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7.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江南春》。2.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古诗内容,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出示黄河的视频)师:看见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交流)2.朗读古诗。(指名读、齐读,同桌对读)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4.简介作者刘禹锡。(课件出示)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1.学习第1、2句。(1)(课件出示)指名读、齐读诗句。(2)师: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随机解疑释惑,总结。)明确: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3)师:黄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气势雄伟)(4)师:说说诗歌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5)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要求读出黄河雄伟壮丽的气势。)2.学习第3、4句。(1)(出示3、4句诗)齐读。展开想象,思考: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同桌交流)(2)师: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而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分组读诗句)3.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4.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四、小结这首诗中,诗人用淘金者的口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样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的生活恬静而美好,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如今他们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憧憬。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概。五、拓展延伸,保护黄河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图片)2.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春天美好景象的图片)师:你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自由交流)2.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2.自由诵读古诗。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边读边思考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3.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2)分组读、齐读,注意停顿。4.再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一)前两行——晴景、写今1.自由诵读古诗,同桌互相交流对“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等词语的理解。2.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指名说)明确: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其中“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里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二)后两行——雨景、怀古1.师:诗歌的后两行还是在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指名答,雨景)2.默读后两行诗,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翻译诗句。(小组讨论交流)明确: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3.体会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补充背景知识:当时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世事变迁,当年的寺庙,又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呢?作者在赞美江南春景的同时,也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4.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5.练习背诵古诗。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1.小组交流探讨:古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2.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师: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了解了诗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诗题可以怎样理解?(学生自由说一说,教师相机板书)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课件出示)简要介绍作者王安石。2.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采用边读边画边批注的方式学习。3.小组讨论、交流并反馈。理解重点词的意思,正音。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净:干净。畦:读音qí,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排闼:读音tà,推开门,排为推,闼为门。4.小组讨论,理解诗意。(1、2小组解释前两句诗,3、4小组解释后两句诗)明确前两句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后两句诗意: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三、品读诗句,感悟诗境1.(出示课件)教师指导学生划分朗读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深入理解诗句,感悟诗境。(课件出示)(1)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2)本诗哪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3)全诗哪一句诗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哪一句诗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重点引导。)①“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清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这两句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愉快的心情。)②“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手法。(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③“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品质。3.学生在此基础上自读、小组交流读,感悟诗境。4.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四、总结中心,升华主题1.课堂小结:《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庭院的清幽,院内、院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以及对湖阴先生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情。2.师: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简朴的居室,院外的山水农田,青绿有情,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丽的田园风光的赞美,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教学板书】17.古诗三首浪淘沙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奋发有为的精神豪迈浪漫的气魄江南春江南美景:烟雨楼台忧国忧民之情书湖阴先生壁院里:茅檐花木高雅院外:一水两山高洁【教学反思】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古诗的内容,去想象诗歌的画面,走入诗歌的情境中,体会诗人的感情。不足之处在于,因为时间有限,对诗歌的诵读训练不够,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此类问题。18.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准生字、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体会说明文用词的严谨、准确,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4.联系实际,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2.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播放从太空鸟瞰地球的视频片段)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唯一能够生存的家园——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反馈字词1.(出示地球图)大家看,这就是咱们脚下的地球,关于地球,你都知道哪些知识呢?(学生自由交流)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地球,你会用什么词语?2.师:那么,课文是怎样介绍我们的地球的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本。根据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3.出示初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2)思考:进入太空中的宇航员看见地球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4.反馈:(1)出示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2)(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学生讨论:为什么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学生自由说一说)三、梳理内容,理清层次1.默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2.小组内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交流反馈:(提示: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方面说一说。)第一部分:(1~2自然段)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第二部分:(3~4自然段)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第三部分:(5~7自然段)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第四部分:(8~9自然段)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4.根据梳理的几方面内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5.联系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课文标题说“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它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显得非常——(渺小)。它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它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课文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二、感悟地球的美丽与渺小(理解“可爱”)1.过渡: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感慨地球是那么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你们想知道地球母亲是什么样子的吗?(让学生回答)好的,让我们一起去揭开地球母亲的神秘面纱吧!2.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并尝试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地球可爱的一面。(学生自由举手回答)3.课件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思考:(1)读到“母亲”“摇篮”这两个词时,你会想起什么?(教师借机分析表示颜色的词以及“纱衣”等,以表现地球的美。)(2)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什么?(3)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句子在表达方面有哪些好处?4.宇航员说地球很可爱,不只是因为它很美丽,大家想一想,还有什么原因呢?(1)学生自由举手回答,教师相机写下“慷慨”,并引导学生理解词意。(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地球母亲是慷慨的。5.再次发出感叹。师引读:同学们,地球不仅是那么美丽,还那么慷慨,所以,它被人们称为“人类的母亲”。6.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有什么特点?(渺小)7.师:地球的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作者却说地球“渺小”,你认为有道理吗?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交流)8.师小结: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类相比,就十分庞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显得渺小了。如果可以把学校看成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恐怕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三、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理解“易碎”)1.学习第3自然段,理解矿产资源面临的危机。(1)明白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2)从“几百万年、几亿年”中体会矿产资源形成时间之长及它的来之不易。(3)从“不加节制”等词语感悟人类无知的破坏。2.学习第4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受的破坏。(1)理解“本来”一词在句中的作用。(“本来”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它突出了这些资源原本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再生。)(2)品读句子: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