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全培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前言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目的是要实现事故的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是“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实现事故“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的有效手段。前者需要在政府引导下由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后者需要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基础上督导、监管和执法。二者是上下承接关系,前者是源头,是预防事故的第一道防线,后者是预防事故的末端治理。构建两个体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研究研发、需要配套标准、需要配套资源,是企业责任主体和政府监管主体的有效手段。体系建设解决了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能够有效破解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诸多瓶颈。创建双重预防机制的起源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就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5点要求:•四是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李克强总理同时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加快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和社会共治体系,依法严惩安全生产领域失职渎职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风险评价危险源的辨识单元的划分确定危险源的识别范围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几个概念成立工作组风险分级管控根据风险评价的分级结果,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交由不同层级管控,按照风险级别、所需的资源、需具备的管控能力、管控措施的复杂性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的管控层级。并逐级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有的企业规定如一级、二级风险可由公司直接管控;三级可由车间级管控;四级可由班组或岗位管控或因风险较小可直接忽略。确保了每一风险责任到岗到人。什么是隐患排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什么是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一)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企业的一企一测就是对风险点的信息统计一、几个概念(二)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或有害物质。如运转着的机械、易燃液体、爆炸品、噪声源、粉尘源等。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是指不良的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三)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风险点事故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失控状态—事故隐患危险源10切片机机械伤害安全限位开关违章操作触电作业指导书火灾漏电保护器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关系1、危险源包括事故隐患;2、事故隐患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3、危险源的现实风险达到不可承受的程度,则构成隐患。危险源隐患隐患11风险分级管控基于风险的非强制性思维管控过程二者区别与联系隐患排查治理基于后果的强制性思维管控结果1、为什么要成立工作小组?主要是为了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资源。2、确保涉及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职责与责任得到落实。3、确保各团队或小组其他人员履行其职责。4、确保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2、工作组都需要那些人参加?领导层:经理、车间负责人、办公室相关科室,班长,组长专业层面:安全、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消防等部门的专业人员。二、成立工作组所选的各类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主要负责人应具备熟悉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了解适用的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的相关方法或技能;其他人员应具有熟悉本单位工艺、生产、人员分布及管理现状的,熟悉《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法律法规,掌握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的相关方法或技能,对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较熟悉、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的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1.常规和非常规活动;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3.生产场所周边环境的影响;4.在本单位工作场所所产生的危险源对相邻单位及人员的不利影响;5、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6.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7.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以及人的能力的适应性。三、确定危险源辨识的范围为全面识别、系统评价风险及准确管控措施,应收集必要的企业现状信息、相关法律及其他相关信息,可包括:(1)与企业相关的安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2)企业平面图及周边环境;(3)组织架构图;(4)在用设备清单(特种设备可单列);(5)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6)外协或外包的类型(如土建、设备大修等);(7)原材、辅材、过程、最终物料清单;(8)过去已识别的风险点(危险源)识别清单、重要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对应的措施(可能在危险源清单中体现);(9)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文本;(10)各岗位职责或安全生产责任制;(11)特种作业人员或需持证上岗人员台账;(12)行业隐患排查表、专业检查表(13)安全评价报告;五、收集相关信息风险点划分原则:对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如储存罐区、装卸站台、生产装置、作业场所等。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如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活动。风险点排查:企业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辨识,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一般可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风险点排查。17六、单元的划分、识别风险点1、风险点识别(单元划分)每个风险点可按车间、班组、岗位所管辖的区域,以区域内活动、过程及所包含的设施设备为内容对识别单元再进行细分,形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单元。企业模块识别根据特点确定划分模式单击添加生产工艺过程作业活动场所生产工艺过程活动1步骤1步骤3设施1场所1场所2活动2设施2步骤2动力辅助设施厂区内及周边环境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风险点的划分),作业活动一般按照下列方法:1.按生产(工作)流程的过程、阶段划分;配料搅拌-涂布烘烤-极片压实-极片分切-电芯叠片-电芯铆接-入壳焊接-真空烘烤-电池注液-化成老化-电池封口-电池分容-批次入库2.按地理区域划分;搅拌车间-涂布车间-电芯车间-注液间-化成车间-老化间等3.按设备装置划分;搅拌机-涂布机-烤箱-扎膜机-切片机-叠片机-铆接机-焊接机-封口机等等5、在实际工作中也可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风险点,危险源的识别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缺陷;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第二部分---两个体系建设汇报危险源的分类人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主要包括: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主要包括: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指挥错误(主要包括: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操作错误(主要包括:误操作、违章操作、其他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二部分---两个体系建设汇报危险源的分类物的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噪声、振动危害、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诸如:紫外辐射、激光辐、)、运动物伤害、明火、高温物体、低温物体、信号缺陷、——标志缺陷(诸如: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有害光照;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主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粉尘与气溶胶、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二部分---两个体系建设汇报危险源的分类环境因素(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室内作业环境不良主要包括:室内地面湿滑、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杂乱、地面不平、梯架缺陷、洞口防护缺陷、安全通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等。——室外作业环境不良主要包括:恶劣天气条件、场地杂乱、防护围栏缺陷、地面湿滑等。——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主要包括:隧道/矿井顶板缺陷、冲击地压、地下涌水、自发火灾等。——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如强迫性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及其他上述未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因素等)管理的因素——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制未落实、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操作规程不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培训制度不完善、投入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其他管理因素缺陷风险点风险点识别评估、分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控制措施制定一级风险点二级风险点三级风险四级风险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分级管控若干危险源若干危险源若干危险源若干危险源危险源分级排序制定控制措施危险源分级排序制定控制措施危险源分级排序制定控制措施危险源分级排序制定控制措施隐患排查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应急管理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隐患分级排查隐患治理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隐患分级治理26PDCA风险点风险点识别评估、分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控制措施制定一级风险点二级风险点三级风险四级风险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分级管控若干危险源若干危险源若干危险源若干危险源危险源分级排序制定控制措施危险源分级排序制定控制措施危险源分级排序制定控制措施危险源分级排序制定控制措施隐患排查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应急管理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隐患分级排查隐患治理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隐患分级治理风险典型管控措施包括:(1)工程控制措施↓(2)管理控制措施↓(3)个体防护控制措施↓(4)教育培训措施(5)应急控制措施九、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工程控制(1)消除或减弱危害——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实施;(2)密闭——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3)隔离——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4)移开或改变方向——如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管理控制(1)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2)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3)监测监控(尤其是使用高毒物料的使用);(4)警报和警示信号;(5)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