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一、本课时所属单元教学内容概述,本课时在单元中的位置本单元的“地球表面”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为地貌。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复杂多样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本单元主要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常见的地形及其变化和原因。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中“地表及变化”的范畴。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是有一定基础的。在前面的学习中他们已对地表物质水和空气、岩石和矿物有一定的了解,对地球内部构造和火山成因,对岩浆岩、沉积岩、化石成因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从内容编排上本单元分为四大部分。第1课为第一部分,先大致地让学生了解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整体概况。第2课为第二部分,概略地认识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第3~7课重点探究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变化,包括风化作用、侵蚀和沉积作用。第8课是最后一部分,是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内容选自: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地球表面的地形》。二、学情分析每位学生都有具体的生活环境,或平原、或山地、或丘陵,地形地貌对他们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他们不知为什么会这样?也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有些同学从不同的书籍上知道一些地理知识,可是与实际联系不够,所以教学就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知识展开,让学生收集家乡的地形或有典型地形特点的风景照片开始,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地形,了解平原、山脉等常见地形的特点。还将通过观察地形图,让学生了解中国及世界地形的大致情况,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本课是第三单元学习的基础,通过观察、讨论探究和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状况,让学生了解地球上地形的大致情况,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从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知道些什么,关注什么,困难在哪里,以便更好地进行下面的教学。三、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盆地、山脉、河流、海洋等地形,了解中国及世界地形地貌的相关信息。3.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对学习地球表面的地形的知识充满兴趣,能主动关注和了解所去过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地形。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总结归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特点。难点:学会认识地形图并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五、教学准备1.教师、学生收集身边熟悉的地形照片、中国地形图、世界地图形2.多媒体课件教师准备: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和家乡地形图课件。最好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放大镜。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学生准备:收集一些能反映自己去过地方的地形地貌的风景照片,注明地点和地形。没有出过远门的学生可以收集家人外出带回的照片或从杂志、书籍上收集到的相关图片。六、教学过程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引入问题1、提出问题:关于地球,你想知道什么?2、引导学生整理问题,确玩猜谜语的游戏。用谜语的形式导入,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教师在说谜语的时候,渗透了地定研究目标并揭示课题。二、自学探究,交流我们看过的地形及特点活动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或图片或语言文字展示自己家周围有什么。2、教师讲解。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补充介绍,在介绍时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并出示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讲解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活动二:认识地球表面有什么?观察地形图1.了解学生对地形图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知识。我们要了解地球的表面形态,最便捷的方法是观看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出示地形地球仪,请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知道上面不同的交流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的自然风光(说出是平原,高山还是其他什么典型的地形地貌)1.小组观察地形图。学生分小组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和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2.大组汇报交流: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球的形状及地球上有什么的知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给学生一种方法上的提示。通过学生观察、交流自己周围有什么,初步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说起,从周围事物说起,按由近及远的顺序交流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一切,也为继续交流做好准备。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学生初步认识地球主要由较多的水和面积较少颜色代表什么吗,其他同学补充。2.教师讲解观察地形图的相关知识。(投影展示某地形图)3.教师启发。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什么?鼓励学生把知道的都说出来。如果学生说不上来,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启发,比如你们知道喜马拉雅山还在长高吗,等等。4、交流地球表面陆地形态方面的资料,指导学生认识地形、地貌是多姿多彩的。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辽阔的大草原的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中,畅想交流,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壮美。活动三:分类整理资料三、拓展延伸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蓝色的、封闭的图形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1)、全班交流地球陆地上各式各样的地形、地貌--山峰、高原、平原、沙漠、丘陵、盆地等的情况。(2)、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并填写记录卡,1、讨论:怎样把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我们搜集的资料可以分为哪几类。2、每个小组选择一至两类内容办手抄报。(把课前制作的资料卡直接贴在相应的位置。)[直接贴资料卡可以节省时间。]3、展示与评价。[将各小组办好的手抄报按一定的顺序张贴在教的陆地组成,完成了对地球表面的初步认识。在此环节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适时补充一些学生没有搜集到的资料,通过图文结合使学生明确:地球上各种地形的特点。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讨论、交流,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地球地貌,更全面地了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四、小结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室一定的位置长期展出,可以充分发挥所搜集资料的作用,还可以给尚未交流的资料提供交流的机会。]解地球物质的构成。七、教学评价设计学习评价量表组长:成员:小组是否分工明确小组是否团结,积极参与活动是否掌握了几种地形你们组几个成员能通过地形图认识地形你喜欢这部分内容吗?还要了解什么如:XX负责收集地形图;XX……收集旅游风光照片;XX负责记录……注:写出每一项表现好的理由事项八、设计特色简述本设计采用“问题”激发兴趣,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首先用猜谜语来调动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交流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的自然风光(说出是平原,高山还是其他什么典型的地形地貌),再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搜集来的地形地貌图片或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家乡有什么,让学生对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环节的设计我觉得老师应多发现、多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平时的留心积累会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带来很大的帮助。接下来我通过视频,让学生对我国的主要地形及特点有了整体的感知,再采用各种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地形,根据图片自主发现并归纳各种地形的特点,由于课前准备的图片比较充分,所以学生在归纳特点的过程中能比较轻松,归纳的特点也比较准确。接着通过小资料展示、图文结合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并识记地形图上不同颜色分别代表的不同地形,让学生根据地形图的颜色说出我国地形特点,这是一个现学现用的方式,学生的判断也非常准确到位,较好地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再通过怎样把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我们搜集的资料可以分为哪几类。让学生根据图片判断是哪种地形,起到了一定的巩固拓展作用,较好地落实了知识点的掌握,由于课前的积极准备,学生观察生活、搜集生活中的科学信息,就可以使学生的资料交流更加活跃,能在40分钟完成较多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得益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指导和鼓励学生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学习,把学习成果加以表现,并进行广泛的交流、展示,这样既能使学生锻炼表达能力,又能使他们体验收获的成果,还可以在互相切磋中不断提高,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锻炼自己的能力,使成果在交流的基础上得以升华,让学生的才智得到发展。九、附:板书设计、学生记录单设计1.什么是地形?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峡谷: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2.认识地形图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