻喜公裴矩于武威、张掖间往来以引致之。遣云骑尉李昱使通波斯,寻遣使随昱贡方物。为配合裴矩经营西域,608年,隋炀帝先遣右翊卫大将军宇文述进攻占据青海路的吐谷浑,继而又派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出兵依附突厥的伊吾。609年,炀帝亲征吐谷浑,在原吐谷浑境内设立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此四郡的设立标志着隋朝从吐谷浑手中正式夺得当时通往西域的南道。不久,伊吾吐屯内附,又设立伊吾郡;依附突厥的高昌归附,于是通往西域的南、中、北三道的门户全被隋朝掌握。设立西域校尉管理西域事务。(2)海外607年,炀帝令羽骑尉朱宽入海求访异俗,朱宽因而来到流求(台湾)。同年,“屯田主事常骏、虞部主事王君政等请使赤土(马来半岛)”。(常骏《赤土国记》)常骏一行出访成功,不仅使隋朝与赤土的关系得以加强,而且还推动了几个和赤土邻近的东南亚国家与隋朝的官方交往。真腊、婆利、盘盘、丹丹、伽罗舍等国。日本《隋书·倭国传》: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北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帝览之不悦,谓鸿胪卿曰:“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明年,上遣文林郎裴清使于倭国。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自文帝时期已与隋朝主动通交。高句丽在辽西的扩张行动与文帝一心要恢复晋朝辽东疆域的政策发生矛盾。598年,文帝令30万大军分水陆两路征伐高句丽。隋军未战因病疫和风涛而受挫。611年,炀帝调集大批兵力,先后三次征伐高句丽,皆以失败告终。二、唐朝(618-907)(一)加强对外使节的派遣1.朝鲜半岛:唐初对外使节的派遣主要集中于朝鲜半岛,调和三国关系,助新罗统一朝鲜半岛。(1)新罗武德四年(621),因新罗使节到来,派遣通直散骑侍郎庾文素前往新罗回访,赐以玺书及画屏风、锦彩三百段。(2)高句丽武德五年,赐书高建武,要求送还隋末所俘士兵,“建武悉搜括华人,以礼宾送,前后至者万数,高祖大喜”(《旧唐书·高丽传》)。武德七年,遣前刑部尚书沈叔安前往高句丽,册封高建武为国王,有道士一同前往向高句丽君臣讲授《老子》。武德九年,“新罗、百济遣使讼建武,云闭其道路,不得入朝。又相与有隙,屡相侵掠。诏员外散骑侍郎朱子奢往和解之。建武奉表谢罪,请与新罗对使会盟”。(3)百济《旧唐书·百济传》:武德四年,其王扶余璋遣使来献果及马。七年,遣大臣奉表朝贡。高祖嘉其诚款,遣使就册为带方郡王、百济王。唐高宗助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旧唐书·新罗传》),此后,唐朝为了加强与新罗的宗藩关系,每逢新罗国王去世、新王即位,往往要派遣专使前往吊祭和册封。唐朝286年间,共向新罗派遣35次使团。2.倭国:唐朝使节在倭国的出访并不成功贞观五年(631),因倭国使节来献,太宗派新州刺史高表仁前往倭国回访。《旧唐书·倭国传》:“表仁无绥远之才,与王子争礼,不宣朝命而还。”此后,唐朝也再未向倭国派遣使节。3.印度“隋炀帝时,遣裴矩通西域诸国,独天竺、拂菻不至为恨。”(《新唐书·天竺传》)7世纪初,印度分为70多个王国。640年左右,前往印度求法的玄奘在曲女城拜见了戒日王。戒日王主动派遣使者前来唐朝通交。唐太宗也于翌年派云骑尉梁怀敬前往北印度。《新唐书·天竺传》:会唐浮屠玄奘至其国,尸罗逸多召见曰:“而国有圣人出,作《秦王破阵乐》,试为我言其为人。”玄奘粗言太宗神武,平祸乱,四夷宾服状,王喜,曰:“我当东面朝之。”贞观十五年,自称摩伽陀王,遣使者上书,帝命云骑尉梁怀璥持节尉抚,尸罗逸多惊问国人:“自古亦有摩诃震旦使者至吾国乎?”皆曰:“无有。”戎言中国为摩诃震旦。乃出迎,膜拜受诏书,戴之顶,复遣使者随入朝。王玄策三次出使印度(1)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遣行卫尉寺丞李义表为正使、融州黄水县令王玄策为副使,护送戒日王使节还国,回访印度。李义表在访问迦摩缕婆国(今印度阿萨姆邦及孟加拉北部)时,其国童子王(尸鸠摩)曾希望从唐朝得到道教经籍。于是,太宗令玄奘与诸道士将《道德经》译成梵文,由王玄策再次出使印度时送给童子王。(2)647年,以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第二次出使印度。戒日王去世,印度政局大乱,其臣阿罗那顺篡位自立。唐朝使团寡不敌众,被抢掠一空。王玄策于吐蕃西界发檄文请求邻国援兵,得吐蕃精兵1200人,泥婆罗骑兵7000余人,再返曲女城,擒获阿罗那顺,带回长安。(3)658年,王玄策出使印度,送袈裟到天竺。在回国途中,王玄策在经过迦毕试时,从古王寺取出一片佛顶骨,于661年带回长安。王玄策《西国行传》王玄策西行与搬兵之路(二)加强对外国来唐使节的接待工作1.中央:鸿胪寺2.地方:入境口岸设专门接待宾馆,如登州港新罗馆3.沿途:驿馆系统负责接待唐朝政府不仅每年专门拨出13000斛粮食作为外宾入境接待之需,而且还从695年起根据所来使节的国家与唐朝的距离远近,提供不同数量的粮食供应。《唐会要》卷一○○《杂录》据《唐会要》、《新唐书》记载,与唐朝往来的国家有七十余国(包括唐朝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如突厥、渤海国、南诏、吐谷浑、吐蕃、高昌、龟兹、疏勒、于阗等)。与唐朝交通的域外国家,主要有东亚的高句丽、百济、新罗、日本,东南亚的林邑、真腊、参半等。据不完全统计,向唐朝遣使超过10次以上的国家有日本、真腊、诃陵、勃律、护密、安国等;超过20次以上的国家有高句丽、百济、天竺、罽宾、石国、宁远、吐火罗等;超过30次以上的国家则有林邑、康国、波斯、大食等。新罗向唐朝派遣使节共达179次。三、唐代西域与丝绸之路618-692年,唐王朝通过多年征讨,基本上控制了西域地区。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的设立,为唐朝发展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文化交流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唐代龟兹(安西都护府)通往域外的路线有三条:1.龟兹-于阗-葱岭;2.龟兹-疏勒-葱岭;3.龟兹-怛(dá)罗斯-热海——“热海道”。中亚葱岭长安西亚天竺敦煌朝鲜波斯大食埃及东罗马在西域丝绸之路扩展和繁荣的基础上,唐高宗还分别派遣董寄生、王名远前往葱岭以西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以作为安西、北庭两都护府的外围防御体系。658年,董寄生在河中地区依托当地政权设立多处羁縻府州;王名远在吐火罗地区依托当地与唐朝保持良好关系的16个政权设置了16个羁縻府,80个羁縻府所属的羁縻州。唐朝在中亚地区的羁縻府州体系,不久遇到向东扩张的大食(阿拉伯帝国)力量的挑战。751年,唐军与阿拉伯军队在怛逻斯城发生会战,唐军大败。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守卫西域的边兵被调往内地平叛,削弱了唐朝对西域的经营。8世纪60年代,吐蕃攻占河西、陇西大部分地区,切断了安西、北庭两都护府与朝廷的联系。唐朝开通“回鹘道”以维持与西域的政治、经济联系。790年,吐蕃攻陷北庭、于阗,接着又攻陷安西、西州,西域被吐蕃控制。唐朝再也未能恢复对西域的统治。四、唐代海外交通(一)市舶使开元二年(714)前即于广州设立“市舶使”,中国历史上首设专门管理市舶的职官和机构。市舶使的职责:对进口的市舶征收关税(“纳舶脚”、“抽解”)、检查货物(“阅货”)、为朝廷采买海外珍异品(“收市”)等。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西域丝绸之路中断,海外交通更加兴盛。有新罗舶、昆仑舶(东南亚船)、师子舶(斯里兰卡船)、婆罗门舶(印度船)、波斯舶(阿拉伯船)(二)对外商的保护唐朝对前来中国的海外商贾,采取保护性措施。《唐律》规定,有关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进入关津。对“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笞四十,十日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对于外商在中国死后的遗产,唐朝也规定由官方保管,超过三月后如无死者家属来华认领,则上交国库。元和之际,沈戣任岭南节度使后,认为三个月的有效期太短,不合实际情况,“海道以年计,往复何月之拘,苟有验者,悉推与之,无算远近”。(三)交通航线1.新罗(1)渤海线:以登州港(山东蓬莱)为起点,为唐、新罗官方使用。(《新唐书·地理志》)(2)黄海线:以赤山莫邪口(山东荣城石岛湾)为起点,渡黄海抵达新罗西南海岸,为新罗商民所用。(据圆仁记载)2.日本隋朝:4次遣隋使唐:630-894年间,共派出19次遣唐使,其中4次未能成行。(1)渤海线:日本使节与唐朝的往来,在前期使用经朝鲜半岛至辽东半岛的渤海线。(2)南岛路和南路:自8世纪初开始,日本舍弃比较熟悉的北路而改取不甚安全的南岛路和南路。(3)黄海线:日本遣唐使回国时使用过。3.西方大食诸国“广州通海夷道”(《新唐书·地理志》)唐朝与阿拉伯地区之间有直接的经常性的海上交通。五、唐代外国侨民(一)学问僧:新罗、日本《佛祖统纪》卷三九载贞观八年(634),莱州奏:“高丽三国僧愿入中国学佛法,欲觇虚实耳。”魏征曰:“陛下所为善,足为夷狄法;所为不善,虽距夷狄,何益于国!”诏许之。”《唐大和上东征传》:“既是蕃僧,入朝学问,每年赐绢二十五匹,四季给时服。”(二)留学生《唐会要》卷三五《学校》:贞观五年以后,太宗数幸国学太学,遂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已而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于是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外国学生留学期间衣、食、宿等费用均予免费,特别设宾贡献科,专门用于外国学生在中国参加科举考试。大食人李彦升,波斯人李珣,新罗人金云卿、崔致远,日本人阿倍仲麻吕(晁衡)等通过宾贡考试入仕。(三)外国游人外国人来华游历,只要得到唐朝政府批准,领持官府出具的公文(书写持有人姓名、性别、随身携带物品以及往来目的),即可根据公文上的路线旅行。对于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相同国家的外国人之间的案件,依据当事人所在国的法律断案;对于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两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之间的案件,则依据唐朝的法律断案。谢海平《唐代留华外国人生活考述》,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二节唐代边疆各族与中外文化交流一、突厥原服属于柔然,为柔然奴隶。土门为部落酋长时,“部落稍盛,始至塞上市缯絮,愿通中国(西魏)”。551年,土门得西魏长乐公主为妻。552年,击破柔然,自立为伊利可汗,突厥汗国由此兴起。567年,突厥与波斯萨珊王朝联合消灭了嚈哒,瓜分其领土。从此突厥控制了东起辽河上游,西至咸海,南达帕米尔山区,北揽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583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东突厥与隋朝或和或离。630年,唐太宗利用反叛突厥的薛延陀部落势力夹击东突厥,东突厥汗国灭亡。唐朝在其故地设立八个州府进行羁縻统治,并设置定襄、云中两都督府主管东突厥降部事务。679年,单于大都督府治下的东突厥降部起兵反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