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臺灣綠建築政策與水資源應用實例何明錦1徐虎嘯21.所長,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台北縣231新店市北新路3段200號13樓,電子郵件:ho@abri.gov.tw2.副研究員,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台北縣231新店市北新路3段200號13樓,電子郵件:hsuhh@abri.gov.tw摘要都市環境是人們有計畫、有目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而創造出來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環境,在建立開發都市時,改變了自然環境的性質和狀況,如地貌、水文、氣候等,而這種變化的影響是長遠的。在都市化及土地使用密集化期間,大多數的都市規劃或建築專家對雨水之處理,皆以儘早排除的觀念設計建築物及以不透水化處理都市區內基盤建設,使得現有建築物缺少雨水貯留、滲透、保水和蒸發機能降低,因而發生都市溫暖化、都市型水患、都市生態系統丕變等問題。為了緩和上述都市建築環境惡化的問題,以環保為導向的「綠建築」乃是建築政策上最有效的對策。自1999年9月研訂並開始執行之綠建築評估系統及標章制度,為全世界僅次於英國、美國及加拿大之後,第四個上路具科學量化的綠建築評估系統,同時也是目前唯一獨立發展且適於熱帶及亞熱帶的評估系統,為了配合此政策,行政院經建會特別將「綠建築」列為「城鄉永續發展政策」的執行重點,2001年3月行政院更正式核定實施「綠建築推動方案」期能配合綠色矽島建設目標,推廣興建維護生態環境的綠建築。而為加速延伸綠建築環保節能效益,行政院2002年核定之「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更以綠建築為水與綠建設之重要乙環,全面督導擴大辦理,此外內政部營建署也於2005年透過「建築技術規則」綠建築專章的訂定,將全面推動綠建築政策。不僅為國內建築之永續發展進行把關,讓環保綠建築概念能發揮更大之成效外,更在政府大力推行下,躍升國際舞台,成為一匹令人出乎意料的黑馬。關鍵詞:綠建築,都市熱島,基地保水,雨水利用。一、綠建築的發展近年來,永續發展這個議題,不但是國際潮流,廣受各國重視,一直以來也是行政院施政極為重視的一環。台灣過去為了經濟發展而嚴重傷害我們子孫生存的基盤。1992年的「地球環境高峰會議」,敲響了地球環境危機的警鐘,激起了國際間追求「永續發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政策的浪潮。而近十年間,台灣民眾親身目睹了山坡A3-2住宅災變、海砂屋、土石流、都市淹水之災害後,對於「永續發展」之期盼亦日益殷切,為了緩和都市建築導致環境惡化的問題,以環保為導向的「綠建築」乃應運而生。為了讓國人有更美好、更健康的居住環境,本部奉行政院核定實施之「綠建築推動方案」,如今更成為行政院「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之一,還有為因應京都議定書生效後,現正積極辦理的溫室氣體減量的配套措施,都是本著這個宗旨,朝著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綠建築的風潮襲捲全球,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由於石油的短缺,造成能源匱乏的全球性恐慌,於是,各國開始紛紛致力於節約能源的研究發展。接著,能源使用過度之環境負面效應逐漸浮現,全球開始產生諸如地球溫暖化、兩極冰山融化、臭氧層破壞、森林枯竭以及氣候異常等現象,使得節能相關的研究陸續加入環境保護的議題。1992年的地球高峰會,更進一步提升了全球環保意識,訂定「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二十一世紀議程」、「生物多樣化公約」、「森林原則」及「里約宣言」等多項約定,並於次年成立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因此,綠建築乃呼應節能及環保需求的帶動,由世界各先進國家,本著其土地、氣候、資源、能源、經濟及人文特色等考量,個別進行研究茁壯發展。所以,在這樣的發展脈絡下,綠建築在各國有其不盡相同的價值判斷,名稱不一致,定義及內涵也略有差異。綠建築在日本稱為環境共生建築,其發展目標包含「低環境衝擊」(LowImpact)、「高自然調和」(HighContact)、及「美質適意健康」(Amenity&Health)等三個層次,已發展出之環境共生技術多達七十餘種。而綠建築在歐洲國家稱為「生態建築」(EcologicalBuilding)或「永續建築」(SustainableBuilding),主要強調生態平衡、保育、物種多樣化、資源回收再利用、再生能源及節能等永續發展課題。另在美國、加拿大等國,綠建築就稱為GreenBuilding,主要講求能源效率的提升與節能、資源與材料妥善利用、室內環境品質及符合環境容受力等。由此可知,雖然綠建築的內涵,具有隨著各國能源資源及環境條件不同而調整的特性,但整體而言,各國對建築開發行為的訴求,也都具有減少環境負荷,達到與環境共生共榮共利的共識。因此,由上述綠建築的涵義得知,「綠建築」絕對不是狹隘的單指建築環境上的植栽綠化而已,綠建築的綠,其實就是環保,綠建築當然也就是環保建築。而綠建築設計概念,即在強調由地球環保的角度出發,以全面化、系統化的環保設計作為訴求的永續建築設計理念,從積極面觀點,我們可將「綠建築」定義為:「以人類的健康舒適為基礎,追求與地球環境共生共榮,及人類生活環境永續發展的建築設計」。二、台灣綠建築評估系統至於什麼樣的建築才是環保?台灣的綠建築要符合哪些要件?達到什麼效果?消費者又要如何辨識建築物綠不綠?這些都是國內建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近年來不斷探討共同研究的重點。舉例來說,玻璃帷幕牆建築,在國內各大都會都看得到,它亮晶晶的外表,大開窗的設計型式,曾經獲得國人普遍的讚賞。A3-3它是綠建築嗎?這樣的建築物,由於玻璃具有讓短波高溫的日光順利穿透室內,變成長波的熱,而且不易消散到室外的特點,所以,在許多寒帶先進國家,均大量採用,以減少冬日暖房耗電,節約能源消耗,因此,它在北方國家,可以是綠建築。但是,這樣的建築物一旦擺到亞熱帶台灣來,由於它不僅會造成室內的悶熱不舒服,而且因為要加倍使用空調才能排熱,反而增加能源的浪費,因此,玻璃帷幕牆的建築,在台灣反而就不是綠建築了。由此可知,建築設計絕對不能全盤抄襲,也唯有認清本土氣候的型態,考量本地環境的需要,並珍惜水、土、石材等資源的有效利用,才能在環境保護和建築開發兩者之間,取得和諧永續的共生關係。為了這樣的理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在累積了多年的研究成果後,乃以台灣亞熱帶氣候為基礎,充分掌握國內建築物耗能、耗水、排廢、環保之特性,於1998年整理研訂完成一套本土化的綠建築評估系統,針對「基地綠化」、「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及「污水垃圾改善」等七項指標,擬訂可量化的評估基準,以做為檢視國內建築物綠不綠的工具。建築業界參照本評估系統進行設計,確實可達到節能、省水、減廢、衛生、舒適、健康、環保的目的,一般消費大眾依據本綠建築指標來購屋,也確實可達到省電、省水、省錢的目的。整個制度在設計上有所謂的「標章」及「候選證書」兩部份,簡單的說,在房子蓋好後,提出申請並獲評定通過的,便可取得標章之認證,是實際的綠建築實體。另外,若是在房子還沒蓋之前,將其規劃設計書圖送給綠建築專家群評定通過的,因為建築物還沒完成,所以是取得候選證書,等於預先宣告這棟建築「準」綠建築的資格。故候選證書的評定,可以在事前評估修正不適當的設計,減少建築物完成後無法修改,或要耗費大成本改正,是整個制度很重要之設計。而取得綠建築的房子,原則上可保證在未來約40年的使用階段,充分提供使用者一個省電、省水及省錢的居住環境。另鑒於綠建築評估實施三年以來累積的經驗與各界之建議,並響應國際間及國內推動生物多樣化政策之需求,及考量擴大綠建築評定層次範疇,建研所再於2002年修訂增加「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兩項指標,組成嶄新的綠建築九大評估範疇(詳表1),以作為我國最新綠建築評估的主軸,並於2003年度正A3-4式施行,同時可將我國的「綠建築」重新定義為「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物」。本評估指標與基準已由過去的單一建築基地評估,擴充修正為適應大區域開發之評估方式,使本評估系統邁向「綠色社區」與「生態都市」的時代。此外,為了政府政策推廣的目的,我們試圖以較為具體、實務、平易近人的層面來定義「綠建築」,由資材、能源、水、土地、氣候之「地球資源」,以及營建廢棄物、垃圾、污水、排熱、CO2排放量之「廢棄物」兩個角度切入,就建築都市環境而言,「地球資源」是INPUT,「廢棄物」是OUTPUT,「綠建築」當然就是符合最少資源INPUT及最少廢棄物OUTPUT的建築物了。依此觀點,「綠建築」較實質的定義就是:「使用最少地球資源,消耗最少能源,產生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表1綠建築評估系統與地球環境關係與地球環境關係排序關係大指標群指標名稱氣候水土壤生物能源資材尺度空間操作次序1.生物多樣性*****2.綠化量*****生態(Ecology)3.基地保水*****節能(EnergySaving)4.日常節能*****5.CO2減量***減廢(WasteReduction)6.廢棄物減量**7.室內環境***8.水資源*****健康(Health)9.污水垃圾改善***大↑∣∣∣∣∣∣↓小外↑∣∣∣∣∣∣↓內先↑∣∣∣∣∣∣↓後三、九大評估指標的意義3.1生物多樣性指標建築開發本來就有與自然對立的宿命,人類若要享受都市文明、經濟繁榮,就不可能同時居於原始山林、原野之環境。自然步道雖美,只要人潮交通湧至,勢必無法負荷;重型交通車輛常經之路,勢必要有耐壓的馬路鋪設,而這些人類文明必要之惡,均有賴綠建築之生態工程技術來減輕其對自然的破壞。「生物多樣性指標」旨在於顧全「生態金字塔」最基層的生物生存環境,亦即保全蚯蚓、蟻類、細菌、菌類等分解者、花草樹木等綠色植物生產者、以及甲蟲、蝴蝶、蜻蜓、螳螂、青蛙等初級生物消費者的生存空間。過去許多人談到生態,就以為是要去保護黑面琵鷺、台灣彌猴或梅花鹿等樣板動物,殊不知生活於我們屋角石縫下的蟾蜍、蜈蚣,或長於枯樹上的苔蘚菇菌均是貢獻於生態的一環。「生物多樣性指標」主要在土壤、水體、綠地、道路、圍籬等建築外部環境上,創造多樣化的生物生存條件,亦即以保全生物鏈上最基盤的小生物棲地(Biotop)為主。唯有確保這些基層生態環境的健全,才能使高級的生物有豐富的食物基礎,才能促進生物多樣性環境。過去我們的綠化政策常不知生物多樣性之好處,尤其常以人類的偏頗美學與喜惡A3-5禁忌,來挑選一些易於整理、成長迅速、不長刺、不結果、樹形整齊的時髦樹種,或喜歡種植一些黑板樹、南洋杉、龍柏、小葉欖仁等少數外來明星樹種,或喜歡種植大面積的觀賞用草花花園與韓國草坪,因而扼殺了生物多樣性環境。根據成大建築研究所之調查發現,我國國民中小學校園平均種植喬木種類只有15種,而平均種植灌木種類只有13種,甚至有些國民中小學的校園中只種有3~4種的喬木與2~3種的灌木而已,如此很容易造成植物群落弱化的現象。這種「少物種大量栽培」的作法,不但降低了植物族群的穩定性,也是造成野生原種生物消失的最大原因。「少物種大量栽培」的景觀環境一旦發生病蟲害或異常氣候時,植物就會變得毫無抵抗能力,甚至導致全體死亡。例如過去美國常喜歡以美麗的榆樹種滿整個都市,但在1950年代卻造成美國都市的榆樹死亡殆盡的後果。又如過去台灣大量砍伐了多樣化的雜木山林,作為單一林相的柳杉經濟造林,不但造成大量野生動植物的滅絕,在數十年之後所有柳杉林化為毫無用處的黑心病樹林。「生物多樣性指標」絕非以人工行為來引進、創造、複製一些螢火蟲或蜻蜓棲地之樣板生態,而是以多樣化的土壤、植披、水文、氣候、空間來提供多樣化的綠地品質,以造就藏身、築巢、覓食、求偶、產卵、繁殖等功能的生物棲息環境,並藉此恢復大自然原本豐富的生物基盤。本指標的目的主要在於提升大基地開發的綠地生態品質,尤其重視生物基因交流路徑的綠地生態網路系統。本指標鼓勵以生態化之埤塘、水池、河岸來創造高密度的水域生態,以多孔隙環境以及不受人為干擾的多層次生態綠化來創造多樣化的小生物棲地環境,同時以原生植物、誘鳥誘蝶植物、植栽物種多樣化、表土保護來創造豐富的生物基盤。唯有多樣化的綠地環境才能多創造多一點「生物多樣性」,也才能讓人類文明增添一點生生不息的可能性。因此,「生物多樣性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