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的认定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利侵权的认定方法崔忠武一、专利侵权的基本法律依据法律依据:专利侵权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侵犯外观设计未经权利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未经权利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专利产品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进口依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制造、销售、进口专利产品二、发明、实用新型侵权的认定方法1、侵权判定的基本方法:技术特征对比法司法实践中,专利侵权判定的方法是技术特征对比法。要判断被控侵权产品或者方法是否侵犯了专利权人的专利权,首先是要解释专利权利要求,确定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将专利技术方案分解为一系列技术特征。其次是将被控侵权产品或者方法分解为相应的系列技术特征。然后,将被控侵权产品或者方法的技术特征与组成专利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比较。2、如何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在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方式上,有两种颇具代表性的学说:一种是“中心限定主义”,另一种是“周边限定主义”。周边限定制(peripheralclaimingprinciple)周边限定学说认为,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完全按照权利要求的文字内容来确定,只有当被控侵权行为严格地从文字上重复再现了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每一个技术特征时,才被认为是落入到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若有任何一处不同,侵权指控就不能成立。中心限定制(centralclaimingprinciple)中心限定学说要求,申请人只须确保权利要求的内容能够反映其发明创造的核心本质,满足授予专利权的专利性条件即可,不必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因为在申请专利时,发明人通常很难将权利要求书写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申请人往往无法准确地预测将来可能出现的所有侵权行为。所以在理解和解释权利要求的范围时,以权利要求所陈述的基本内核为中心,向外作适当的扩大解释。两种学说的优缺点对比▼周边限定制优点:比较清晰的确定保护范围;缺点:权利要求书的撰写难度较大,不利专利的保护。▼中心限定制优点:给予专利权人较为充分的权利保护;缺点:公众难以确定其保护范围折衷式的保护范围1973年10月,欧洲14个国家签署的《欧洲专利公约》,该公约第69条规定:“一份欧洲专利或者欧洲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的内容来确定,说明书和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为了避免对该条在理解上出现分歧,《欧洲专利公约的补充议定书》对该条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公约第69条不应当被解释为:欧洲专利给予的保护范围必须按照权利要求书文字的字面含义来理解,说明书和附图仅限于用作解释权利要求书中含混不清之处;另一方面,第69条也不应被解释为权利要求只是一个指导,而将保护范围扩大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仔细研究说明书和附图后所能理解的范围,也就是专利权人所希望的保护范围。相应地,应在两个极端状况之间寻求该条的解释,既考虑给予专利权人以公正的保护,又给第三者以法律的稳定性。”《欧洲专利公约》是结合了“中心限定主义”和“周边限定主义”的要求,以折衷的方式对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作出了规定。该公约生效后,英、德两国也分别1977年、1978年分别修订了自己的专利法,使得欧洲各国的专利制度向着折中的方向迈进。目前,尽管各国在理解和解释权利要求的具体标准上尚存差异,但在总体上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在专利的保护范围方面都已步入“中庸之道”。我国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法第59条第1款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专利权利要求书中应当有独立权利要求,也可以有从属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从属权利要求包括引用部分和限定部分。权利要求书举例4、侵权判定的基本标准:全面覆盖原则判断被控侵权产品或者方法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基本原则是所谓的全面覆盖原则,即被控侵权产品或者方法的技术特征是否覆盖了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被控侵权产品或者方法恰好包含专利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专利侵权成立;被控侵权产品或者方法除了包含专利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外,还包含有其他技术特征,专利侵权也成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术特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比,缺少权利要求记载的一个以上的技术特征,或者有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5、相同侵权相同侵权是指被控侵权的产品或者方法中能够找出与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每一个技术特征相同的对应技术特征。相同侵权的判断标准编号权利要求被控侵权物是否成立侵权1ABCABC成立2ABCABCD成立3ABCDabcd成立4ABCDABC不成立5ABCDABCE不成立注:大写字母A、B、C、D表示的技术特征是小写字母a、b、c、d所表示技术特征的上位概念。认定相同侵权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1)字面侵权:即从字面上分析比较就可以得出被控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必要特征相同的结论(即上表1)。(2)以上位概念认定下位技术特征侵权:当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采用的是上位概念特征,而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采用的是相应的下位概念特征时,则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即上表3)。(3)特征数量侵权: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在利用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技术特征,仍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即上表2)。(4)从属专利侵权: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对在先专利技术而言是改进的技术方案,并且获得了专利权,则属于从属专利。未经在先专利权人许可,实施从属专利也覆盖了在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同上表2)。6、等同侵权含义: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中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技术特征经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相比,从字面上看不相同,但经过分析可以认定两者是相等同的技术特征。这种情况下,应当认定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等同侵权的认定标准被控技术与专利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最先中规定了等同侵权。等同侵权的基本情况等同替换产品部件的简单移位或者方法步骤顺序的简单变换。分解或者合并技术特征使用迂回技术:是“对已取得专利权的产品制作方法(方法发明),故意加上一些多余无用的步骤,但实质上是与专利发明等同的发明。”例如,某项化学专利,A与B反应得到C,仿制者先将A氧化,与B反应,得到D,再将其还原得到C。案例:“用于汽车之浮突型发光体构造”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案杨长安是名称为“用于汽车之浮突型发光体构造”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人。杨长安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宜兰公司制造、销售系争冷光踏板侵犯其专利权。该专利的独立权利要求1记载:一种用于汽车之浮突型发光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有一不透光的表板(1),表板上依预定的图案或字型(201)设若干贯穿的槽孔(10);有一由透光材质一体成型的透光体(2),其表面依预定的图案或字型设成浮突体(20),该浮突体与槽孔相对应且能穿入槽孔,而其底面四周则以突出的边缘框(22)围出一浅槽(21),以供放置一薄片型冷光板(4);浅槽的表面由一盖板(3)所嵌入而覆盖,夹压冷光板于其间。专利说明书附图1、4及被控侵权产品照片如下: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报告认为:涉案实用新型专利独立权利要求1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为:A、有一不透光的表板;B、表板上依预定的图案或字型设若干贯穿的槽孔;C、有一由透光材质一体成型的透光体;D、其表面依预定的图案或字型设成浮突体;E、该浮突体与槽孔相对应且能穿入槽孔;F、其底面四周则以突出的边缘框围出一浅槽;G、以供放置一薄片型冷光板;H、浅槽的表面由一盖板所嵌入而覆盖,夹压冷光板于其间。系争冷光踏板的相关技术特征为:A1、有一不透光的表板;B1、表板上依预定的图案或字型设若干贯穿的槽孔;C1、有一由透光材质一体成型的透光体;D1、其表面依预定的图案或字型设成浮突体;E1、该浮突体与槽孔相对应且能穿入槽孔;F1、其底面三边则以突出的边缘框围出一浅槽;G1、以供放置一薄片型冷光板;H1、贴片粘结在冷光板上,与冷光板形成一体,贴片四周有胶,将贴片和透光体的边缘框粘结在一起,夹压冷光板于其间;I1、在发光片的接线头处装有密封盒,该密封盒由上盒部和下盒部对合形成,其一端夹住发光片,另一端卡住外接电线。鉴定报告认为:A1、B1、C1、D1、E1、G1分别与A、B、C、D、E、G相同,F1、H1分别与F、H等同,I1为系争冷光踏板增加的特征。一审法院采信鉴定报告的鉴定结论,认为侵权指控成立。三、外观设计侵权的认定方法1、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是由授权的外观设计文件(图片、照片及相关说明)确定的。该文件是以专利权人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向专利局提交的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包括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等,其中的主视图最为重要,它最能体现该项外观设计的外观特征。2、外观设计侵权的认定1)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中,应当审查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相近产品。不属于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不构成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2)将外观设计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对比判断是否相同或近似。如何认定是相同或相近:(1)根据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认定产品种类是否相同或者相近(参考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产品的功能以及产品销售、实际使用的情况等因素)。(2)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判断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者近似。(3)根据授权外观设计、被诉侵权设计的设计特征,以外观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进行综合判断。被诉侵权设计与授权外观设计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差异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两者相同;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实质性差异的,应当认定两者近似。外观设计相同、相近似的判断相同的判断:如果两者的形状、图案、色彩等主要设计部分(要部)相同,则应当认为两者是相同的外观设计。相近似的判断:如果构成要素中的主要设计部分(要部)相同或者相近似,次要部分不相同,则应当认为是相近似的外观设计。如果两者的主要设计部分(要部)即不相同也不相近似,则应当认为是不相同的或者是不相近似的外观设计。外观设计相同、相似的判断(二)司法实践中,对要求保护色彩的外观设计专利,应当先确定该外观设计的形状是否属于公知的外观设计,如果是公知的,则应当仅对其图案、色彩作出判定;如果形状、图案、色彩均为新设计,则应当以形状、图案、色彩三者的结合作出判定。相似外观设计(一)相似外观设计(二)四、现有技术抗辩《专利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设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9条第(二)项的规定,在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中,即使被告在答辩期间内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只要被告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其使用的技术已经公知的,法院就不需中止案件的审理。案例:“防伪铆钉”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案专利权人汪瑞明的该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载明:1、一种防伪铆钉,所述铆钉由铆沿和铆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沿上端面压制有凹凸部。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防伪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沿上端面上的凹凸部构成为字母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沿上端面上的凹凸部构成为一多边形。4、如权利要求书1或2或3所述的防伪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沿的周边为多边形。涉案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