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史7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外城市建设史第八章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第一节城市发展根本要素的改变与国际宏观政治背景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与变化第四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规划发展第五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建设发展第六节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展望第一节城市发展根本要素的改变与国际宏观政治背景一、城市发展根本要素的改变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时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过去封建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1、城市发展性质的改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我国城市由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消费性城市,逐步改变为社会主义生产性城市(或其他性质的城市);2、城乡关系上,由几千年剥削社会的城乡对立转变为城乡结合;3、建国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新城市不断涌现。第一节城市发展根本要素的改变与国际宏观政治背景二、城市发展国际宏观政治背景建国50年,国际宏观背景对我国政治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可分为三个时期:1、1949~1960年,中苏友好结盟时期建国初期,新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公开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一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我国成功地建立和巩固了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从而在困难的条件下,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也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巩固了远东和平。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城市也得到了良好的恢复和一定的发展。第一节城市发展根本要素的改变与国际宏观政治背景二、城市发展国际宏观政治背景2、1960~1979年中苏关系恶化和美苏大国对抗时期1956年苏共20大开始,中苏两党在关于斯大林问题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理论和政策上出现了分歧以后,中苏关系恶化。面对严峻的国际局势,迫使我国将社会主义建设完全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在这期间,我国先后进行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困难和国民经济调整、大小“三线”建设以及直至文化大革命爆发等一系列事件。由于处在上述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非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在这近20年中先后出现了大起大落和停滞不前的情况。第一节城市发展根本要素的改变与国际宏观政治背景二、城市发展国际宏观政治背景3、1979年以来,国际局势逐渐缓和与中国走向对外开放时期1972年中美签订《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另外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此中国有了更为广阔的国际活动舞台,不少国家纷纷同我国建交。1989年,中苏发表《中苏联合公报》,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就国内来看,1976年,粉碎四人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报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战略。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使我国城市进入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阶段。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一、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特征1、城市化过程经历了大起大落阶段以后,实现了持续增长,并进入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200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31.87%。设市城市达到663个(1978年为193个),建制镇总数为19780个(1978年为2173个)。我国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一、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特征2、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经历了由西向东的转移过程,近20年来东部快于西部,南方快于北方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前30年中,城市化重点是在中西部地区:1949~1957年,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年均增长速度为2.13个,中部地区为2.88个,而东部地区只有0.5个;1958~1978年,东部地区的城市数量总体上呈负增长。而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则是南方(年均增长14个)明显快于北方(年均增长11个)。3、在各级城市普遍得到发展的同时,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快于大城市从1980~2000年,大城市个数增长108%,中等城市个数增长210%,小城市个数增长226%;大城市人口增长114%,中等城市人口增长208%,小城市人口增长257%。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一、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特征4、小城镇迅速崛起,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迅速崛起。1980年我国小城镇仅为2800多个,到2000年,已达1.98万个之多。5、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除香港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城市外,北京、广州、深圳可能最先进入国际城市行列。此外,沿海各大港口城市如大连、天津、青岛、宁波以致厦门等,以及内陆的城市如武汉、郑州、南京等,也有相对较高的国际化成分。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二、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1、改革开放前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总体发展速度缓慢,机制不足、动力单一。相反,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1)农业的制约:中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巨大;(2)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的制约:城市居民与农民的待遇形成鲜明对比,户籍制度成为城乡之间的壁垒,农民不能迁进城镇,是导致我国长期低度城市化的又一重要原因。(3)工业化模式的选择:英美等发达国家工业化是从轻纺工业为主导开始,拉美和亚洲若干国家把城镇一开始就建立在服务性行业的发展基础之上,而我国这是从重工业开始。重工业属资本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低,使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减慢,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4)国防安全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国一直处于准战争状态,有限的建设资金必须保证国防开支。(5)文化与价值观因素:中国长期受封建思潮的影响,一贯重农轻商,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思想依然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新中国成立前30年中城市化不可能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二、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2、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推动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除了国家这一推动主体外,还出现了集体、个体、企业、外力推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组合的多种类型的推动主体。(2)国家一系列制度向市场化体制的转变户籍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住房制度。(3)设市设镇模式的变化1986年国家公布了新的设市标准,同时也全面推行“整县设市”和“市管县”的体制。这样就从行政建制方面打破了以往城乡分离而形成城乡一体的领导体制,对促进城乡人口合理组合流动,从而加速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新的行政机制。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与变化一、城市(镇)性质及其职能结构的变化1、行政中心城市进一步加强表现在经济职能的加强,政府管理机构的不断完善和充实,其行政职能也得到加强,从而形成了行政职能和经济职能融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从中央直辖市~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城市~地级市~县级市都属这类城市。2、工矿业、加工业新城市发展随着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展开,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量增大,因而在煤、铁、石油、有色金属、木材以及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先后建成了许多新城市,原有工矿城市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随着大型骨干项目的建设,新的一批加工工业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3、新型交通港口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较用运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铁路、高等级公路、内河和海运、航空以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构成的全国综合运输体系,从而形成许多交通枢纽和港口城市。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与变化一、城市(镇)性质及其职能结构的变化4、边境口岸和经济特区城市的出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城市。经济特区城市连同沿海对外开放的许多城市,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又在内地边境地带相继设立了一些对外开放的边境口岸城市。5、历史文化名城的确立和风景旅游城市的兴起自1982年以来,国务院已先后三次公布了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风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1984年以来我国相继设置了一系列黑龙江五大连池、黄山、井冈山等风景旅游城市及其他诸多类型的旅游城市。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与变化二、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分成两大时期:1、改革开放前:大中城市发展速度增长与小城市发展速度减弱改革开放前,由于受财力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城市发展和建设依托原来较有基础的老城市,因而使一部分原有的中等城市晋升为大城市,原有的小城市晋升为中等城市,而小城镇没有得到相应的正常发展。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与变化二、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2、改革开放后:大城市发展速度减弱与中小城市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由于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推动城市化一系列新机制的建立,以及“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方针的贯彻实施等,我国城镇体系的人口规模结构呈哑葫芦型,两头粗中间细,特大城市和小城镇人口比重大,中等城市人口居中,而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人口数量偏少。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与变化二、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目前,我国城镇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系统。按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和辐射范围,正在形成有五个等级的中心城市构成的社会经济网络。(1)全国性兼具国际意义的中心城市:北京、上海等;(2)跨省区的中心城市:重庆、广州、武汉、南京、西安等;(3)省域中心城市:一般为省、自治区首府城市,也包括个别省内的其他重要城市,如青岛、厦门、宁波等;(4)地区中心城市:一般为地级市;(5)县域中心城市:主要是县级市和县城。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与变化三、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状态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地形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条件、历史基础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更受到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制约。目前我国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总体呈现出如下4个基本特点:1、城镇分布自东向西呈现出高度集中~一般集中~比较稀疏的基本形态中国现状城市分布地域差异明显,在东、西部之间表现尤为突出。东部沿海地区,面积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2%,集中分布了全国45%以上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将近45%的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乃至小城镇;设市城市密度达到每10平方公里22.1个,是全国城市平均密度的2倍以上;城市化水平达到38.9%,高出全国城市化水平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城镇分布也比较集中。全国有37%左右的城市分布在这一地区,特别是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其数量和比重都与东部沿海地区相近,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已近1/3或占1/3以上。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则较少,规模也相对较小,是中国城市比较稀疏的地区。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与变化三、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2、交通指向分布为主我国现状城市分布具有沿海、沿江和沿线(铁路或公路)的特征。3、资源指向分布明显4、多中心的城市密集区和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地区正在形成多中心的城市密集区就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聚集着若干个大、中、小相结合的城镇群体,形成为一个城市集聚区。我国目前这类城市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辽中南城市密集区、京津唐城市密集区、山东半岛城市密集区、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闽东南沿海城市密集区、珠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第四节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规划发展一、城市规划事业法制化的发展1、城市规划事业发展~停滞~复苏~大发展的历程(1)1950~1957年,是中国城市规划的起步阶段,采用由外部引进苏联模式的规划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