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册研说教材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我的研说流程,包括三部分: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本学段的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作图的技能。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方面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2、在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问题解决方面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方面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同样从这四个方面做如下阐述:知识与技能方面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在对简单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数学思考方面1、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符号感。2、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通过算法多样化,体会优化思想。3、在认识几何体和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解决问题方面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同伴交流。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3、在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情感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2、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本册教学内容看课件即可。本册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意图: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小单元外,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情境图),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的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的逻辑联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通过你说我讲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卡通问号的提出问题、问题口袋的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的训练完成每节课教学,我学会了吗?栏目,利用数学游戏、情境图呈现、实践和操作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出自我评价。丰收园栏目让学生初步的从四维目标的达成上全面评价自己,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综合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数学练习活动中将复习与整理得到具体落实。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动有趣。例如,认识学生自己的素材——“我换牙了”;反映学校生活的素材——“快乐的校园”、“小小运动会”;认识大自然的素材——“海底世界”、“海鸥回来了”;反映家庭生活的素材——“妈妈的小帮手”;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和游戏——“谁的手儿巧”、”有趣的游戏”;童话故事素材——“走进花果山”。2、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景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3、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4、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材设计了“卡通问号”。把问号设计成卡通人的形象,以“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引导学生。此外,为了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教材还设计了“问题口袋”,把不属于本节课解决的问题或难度较大、本节课解决不了的问题存入其中。在“自主练习”板块中,除有一定的基本练习外,还设计了许多“综合信息图”,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此外,教材还设立了“你知道吗”、“聪明小屋”等小栏目,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信息量,增长学生的智慧。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6、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我对教材的原结构做了以下调整(整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结构特点,在教学时可以打乱教材顺序。把分类与比较,认识图形两部分知识放在第一模块教学,因为它们的学习都依赖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也便于实践,三、五单元是本套教材的重点,第三单元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第五单元是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两者之间层层递进,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放在一个模块进行教学与人教版教材比较,增加的内容有统计;后移的内容有认识钟表。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1、纵向整合2、横向整合。三、说建议: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信息窗,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窗的作用,让学生从中提取可以利用的数学信息,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比如海底世界——数数,教材呈现的是学生感兴趣的海底世界的情景图。首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提问: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有几个呢?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迫不及待的去数数了,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会学得很投入。2、突出实践性,加强亲身体验。比如学习了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后,可以布置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柜的作业,再比如学习了第四单元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可以让学生利用学校、教室、家庭住房等周围环境亲自找一找,我们的身边哪里有这样的图形,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3、鼓励算法多样化,优化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评价建议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根据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建议,谈一下我的评价建议。1、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也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进行着调控。学期一开始,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成长记录袋,记录袋中收录反应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建立数学成长记录可以使学生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2、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3、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情境图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否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4、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方式应尽快实现多样化。比如课堂观察、作业分析、课后访谈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资源。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情景、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它不仅要看教师“教”的怎样,更要看学生“学”得怎样,甚至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来看教师是怎样教的。2、巧用课堂错误资源。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力。3、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一、学生日常游戏中的教学资源二、校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三、家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四、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4、开发数学文化资源。经常给学生讲一些趣味数学、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等,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益。以上就是我研说教材的全过程。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