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影响研究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凡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推测或判断均不属于影响研究的范围。一、何谓“影响”比较文学的“影响”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影响”概念的区别:比较文学的“影响”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外力作用下的结果。影响与接受影响与模仿影响与类同比较文学中的影响指一国作家从外国作家、作品中获得一些新的因素并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去的现象。一种心智的产物是很少孤立的。不论作者有意无意,像一幅画,一座雕像,一首奏鸣曲一样,一部书也是归入一个系列之中的,它有着前驱者,它也会有后继者。——梵·第根从无中选择是不可能的。二、影响研究的范围(一)作家作品的实际联系和影响(二)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互相呼应和影响(三)文学史上的外来渗透和对外影响三、影响产生的条件(一)接受国的社会环境(二)接受国的艺术传统、欣赏习惯(三)被影响者个人的内在条件四、影响的类型(一)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二)正影响和负影响正影响指影响者对被影响者的作用是积极的,它推动、丰富了他国的创作;或者说,被影响者吸收、消化外来因素,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负影响指影响者对被影响者的作用是消极的,阻碍或破坏了他国的创作;或者说,被影响者对影响者的某些因素加以抵制和否定。五、影响研究的途径经过路线起点——————————————终点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六、影响研究的局限影响研究偏重于事实联系,忽略了作品的整体性和作家的创作个性。影响研究强调实证,使其范围受到限制。第二节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的研究。一、平行研究的可能性(一)文化的普适性与差异性社会发展的同步性普遍的人性中国哲学强调统一,整体,和谐西方更注重差异,多元,矛盾。自然观历史观民族关系中国文化的象征是“太极图”西方文化的象征是“十字架”(二)文学的普适性与差异性人们在体验情感时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时代的与“种族的特性”的色彩虽然深深地印染在文学作品中,然而超出这一因素之外,人类的情思却是很可惊奇地相同。——郑振铎文学本体及其存在形式的共同性。文学的体验形式、创作形式又是在特定的文化心理和历史传统中实现的。平行研究的基础在于文化、文学的普适性与差异性。完全相同,甲等于乙,没有比较的必要;甲与乙不相干,没有比较的可能。正是文化和文学的这种普适性与差异性使平行研究具有了可行性。二、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有两类:类比和对比。类比指研究“两部没有必然关联的作品之间在风格、结构、语气或观念上所表现的类同现象”,即考察相互间没有关联的作家作品间的相似之处,以期发现其共同性。对比指比较不同文化和文学体系的特点,从而使两者的特征相形突出。这是一种求异研究。•准确地指出不同体系或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科学地解释这些类同和差别的原因;•在研究中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或发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或提出一个耐人寻思的问题。三、平行研究的特点与局限(一)平行研究的特点•扩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空间。•对于中国比较文学有着特殊的意义。(二)平行研究的局限平行研究的对象还有待于限定和选择必须具有历史演变及系统异同观念。否则古今中外,人天龙鬼,无一不可取之相比较。荷马可比屈原,孔子可比歌德,穿凿附会,怪诞百出,莫可追诘,更无所谓研究之可言矣。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o历史的相关性和系统关系的相关性o如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的异质性问题总之,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两种基本研究方法,它们在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相继形成,并在当今的比较文学研究中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较文学理论实际上是一种方法论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