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本前置性学习(前置小研究)的一些实践思考一:前置性学习不等于课前预习。前置性学习不等于课前预习,它在传统的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属于备学的一部分。前置性小研究是生本课堂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有了前置性小研究的课堂不一定就是“生本课堂”,生本课堂的实质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前置性小研究只是生本课堂的一小部分或是一个环节,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课堂的学习还是应该按照一定规划的程序,大致预设的路径展开,比如自读文本、交流研讨、质疑答疑,专项训练等。二、前置性小研究不一定在课外前置性学习的内容不一定要安排在课前,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安排在课前或课中进行。特别是我们寄宿制学校,学生几乎没有自由的时间,就更不应该安排在课外进行。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学习,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而且是因为教师的教是以学(学生已有的思考基础)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来更好的为学服务。如果前置任务过多就不能保障学习的效果,在实验前期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之前,前置内容应该根据学情进行和课中有选择的进行。三、前置学习任务(小研究)如何确定前置学习任务的确定应该具体,针对年级的不同学科不同有所选择。可以根据下节课的内容找身边的、生活中相关的例子,举例子,是一种既有一定范围、又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活动,比如昨天杨主任的数学课,带来的例子,可以口头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去黑板展示。前置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自学内容,谈谈”我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我有什么问题?”“我的看法是什么”只要学生接触过思考过就可以。还可以根据内容设计前置性的研究小研究让学生进行具体的研究,比如初二年级的反比例函数一节,可以让学生观察图表,发现规律,设计这样的前置小研究:自学课本思考你知道了什么?或是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四、前置学习(小研究)内容要做到简单、根本、开放前置性学习内容不要过多,也不应该过于具体,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最好不给学生太多需要动笔去完成的内容。比如,物理,为什么引进压强的概念?语文,读完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从身边的数学问题引入,如上面说到的反比例函数。五、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要设计前置性小研究,就某一个学科而言也不是每天都要设计前置性小研究。前置小研究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选择和设计,并不是每个学科、每个内容都适合布置前置小研究的。关键在于前置小研究是否有效。如果学习内容比较具体单一可以课上提出自学问题,让学生课上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同样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是以生为本。六、前置性小研究的基本原则:1.低入原则。“低人”是生本教育的另一个理念。教师在布置小研究时要遵循“切进重点、降低起点迎学生;深入浅出、设置情境引学生;长期规划、精心设计练学生;发展能力送学生”。教师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布置层次分明(指学生个体层次、知识层次)、结构合理(指题型)、题量适中(指大、小题目数)的同步小研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按优、中、差三个学生层次来精心设计或选编练习,设计布置小研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用适合自己难度的练习来巩固和发展原有知识,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不断提高英语水平。2.指导性原则。前置小研究的布置必须是下一个课时内容的导航针。必须在小研究中体现下一节课老师上课的大概思路。前置小研究可以是下节课的重点甚至是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也可以是抛砖引玉,引领学生走入下一节课。让学生在完成对前置小研究时能预计和把握到下一节课的主要脉络。3.个人小研究与小组合作小研究相结合原则。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育的另一个亮点。全部是由个人完成的小研究,难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所以必须是个人独立完成的小研究和小组合作完成的小研究相结合。小组的合作之前必须提供个人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或先分工再合作。每个组员将自己准备的部分给出,由记录员或组长再整合、综合成文(报告、调查等)或作品。4.趣味性原则。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颇有兴趣的小研究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如口头的、书面的、绘图的、表演的,让学生感受到小研究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小研究的乐趣。带着好的心情做小研究,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所以小研究要适应学生心理,形式多样化,具有趣味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小研究既要有书面的,也要有口头的;既要有动口说的,也要有动手操作的。5.开放性原则。部分小研究可以体现开放性,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多面性。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围绕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策略目标以及评价目标,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开放性小研究及时加以布置。合理开发教材资源,深入挖掘智力潜力,积极注重发散思维的小研究布置是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手段。根究课文适时适量布置开放小研究,让学生“各有说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6.监督原则。保证小研究的完成质量。小研究提供的信息,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很有用的,我们必须做好督促学生高效、按时完成小研究的工作。检查批改要及时。班级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教师检查和抽查监督,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可以组内相互检查批改、组间交叉检查批改、科代表检查批改、教师全收全改、教师抽查批改等手段进行检测小研究,每一科不一定只有一个科代表。大家要重新定位班干部,班干部不再是管理者,而是服务者,班级和小组内要合理分工,做到人人有事作,事事有人管。7.激励评价原则。老师在布置完小研究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呈现小研究成果,让他们的劳动有所做也要有所用,这样的话,学生完成小研究的兴致才能得以保持,学生才乐于去做,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学习自信,学生会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马上反馈,不要吝啬表扬。“Verygood”、你真棒、你做得很不错等,应常挂嘴边,或批在小研究本上,并多用“A”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要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业中的优缺点,也可将优秀的小研究在班内进行传阅或张贴,每个学期或每个月评出最佳小研究(小研究之星)并进行奖励。七、怎样设计和布置前置性小研究总体要求:内容是多元的,形式是多样的,操作是简便的,评价是及时的。1.注意四个细节:⑴任务要细化⑵要求要明确⑶给学生较充足的时间⑷收缴、评价要及时2.体现一个根本——实践性:有实践价值的前置性小研究绝对不是简单问题、相应习题的堆砌。无实践价值的前置性小研究,时间长了,会让学生留于形式,甚至引起学生反感。3.提出两个要求:⑴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成,若有困惑可做批注,第二天再专心听讲,有疑问可向老师研讨。⑵小研究要书写工整,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