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科学学习的目的,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实现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兴趣的目标。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使学生达到自主探究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呢?一、精心准备,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能激发学生们的灵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思维,从而创造性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材料的准备上,我们要根据教学所需,准备多种多样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上每一节课前,有些材料可以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学生无法准备的材料再由教师收集。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利用一些废旧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且有实用价值的教具。二、组建小组,科学搭配探究的伙伴。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易于生成新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不同的合作伙伴会有不同的效果,教师要在科学探究前先组建合作小组,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不同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各组进行制订计划、实验和调查、研讨和综合意见等合作学习,共同经历成功与失败的过程,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三、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技能学生实验的作用是让学生学习、验证、探究科学规律,通过对实验仪器的规范性操做,提高观察技能,并尝试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写出实验报告,使实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正确、规范的操作并非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是进行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在学生分组实验前,教师可边演示操作,边讲解要领,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直观刺激,形成一个感性认识。在学生熟悉操作流程之后,再进行亲身的体验,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达到规范操作的目的。如,在“如何使用酒精灯“这一部分的教学时,学生一开始就被教师的一举一动所吸引,并随着教师的操作进程产生种种疑问:为什么用火柴,而不用打火机点灯芯呢?为什么用塑料灯罩灭火,而不像吹蜡烛那样吹灭酒精灯?为什么塑料做的灯罩不会被烧坏?为什么灭完了火还要将罩掀开一次呢?等等。随着老师的讲解,这些疑问一一得以解决,学生在接下来的亲自操作中就能够按部就班,通过实践掌握这些操作技能。四、让学生参与设计实验,自主探索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不一定完全符合学生思维,学生在实验中可能会想出一些新办法,这些办法有的需要进一步改善,有的则可能较为合理。因此,要充分地让学生“玩”,不要怕“乱”。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这些实验之前,可以将实验原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依照有关原理设计实验,然后交流汇报;也可以先让学生探索,遇到疑难时,教师再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然后指导学生应怎样继续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不要把该怎么实验布置得一清二楚,而是发挥集体的力量,人人动脑,个个动手。如,在上《种植我们的植物》那节课时,让学生准备了足够的材料,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播种。有些小组直接仿照家人的做法和自己的已有经验动手操作。也有的小组先在书上查找相关资料,明确播种的步骤,再开始操作。还有的小组还不知如何下手,操作过程七拼八凑的。实验时教师要随时巡视,适当引导。五、切勿忽视实验时的个别指导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高低不同的智力水平,在同年龄的学生中也会存在这样的差异。如在《种植我们的植物》的实验教学中,有的小组仅用几分钟就播种成功,有的小组却要在教师的启发下或观看别的小组实验后才能完成实验,这种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允许的。教师巡视指导的任务就是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启发学生,纠正错误。教师就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帮助那些进展较慢的小组,以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在活动中学有所得,缩小与其他小组的差距。六、及时反馈,适时评价学生分组实验要及时组织汇报反馈、总结。反馈时,既要让优秀的实验小组作典型发言或操作示范,也要尽量让各小组多发言,共同讨论,互相交流实验的收获和经验,共同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的反馈讨论在有充分的事实条件下进行,由浅入深,由精到细,由不准确到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总结时最好是让学生自己总结或师生共同总结,并说一说部分小组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这样课堂就不再是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进行实验后,就能自己获得知识,比教师讲,学生听的效果好。对于科学课,教师要精心策划实验活动,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进行合理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既主动又规范,既积极合作又感到愉悦,从而全面提高实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