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民族民俗能够搜集中国民族、民俗文化知识,编写与旅游相关的中国民族民俗的专辑。教学目标分清民族和民俗的概念,了解中国民族民俗的概况了解掌握中国主要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饮食、节庆、主要传统节日、主要礼仪和禁忌。掌握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习俗。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中国民俗文化村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游览区,占地20万平方米,毗邻锦绣中华。包括中国21个民族的24个村寨,均按景观的1:1建造,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国民俗文化村将每月举办一次大型的民间节庆活动。除可了解各民族的建筑风格外,还可以欣赏和参与各民族的歌舞表演、民族工艺品制作,品尝民族风味食品,观赏民族艺术大游行、专业水平的演出歌舞晚会、民俗陈列馆、民间喜爱节目等各种场景,让游客领略56个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第一节、中国民族概况一、民族概念狭义: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赫哲族等广义: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的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也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二、民族的族称和人口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56个民族。据2000年人口统计,汉族人口占91.60%,少数民族占8.4%。我国实行民族自治政策。在少数民族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十八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珞巴族人口最少。壮族人口最多珞巴族人口最少三、中国民族人口的分布状况东南密、西北疏。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虽小,但分布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四、中国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印欧语系汉语(回族、满族)壮侗语族(壮族、侗族、傣族、黎族)藏缅语族(藏族、黎族、白族、纳西族、土家族)苗瑶语族(苗族)西匈奴语支(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东匈奴语支(蒙古语、土语、达翰尔语)通古斯-满语(满语、鄂伦春语、赫哲语)孟高棉语族-瓦德昂语支(瓦语、布朗语、德昂语)印尼语族(高山语)斯拉夫语族(俄罗斯语)伊朗语族(塔吉克语)我国56个民族使用80多种语言,分属于5大语系,共有10个语族、16个语支。除回族和满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3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2.文字1949年之前,我国56个民族只有22个民族使用者24种文字。解放后,政府帮助11各少数民族创制了15种拉丁字母拼音文字。这些文字可分为两大类;文字非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汉字及其变体音节文字(彝文)印度字母变体体系(藏文、傣文)阿拉伯字母体系(老维文、老哈萨克文)回鹘字母体系(蒙古文、满文、锡伯文)朝鲜文字母体系(朝鲜文)拉丁文字母体系斯拉夫字母体系(俄文)藏文朝鲜文毛泽东选集第二节、中国民俗概况一、民俗概念与分类民俗,即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趋同性生活行为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1.物质民俗文化包括生产民俗、交通民俗、交易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等2.精神民俗文化民间信仰、禁忌、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内容3.社会民俗文化包括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内容二、民俗的四大特性:a、社会性和集体性b、类型性和模式性c、稳定性和变异性d、传承性和播布性这四者之间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民俗的范围:包括: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换、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结盟、岁时、节日、丧葬、信仰、风尚、礼仪、禁忌、语言等方面的民间风俗习惯。第三节汉族民俗一、汉族概况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现代汉语有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之分,有七大方言(即北方、吴、湘、赣、客家、闽、粤)。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类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注重烹调技术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汉族服饰,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汉族的丧葬过去多为土葬,现行火葬。汉族的订婚程序一般分为“六礼”,即纳彩、问字、纳吉、纳征、清期、迎亲。汉族自古各户自成院落,院落连成排,形成村庄。通常北方的村庄较大,院落排列整齐,而南方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小村寨和零散住户较多。北方典型的汉族民居有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以窑洞为主,南方还有土楼木竹楼等陕北窑洞祁县乔家大院四合院是北京的古老住宅。标准的四合院,或坐北向南,或坐南向北,大门多偏离中轴线。门内有照壁、小院、院后是主房及东西厢房,大门两边建有围墙,平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大门一关,自成一家。这里再现的是北京东城帽儿胡同的四合院群。胡同北面的巨大宅第,是末代皇后婉容进宫前的住所,称为“娘娘府”。1922年农历9月29日,是尚未进宫的婉容生辰,门前重彩浓装,车水马龙,正在为婉容举行重大的庆祝大典。交通乘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漂流黄河之中四川抬滑竿烙画和玉雕南阳民间工艺品节日日期由来活动春节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正月十五元宵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延用至今挂年画、贴春联、守岁拜年、放鞭炮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第一个月圆之夜张灯、猜灯谜、吃元宵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扫墓、插柳、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斗鸡、吃蛋等习俗,并与传统的寒食节合而为一。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纪念屈原龙舟竞渡、挂艾草、吃粽子、饮雄黄酒、系香袋。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出现祭月、赏月、饮桂花酒、吃月饼、吃团圆饭。【来历】春节原名为元日,相关的庆祝活动在夏代已经开始。作为岁首大节,它确立在汉朝。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每年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内涵】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节日体系中的核心大节,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春节蕴涵的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意义,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也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除夕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熬夜守岁,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结,在外的游子不远千里万里也要赶回家来。春节【来历】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中少有的依阳历而确定的节日,固定在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清明节举行的扫墓、踏青等习俗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内涵】每到清明节,黄帝陵、轩辕庙、炎帝陵都要举行大型公祭,海内外华人从祭祀的仪式中体会到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祭祀先人一直是中华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清明时节,上坟祭扫先人显示了“慎终追远”的传统,大批旅居海外的华人、港澳台同胞也纷纷赶回故土,祭奠祖灵。我国的许多地方在清明还有植树的习惯。清明【来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盂兰节、蒲节等。关于端午节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东汉,五月初五,人们用彩色的丝带系在手臂上,用来防避兵役和鬼魅,防病防瘟疫。吃粽子、划龙舟则是后来不断形成的风俗。【内涵】围绕端午节及其习俗的来源,形成了一些影响很大的民间传说,并为端午节增添了新的习俗和文化内涵。如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较通行的解释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增加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赛龙舟等多种体育竞技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端午【来历】中秋节在中国的民俗节日体系中,形成较晚。汉魏时期,中秋节日尚无踪迹,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出现,明清时期,中秋上升为民俗大节。【内涵】中秋是中国秋季的传统大节,它的地位仅次于春节,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视为“团圆节”。人月两团圆的意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生活中的理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了人生的美好愿望。传统中秋节俗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