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产业经济学考试范围及答案(武汉大学孙智君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章导论关键术语:产业1、阐述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产业作为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指具有某类特性的企业的集合。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讲,产业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的集合;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讲,产业指具有使用相同的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讲,产业是具有相同的原材料、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特征的企业集合。注:答题时可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的定义进行适当的扩展2、国外学者关于产业经济学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的观点。国外学者关于产业经济学内容体系的观点可以分为两派:一派就是“一板块论”,为欧美学者所倡导。一板块论认为,产业经济学就是产业组织理论。其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是工具、方法论和研究途径等方法和理框架。第二部分是本学科的核心,主要包括:静态和动态情况下的不完全竞争、串谋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进入与退出、产品差异化、独占行为、垂直整合和市场结构的诸多因素分析;第三部分是产业政策探讨和绩效分析,包括政府规则、自然垄断产业改革。另一派是“四板块论”为东亚各国和地区的学者总结。如韩国和日本的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学者认为,出来上述产业组织理论之外,产业经济学还包括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政策理论,韩国学者甚至认为技术经济学和中小企业理论也应该归属与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中。3、中国学者关于产业经济学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的代表性观点。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者博采中外产业经济学教科书及产业经济理论、方法之众长,在中国本土化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学者们的产业经济学内容体系可以归纳为三种流派:一板块说、四板块说、多板块说。一板块说,代表人物是汪祥春、于立和刘志彪。他们的观点与当前欧美国家流行的经典教材的观点一致,即认为产业组织和产业经济是同义语,产业经济学就是产业组织理论。四板块说,代表人物是杨治,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均属此派。他们认为产业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多板块说,改拍的代表人物是李悦。从其出版的产业经济学教材来看,其体系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宽广。第一篇经济发展理论;第二篇产业规律;第三篇产业机构;第四篇产业组织;第五篇体制条件。多板块论的产业经济学是结合中国产业经济学发展的现实,提取西方产业经济理论中的有关理论,提炼成自己的一套产业经济学体系。第二章产业结构理论1、解释三次产业分类法、试将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20个门类”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进行分类。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根据产业发展的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其定义分别为:(1)第一次产业。第一次产业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界的生物体,无论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动植物还是进行人工饲养、栽培出动植物都属于第一次产业(2)第二次产业。凡是从自然界获得非生命物质或制造各种材料,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制成各种机械或用品,或用各种材料建成各种建筑物、或对生物体进行加工都属于第二次产业。(3)第三次产业。第三次产业生产的是服务,而非具体的物品。一般来说,三次产业主要包括:第一次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狩猎业第二次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通信业以及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第三次产业:商业、金融业、保险业、生活服务业、旅游业、公务业(科教文卫)以及其他公益事业等。具体我国各产业按三次产业分类法分类参看p38-42.2、什么是产业结构?按照产业发展层次不同进行分类,有哪几种产业结构类型?产业机构:一般来说,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构成部分的组合及其相互关系。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产业结构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产业结构内容包括:构成产业总体的产业类型、组合方式,各产业之间的本质联系,各产业的技术基础、发展程度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广义的产业结构除了以上内容之外,还包括产业之间数量比例上的关系。按照产业发展层次不同进行分类:初级产业结构,指以技术落后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度比较低和附加值比较小的产业及第一次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发展水平最低的产业结构;中级产业结构,指以技术水平较高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加工度比较高和附加值比较大的产业及第二次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高级产业结构,指以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及第三次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发展水平最高的产业结构。所谓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或高度化,主要就是指产业结构由低级结构向中级结构、高级结构发展的过程。3、简述“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应用配第-克拉克定理即劳动力专业规律,是研究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学说。前提:克拉克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探讨,是以若干国家产业结构在时间推移中发生的变化为依据的;克拉克在分析产业结构演变时,首先使用了劳动力这个指标,考察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各次产业中的分布状况发生的变化,以反映伴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状况;克拉克产业结构的研究是以三次产业分类法,即将全部的经济活动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为基本框架的。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由此,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应用: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通过一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比较和不同国家的横截面比较,可以判定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所处的阶段及特点,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可以对一国的未来就业需求进行预测,以便制定相应的劳动就业政策。4、论述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库兹涅茨通过收集和整理二十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利用经济统计学原理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概念,把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的变动趋势与劳动力分布状况结合起来研究,得出了比配第-克拉克定理更为彻底、更具有一般性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因此,该理论被称作“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内容:(1)从纵向的角度,对各个产业的产值、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得出:①农业部门时间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的延续,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②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是上升的,但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的。③服务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差不多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但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未必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上升是同步的。综合起来看,大体不变,略有上升。④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U型变化。(2)从横向的角度,对若干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三次产业产值和劳动力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的分布规律进行横截面研究,得出了同纵向分析大致相同的结论。也就是说,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明显下降,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则呈上升趋势。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结构和演变趋势结合起来,分析了产业结构演变动因和演变方向。5、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原因分析原因:一是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二是不同产业间技术进步的可能性有很大的区别;三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及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趋于减少的原因P67(2)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相对比重大体不变的原因P68(3)第三次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呈现不确定性的原因P686、简述霍夫曼定理霍夫曼比例:霍夫曼认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不是产值的绝对水平,也不是人均的产值,也不是资本存量的增长,而是经济中制造业部门的若干产业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即霍夫曼比例---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之间的净产值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霍夫曼比例=消费品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霍夫曼定理”就是指霍夫曼所论证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根据这一趋势,霍夫曼把工业化的过程划分为了四个阶段。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的增长快于消费品工作的增长,但是消费品工作的规模仍然大于资本品工业。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作继续增长,规模迅速扩大,与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处于平衡状态。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处于主导地位,其净产值已经超过消费品工业。这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标志。第三章产业关联关键术语: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里昂惕夫逆矩阵投入产出表是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工具,投入产出表包括价值型和实物型两种。使用最广泛的是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相关概念: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分析产业关联的基本分析方法,是经济学与数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经济体系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直接消耗系数:价值型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或技术系数,是指生产单位j产品时对i产品的直接消耗量。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是:用j部门的总投入()去除该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计算公式:(i,j=1,2,…,n)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是生产单位最终产品所直接消耗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全部间接消耗这种产品的数量之和,一般用表示。的含义是生产单位j产品所要直接消耗的i产品数量和间接消耗的i产品数量之和,即:里昂惕夫逆矩阵:1、试画出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形式,并分析其结构。产出投入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出产产小计消资净小产产业业业业12jn费产形成总额出口计生中产间资投料入转移价值产业1产业2…产业i…产业n合计新增创加造值的价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保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合计总投入表中,------j产业生产过程中消耗i产业产品的价值量------I产业最终产品的价值量------I产业的总产值------j产业的固定资产折旧额------j产业的劳动者一年内的劳动报酬------j产业向社会提供的纯收入结构分析P96、97、982、试分析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均衡关系(1)行平衡关系把投入产出表的第一和第二象限联系起来,反映产品的分配使用去向各产业(各行)提供的中间产品价值+各产业(行)最终产品价值=各产业(行)的总产值。公式为:(i=1,2,…,n)式中,i代表横行产业;j代表纵列产业;该式又被称之为“产品分配平衡方程组”(2)列平衡关系把投入产出表的第一和第三象限联系起来,反映产品产业的各种投入,表现出这样一个平衡关系:各产业(各列)的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各产业(各列)的总产值。这里设=+++其一般表达式为:(i=1,2,…,n)(3)其他平衡关系其一,把一个产业的横向数字和纵向数字联系起来看,由前面两式可得:=即横行各产业的总产出等于相对应的同名称的纵列各产业的总投入。其二,就整个国民经济来讲,横向看的总产值和纵向看的总产值必然相等=(i,j=1,2,…,n)也就是说:最终产品总量等于全社会产业增加值之和即国民生产总值。3、试利用直接消耗系数和投入产出表推导投入产出模型P108/109/1104、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之间的异同点(1)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产品的消耗关系。直接消耗系数从总产品的角度出发考察产品的消耗关系,它说明生产一个单位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消耗;完全消耗系数则是从最终产品的角度考察产品间的消耗关系,他说明了生产一个单位最终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消耗总量。两种消耗系数的经济意义各有侧重,直接消耗系数反映该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直接依赖关系;完全消耗系数则全面揭示国民各产业之间技术经济的全部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的主要指标。(2)直接消耗系数一般小于相对应得完全消耗系数。(3)可以大于1,但必定小于1,因为是与最终产品相联系的,它大于1说明为生产1单位j产品的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简介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