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改革前,沙皇面临哪些问题?其中,什么是最主要的问题?A.政治:B.经济:C.思想:D.军事:农民起义不断,沙皇专制统治受到冲击;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劳动力、资金、市场);俄国工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反专制统治、反农奴制的新思潮萌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落后就要挨打19世纪上半叶,沙皇俄国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一、农民的“解放”“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自主完成:1、时间、人物、文件1861年《1861年2月19日宣言》《农民改革法令》这段话表明亚历山大二世要求改革1、时间:1861年人物:亚历山大二世文件:《1861年2月19日宣言》《农民改革法令》一、农民的“解放”---俄国农奴制改革2、目的?直接目的:化解统治危机,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根本目的: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沙皇统治3、内容措施内容政治经济组织农奴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由村社负责控制农民历史上把这些法令统称“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1861年2月19日宣言》、《农民改革法令》地主不能任意买卖和交换农奴,但对农奴的强制并未完全消失。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土质坏,经济上不能独立,重新受地主的剥削。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又被纳入地方政权的控制之下。巩固:俄国1861年改革最根本的目的是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缓和阶级矛盾,维持沙皇专制统治C、发展资本主义D、笼络资产阶级,扩大政权基础6巩固:“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行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认为“解放”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主要是因为A、改革允许农民获得人身自由B、农民付出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C、解放后的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D、农民只获得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7思考:政府给农民的解放是否是农民想要的解放?农民想要的解放:农民要求从地主的土地上解脱出来,不再依附于地主,有自己的土地,经济独立,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农民为得到解放而付出的代价:巨额赎金,大量肥沃土地。8实际情况:1877~1878年欧俄部分的9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80%。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活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二、改革的两面性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1.进步性: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材料一: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1874200051937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以上材料节选自《俄国社会经济史》材料三:“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1、进步性:1.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作用)2.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3.是一场地主阶级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性质)4.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改革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地位)向近代化迈出重要步骤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因为:从内容来看,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从影响来看,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你怎样理解农民的这种变化?贵族向农民宣读二一九法令参考答案:改革的确使农民发生了一些变化:1.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在法律上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2.农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改革并没有使农民一切都改变:1.改革后俄国存在严重的封建残余,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2.改革具有掠夺性和欺骗性2、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改革的局限性材料一: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材料二: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材料三:农民交付的赎金比当时地价高出2——3倍,农民要在以后的49年内以“赎地费”形式连本带利偿还给政府。——列宁2、局限性: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没有改变沙皇专制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土地占有制依旧存在掠夺性: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比原来还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接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自上而下的改革很不彻底巩固:1861年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改革A、是在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B、使农民获得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C、在法律上废除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动摇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7巩固: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农民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②解放后的农民被掠夺得一干二净;③农民重新接受地主盘剥和奴役;④加剧了农村社会分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8巩固: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19巩固:俄国1861年改革没有改变A、封建生产关系B、俄国社会性质C、农奴的法律地位D、沙皇的专制统治20三、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一)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二)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1什么是近代化?近代化是指以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的城市化、世俗化。俄国的近代化是指俄国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启动于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市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原因:1861年农奴制改革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2)表现:1、经济近代化三、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①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份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富农经营资本主义农业地主开始使用雇佣劳动力赎地的农民富农雇佣劳动力农村社会分化加剧(2)表现:1、经济近代化②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明显加快(2)表现:1、经济近代化A.原因:a、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b、沙皇政府的扶植c、两次工业革命先后进行B.表现:a、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b、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崛起(纺织业最为发达,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c、形成新的工业区,铁路建设发展快(3)问题:①经济水平总体落后于欧美国家②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1、经济近代化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18742000519372、政治上: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1、经济上: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三、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富裕资阶和贵族地主包办)建立城市自治机构-城市杜马(议会)自治局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影响: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本质:沙皇专制)(1)政治体制方面:(2)司法制度方面:2、政治近代化三、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经济基础的变动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4、教育近代化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思想近代化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进一步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以代替旧日的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更新军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三、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受双重压迫,生活仍贫困,反抗不断•平民知识分子:形成民粹派,主张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沙皇遇刺:新沙皇中止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专制,促进革命形势走向成熟四、改革后的俄国2、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仍远落后于欧美;1、俄国仍然是封建君主制国家,由于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由封建农奴主自上而下进行的,因而极不彻底,它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通过改革,沙皇专制制度仍然保留下来了,地主依然掌握着种种特权,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照旧存在,并继续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另一方面,这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对于广大农民一次公开的、野蛮的掠夺。地主阶级通过牺牲农民的办法壮大了自身的经济办量,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因此,从1861—1863年的两年之间,就发生了两千多次农民骚动,其中有四百多起发展成为武装起义。改革后俄国的历史任务如何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如何扫除农奴制残余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反封”历史任务是什么?背景: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俄国工业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方法:由封建农奴主自上而下进行的。性质:从内容上讲资产阶级性质,但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局限性:改革极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作用: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推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新的思想和新的社会力量不断的壮大。小结:1861年俄国农奴制度的改革材料一: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解放农奴宣言》2)据材料二,改革后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材料二: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