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必须遵循学习活动的规律和原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明确目标原则掌握学法,指导确立学习目标是基点。目标是人们欲求的结果和将要达到的标准,它是行动的指南。学习目标确定之后,它便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对学法的掌握,只有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才能做到有章可循。一般来说,人们确定目标后,总要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借助一定的手段来实现它。而特定的方法、能力、手段总是相对于一定的目标而言的,学习目标和学法的关系正是如此。如有的人想成为画家,则会锻炼、学习绘画的能力和方法,而不会去练声、练耳。因此,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可以使其掌握学法时精力集中、有的放矢。要使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可帮助学生制定近期目标与远期规划,以督促学生不断进取,习得相应学法,实现所定目标。周恩来青少年时期,就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为此,他自觉发奋学习,终于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有了远大志向,学习目标才能明确,掌握学法才会有方向。充分准备原则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使学习获得成功,学生不仅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手段,还必须做充分的准备。首先,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这样,才能围绕基点打好基础,为学会学习创造必备的条件。基础越扎实,越有利于认识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如阿基米德之所以能根据澡盆溢水而发现浮力定律,与他有广博的基础知识是分不开的。其次,要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是在一定时间内,为完成学习任务事先做出的明确而具体的安排,是学习行动的纲领。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使计划既有稳定性,又有灵活性,并督促学生坚持执行,及时检查并适时调节,为学生掌握学法提供保证。学生掌握学法,一定要基础扎实、计划明确。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学法,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有计划的安排,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学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贵有恒原则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持久性活动过程,学法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逐步获得的。因此,要形成一整套有效的学法,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切不可“一曝十寒”。学贵有恒,恒心是推动学习的力量。有了恒心,才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才有不屈不挠的精神,经受得起各种考验,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惟有长年累月的努力,才有丰硕的成果。这种持之以恒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学法,若能坚持不懈,则会受益无穷。学习方法的使用和学习技能技巧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和矢志不移的一贯追求。教师在指导学法时,就应向学生明确提出“有恒”原则,要求学生学做“有恒”之人。学以致用原则掌握任何方法、技能的根本目的都在于运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运用,才能使学法逐渐熟练起来。指导学生掌握学法,需要将学法理论与学习实践联系起来,做到学用结合。因为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是一个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而又通过实践来检验、深化、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明白学以致用的原则实际上就是在领会学法。为指导学生掌握学法的这一原则,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学法理论与学习实践相联系,不死搬教条。学法很多是前人总结的成功经验,但如果死背条条框框,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把前人总结的方法、原则,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灵活地运用到学习实践中去才有意义。第二,要从做中学,在实践中学习。例如,自己尝试着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学习方法。第三,熟能生巧。方法越用越活,技能越练越精。只有反复实践,学以致用,才能加深对学法的理解,认识到学法的真谛。善于质疑原则“学则须疑”,是古往今来被一致公认的治学法则。“疑”是学与思结合的媒介,是思维的触发点,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疑”是人们在认识上的矛盾之处,没有认识上的矛盾,就不会有积极的思维活动,也就不会去解决问题而获得真知。教师应指导学生先要有疑的意识,“尽信书,不如无书”;再就要善于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去思考,从而事事有疑,处处疑,最后由多疑到少疑,再激新疑。善于质疑,还要调动各种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才会取得更好的成效。敢不敢疑,首先是一个勇气问题,面对经典的书本,甚至名家、名人,能不能以一颗平常心去疑?这就要有不迷信权威的勇气;其次是毅力和恒心的问题,疑点问题一下子不能解决,有没有毅力坚持下去,直到水落石出?总之,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参与质疑、解疑,必定有利于科学学法的形成。针对性原则要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下药式的学习指导。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如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面窄、抽象思维能力差、注意不持久等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指导;其次要考虑学生学习类型的差异,如对知识扎实、学风踏实、学习有方、成绩较好的学生应注重指导学生自我总结和自觉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而对学习刻苦、但方法死板、成绩不佳的学生应在肯定鼓励的同时,重点指导其改进方法,提高效率。操作性原则学习方法具有明显的行为特征,有很强的操作性。要使学生掌握方法,就必须进行学习方法训练,使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学习方法的指导训练,要与知识学习紧密结合,切忌空洞讲方法,学而不用。系统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学习方法指导要渗透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协同配合,以达到学习方法指导的最佳效果。首先,要求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施加学习方法指导。因为学习的各环节是相互制约的,所以,对于每个环节都要加强指导。另外,学习活动涉及态度、能力、身心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在指导时也要统筹考虑,使学习方法指导渗透各环节、各方面。其次,学校和家庭、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要协调一致,共同承担起学习方法指导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