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体系的建设谈到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毫无疑问,知识产权应当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在当今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知识产权显得更加重要。中国的企业已经为知识产权的缺失付出了代价,诸如我们熟悉的DVD专利事件、彩电专利事件等等,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医药、汽车、数码产品等领域又很可能会成为DVD事件翻版。一、从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到企业的知识产权的体系1、日本从“技术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日本在上世纪一直在倡导和实施着“技术立国”的国家战略。但在2002年,日本以政府知识产权战略会议的形式发布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口号。在这份战略大纲提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四大战略:知识产权创新战略、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知识产权应用战和知识产权人才战略。日本由“技术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的转变反映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体现了世界经济竞争力核心的转变。日本在制定这一国家战略之后,从法律的修改、司法制度的改革,到帮助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始终在建立一个战略之下的有效的执行机制。比如说,2002年12月4日,日本颁布了《知识产权基本法》;2003年2月,在内阁官房之下成立知识产权战略本部;2003年7月,由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制定了第一个“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4年5月27日,又出台了最新版的“2004年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在企业层面,日本的企业长期地在完善着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制度和体系。政府也帮助它们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日本特许厅拟订的《知识产权管理评估指标》,就是针对企业的评价体系,旨在帮助企业发现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上的不足,并提高之。2、从WAPI标准的流产看中国知识产权的竞争力在2004年,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事件就是中国WAPI标准的实施。中国放弃在2004年6月1日强制实施WAPI技术标准,从这个事件中也可以看出中国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谈到标准的制定,很多人希望中国能够大干快上,跑马圈地,在国际标准体系中发出声音,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是没有经济价值的。一项成功的技术标准必须体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往往会集合成数2百个核心专利技术。技术标准的市场竞争功能是通过知识产权体现的。在谈标准化战略的同时,眼光应当放得远一些,看到技术发展的趋势,看到市场发展的方向,但更应当把眼光放得低一些:从技术进步出发,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为标准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知识产权基础。3、国家需要知识产权战略,企业需要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体系2005年的上半年,国务院建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办公室,体现出政府对提高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竞争能力的高度重视。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竞争能力的提高,需要两个方面的工作:宏观讲,国家应当有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环境和积极的知识产权战略;微观讲,企业应当有系统的、科学的知识产权创新和保护体系。二、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体系的构成1、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指导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按照知识产权的存在形态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分为: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商业秘密战略等。按照企业对知识产权战略的执行机制来划分,可以分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知识产权培训与激励战略、知识产权创造与申请战略、知识产权预防与控制流失战略、知识产权投资与交易战略等。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建立与运作机制这是战略执行机制的重要部分,在很多跨国企业中,都建立有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部分,承担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执行工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包括:一个完善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应当包括合格的管理和法律人员,并为企业制定知识产权管理的各项规范或规章;这个机构能够追踪国内和世界主要国家知识产权法律发展动态,向企业提供分析报告和法律警示信息;能够为企业建立专利、商标、商业秘密、计算机软件等的保护制度和程序,使得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化;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申请/登记制度等等。3、知识产权培训制度知识产权战略是个观念问题,如果领导层没有高度的重视,并且准备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财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不会成功。因此,知识产权战略必须是“一把手”工程。某种意义上讲,知识产权是基于一种规则的游戏。美国一个知名的知识产权专家在他的专著《商务专利战略》中讲:贵公司的职员即使不是真正的天才,在看过本章给出的规则之后,他们也能成为实际上的发明天才,能够及时地发明出公司需要的新产品。获得专利,并不是像想象的那样困难。3知识产权法律培训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观念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华为公司在遭遇与CISCO的案件后,深刻认识到领导人员知识产权认识的提升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第一步,并邀请国内外的知识产权专家为企业的主要领导进行授课,为全面知识产权站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同时,国内和国外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制度变化和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这就要求企业能迅速做好调整和适应。培训可以帮助企业跟踪法律发展动态,提高企业适应能力。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状况,制定恰当的培训计划,培训的主要内容一般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和战略的培训;专利法律知识培训;专利文献的阅读、检索和利用;商标法律培训;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法律培训;计算机软件法律培训;集成电路的法律保护培训;国外知识产权法律环境介绍等。4、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企业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有助于保持企业核心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稳定,提供持续的创新能力。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企业知识产权奖励制度;建立企业核心员工的持股计划;建立职务成果的鉴定制度等。5、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制度对于各个方面的知识产权,企业应当设立完备的管理和保护制度,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建立技术开发的知识产权促进制度;在技术开发立项的同时,制定针对这一项目的知识产权规划和目标,要有意识地促进知识产权的产生。企业建立专利评估与申请制度和方法;建立商标的登记和使用制度;建立品牌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商业秘密规范和制度;进行专利申请、商标登记、计算机软件登记、集成电路登记和权利维持等工作。6、知识产权交易制度知识产权交易包括:知识产权的许可证贸易、知识产权的转让、交叉许可、知识产权的收购、知识产权的投资等。知识产权交易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方面。7、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跟踪和知识产权监控所谓知识产权布局,就是根据企业的商业战略,在特定的国家和区域,预先申请/注册知识产权。国外企业在进入一个市场之前,都会提前5到410年进行知识产权的布局,一旦进入这个市场,由于预先的知识产权布局,相对竞争对手而言,就会很快形成竞争上的优势地位。对于知识产权布局而言,一个相对概念就是知识产权跟踪。就是不断地了解和掌握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申请状况,了解对手的技术发展方向,从而判断其商务计划和市场计划,也为本企业计划的有针对调整,给出依据。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往往会反映出企业未来的商业规划,从而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分析,来获得竞争对手的信息,为企业的商业规划等方面提出“预警”信息。企业也应当积极“看管”自己的知识产权(IPWatch),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行使之。在此方面,企业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个性化的专利数据库并时常更新;建立失效或可以利用的专利数据库;建立商标管理信息;跟踪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状况,并分析其技术发展计划和商业计划;监控企业知识产权,发现侵权行为;监控他人专利申请和商标登记,预防对企业的在先权利造成侵蚀和侵害;对于侵权行为,进行知识产权纠纷的诉讼和非诉讼处理。三、企业商标策略与管理体系商标战略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一个基本方面,企业通过对精心选择和注册商标的培育,使其有效地向消费者传达企业的形象和产品质量,因此而实现企业产品占有市场的目标。1、商标的注册策略因为商标法实施的是保护注册在先原则,因此,商标的注册是企业获得商标保护的第一步。使用非注册商标,弊端主要有:(1)不存在专用权,无法禁止他人使用;(2)如果与注册商标相冲突,比如和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而商品又相同和类似,则可能被禁止使用。如果对方是驰名商标,则可能被完全禁止使用。(3)一旦商标被市场认可,很可能被他人抢注。2、主商标、联合商标与防御商标主商标是企业主要使用和主要宣传的商标。但是,有些情况下,只有主商标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来讲是不够的。依照商标法的规定,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但这还不能完全对抗5仿冒、影射行为。联合商标是指商标权利人注册的与主商标相互近似的系列商标,联合商标在主商标的周围构建了一个保护带。比如杭州娃哈哈,除了注册娃哈哈之外,还注册了娃娃哈、哈娃娃、哈哈娃等几个联合商标。防御商标是指商标权利人在现有商品或服务之外的领域中,注册系列商标,目的不是为了使用,是为了防止他人的进入使用,从而避免冲淡商标的显著性。比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所有商品中都进行了注册。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境外商标策略国内企业不注意境外商标注册,教训很多。预先注册比事后的补救成本要小。但是,局限于企业的规模和经济承受能力,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在所有的国家注册商标。那么在境外注册应当采取一种什么样的策略呢?主要包括:(1)在商品或服务的进口国要注册商标,以获得商标专用权;(2)在主要竞争对手的所在国注册商标;(3)在投资地或潜在的投资地注册商标;(4)在贸易中心所在国注册商标。4、商标的反侵权与反淡化商标注册是防止侵权的基础。防止侵权,需要在企业建立商标监控制度,也可以委托知识产权律师来帮助企业完成这一任务。监控的内容基本包括:在新注册的商标公告中有无侵犯企业在先权利的商标获得注册,如果有,应当及时提出异议;在市场中,有无假冒本企业商标的行为发生;对于向外许可使用商标的,监控获得许可的企业的使用行为是否规范,是否超出许可范围等。一旦企业的商标成为驰名商标,“反淡化”就成为企业商标管理的重要工作。对于商标淡化,美国1995年《联邦商标淡化法》规定为:淡化是指削弱驰名商标的标识区分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对于驰名商标而言,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是“防止驰名商标的通用名称化”。在这一点上,例子很多,阿司匹林、尼龙、拉链等都曾经是商标,但由于不正确的使用,现在成为了通用商品名称,失去了商标专用权。四、企业专利策略与管理体系1、职务成果鉴定制度在企业的劳动合同中,大都会包括保密协议和知识产权归属的内容。但是,光有这些简单的规定是不够的,一定要建立一个职务成果的鉴定制度,科学地区分雇员的个人成果和职务成果,确定成果的价值与意义。如果是职务成果的,及时地纳入公司管理,并按照企业的奖励制度,对发明人实施奖励。如果是个人成果,而且这个成果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6的,行使企业的优先购买权,收购个人的研究成果。职务成果鉴定的另一个作用是确定职务成果的价值,是保密还是公开?是申请专利还是利用商业秘密保护?是在国内申请专利还是扩展到国外?等等。职务成果鉴定组成人员,应当包含技术人员、法律人员和管理人员,从技术、法律和管理角度综合来评估职务成果。2、技术成果汇报和申报制度当执行一个研发项目的时候,技术人员必须定期地向公司管理部门报告技术的研发状况和阶段性成果。常见的方式是技术成果呈报表,按照规定的格式把技术内容呈报到公司。这样做的意义如下:(1)帮助公司对研发项目作出正确的决策,并根据实际状况进行目标和策略调整;(2)一旦有法律纠纷,可以作为证明公司研发时间、自主研发等的证据;(3)为知识产权管理的目的,一旦发生雇员的流失,不会导致项目的终止。3、专利申请策略对于专利申请策略而言,包括:是否申请专利?应在何时申请专利?申请什么专利?本国还是国外专利?是否申请专利?对于企业的技术成果,有不同三种处理方式:申请专利;作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公开技术。专利和商业秘密适用于不同的技术特征和竞争环境,有时会结合使用。技术公开也是一种专利策略,如果企业认为该技术申请专利的意义不大,但又怕其他公司申请专利的,可以选择技术公开策略。IBM就经常利用这种策略。何时申请专利?基本,除了美国,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保护申请在先,因此,先申请对于获得权利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