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沙龙——《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刘静桑拿sanna(三温暖):桑拿起源于芬兰,闻名遐迩,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NOKIA(诺基亚):这是80后广泛熟知的手机品牌,几乎人人使用过。但它不是美国、英国生产的,而是在芬兰。名为“NOKIA”是因为NOKIA也是芬兰的一个小城市。作者陈之华女士,旅居芬兰六年,两个女儿都得益于芬兰的教育。现为自由作家与专栏作者,其博客《北国风情》获2007全球华文博客最佳“生命记录”首奖。一、见树又见林的教育全局观大多数情况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点接着一个点学习,反复练习、考试,一个动作学会再学习另一个动作,学完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不能将学习的内容串联起来。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动力后再好的教学方法都会失效,我们身边很多学生都是这样的情况。家长希望“立竿见影”“反复演练”确保子女能熟悉课本内容和题型。我们的目的性太强,只要能达到目的,过程可以忽略。一、见树又见林的教育全局观芬兰则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教育,从保持兴趣入手,学生学习激情得以保证。教育我们的孩子时,一定要适时站在全局的高度统领全局,审视整个学科,学习效果则可以保证。不要让我们的学生在既漫长又着重于细节的过程中,感到疲惫不堪,错过了能透过一株株耸立的树林,望见整座美丽“森林”的喜悦。二、人生是场马拉松人生是比赛吗?答案是肯定的。可是比赛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要自己比自己的进步速度、耐力,不是大家站在一条起跑线上比输赢,短跑才能比出输赢,一生的长跑如何比较?正因为我们有了比赛的观念,所以小孩子甚至见不得同班同学比自己优秀,天天拼命去补习。比赢了这场比赛,却失掉整个人生。芬兰教育从不强调要赢在起跑线上,因为那只是跑百米的冲刺,而不是真实的人生马拉松。二、人生是场马拉松人生其实最像一场马拉松,一再强调孩子要赢在起跑点,却没有适当地去发掘每个孩子的差异、天分与资质!赢了起点,却会在中途把力气和耐力耗尽。即使一开始跑在前面的孩子,他们的动力如果无法来自于自身,而是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和期望,那人生从小就少了自发性的热情,最后还是无法将人生马拉松跑得精彩、完整。启动每位孩子那颗学习的因子,让学习能力不同者都能获得不同的关注,是芬兰教育深信不疑的信念,也是我们的信念。学习,不是为了夺冠军,争第一,而是为了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三、不强调“精英”,却人人是“精英”教育体系不带头、不鼓动、不排名,希望落实相对的“平等”,以此为教育施政最基本的考量。毕竟,天才与精英是真正的少数。三、不强调“精英”,却人人是“精英”芬兰教育家认为,凸显优秀学生和精英教育,并不会对整体教育带来最好的结果,反而只要善加鼓励、运用资质优异的学生来帮助一般或落后的学生,使资优生了解人与人间的差异,这不仅不影响资优生的学习,反而有助于群体社会的平等发展。三、不强调“精英”,却人人是“精英”芬兰教育界人士再三强调:“我们不需要创造出一个无法融入社会的天才,我们要的是能与大家相处的人才”三、不强调“精英”,却人人是“精英”“天资聪明固然好,但是一味地追求智力,却缺乏与朋友互动能力的孩子,其实是失败的教育。”“每个人都有其价值”四、为孩子量身定做的教育为社会小众与弱势群体注入更多的教育资源:智力不足、身体残障、移民的孩子,都保障相对公平的受教权与求知权,将他们努力转化为社会安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部分。五、用家庭教育赢过全世界芬兰父母从小就教孩子们读书,但却不把学业当成唯一,在与学校的沟通中,也不只在意孩子们的成绩。芬兰的家庭教育,是打造世界第一竞争力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