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地域性目录中国民居--北方民居--南方民居--少数民族民居欧洲建筑--挪威与瑞典建筑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远,各地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尽相同,因而中国民居的多样性在世界建筑史也较为少见。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和幅员广大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的经验,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生产力的水平比较落后,人们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生活环境,以朴素的生态观,顺应自然和以最简便的手法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中国民居结合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中国民居具有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中国民居北方民居四合院基本特点:·对称布置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中国民居北方民居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中国民居北方民居山西民居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宅大院。现在被列为山西十大名胜之一的乔家大院,是在1986年底经重修后开放的。此后,陆续又有祁县渠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等。乔家大院中国民居北方民居曹家大院晋商宅院结构严谨,一般呈封闭结构,有高大围墙隔离;以四合院为建构组合单元,院院相连,沿中轴线左右展开,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有的构成某种图形样式,取吉祥喜庆的象征意蕴。王家大院中国民居北方民居陕北民居窑洞式住宅是陕北甚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形式。分为靠崖窑、地防窑和砖石窑等。分为靠崖窑、地防窑和砖石窑等。窑洞是一种特殊的“建筑”,不是用“加法”而是以“减法”即“减”去自然界的某些东西而形成的可用的空间。流行在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古老窑洞现代感的窑洞窑洞四合院中国民居北方民居陕南民居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多种居民,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中国民居南方民居江苏气候温和湿润、水域丰富,城镇及乡村民居大都利用地形、自由灵活地散列在流水萦坏的隙地上,临河依水而建或跨溪而筑。住房布局紧凑、一般为2层楼房并建有楼阁。房层高、墙身薄、出檐深、门窗高大,利于通风,外观朴素、粉墙灰瓦照影、蠡窗映水,掩映于桃柳丝竹之间形成独特的水乡人家。江苏浙江一带民居浙江省乌镇江苏东山雕花楼中国民居南方民居上海特色民居十九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石库门”。石库门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坡型屋顶常带有老虎窗,红砖外墙,弄口有中国传统式牌楼。它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中国民居南方民居皖南民居皖南民居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皖南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动静相宜,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代表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的“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中国民居南方民居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民居布局和结构紧凑、自由、屋宇相连,平面沿轴向对称布置。民成多为楼房,且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单元,组成全户活动中心。中国民居南方民居福建民居闽西南地区的客家土楼是一种特殊农村住宅。土楼外形有方、圆之别,酷似宠大碉堡,其外墙用土、石灰、沙、糯米等夯实,厚1米,可达5层高;由外向内,屋顶层层下跌,共三环,主体建筑居中心。土楼与黄河流域的古代民居建筑极为相似从外部环境来看,注重选择向阳避风、临水近路的地方作为楼址,以利于生活、生产。楼址大多坐北朝南,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丘陵。中国民居少数民族民居少数民族民居——藏族碉房碉房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部分地区常见的居住建筑形式。当地并无专名,外地人因其用土或石砌筑,形似碉堡,故称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藏族民居的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都较为简洁,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碉房在青南藏区适应性很强,特别是在野兽出没之地,是较好的住居,同时有就地取材、建造方便等特点,故能被广泛采用和发展。中国民居少数民族民居中国民居少数民族民居云南民居干栏式竹楼是滇南傣、佤、苗、景颇、哈尼、布朗等少数民族的主要住宅形式。滇南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竹楼下部架空,以利通风隔潮,多用作碾米场、贮藏室及杂屋;上层前部有宽廊和晒台后部为堂和卧室;屋顶为歇山式,坡度陡,出檐深远,可遮阳挡雨。在如花似锦的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一幢幢形式独异的竹楼隐现在翠竹蕉林之中,无数曲折的小径联系着幢幢竹楼,水边林际常有和平友好象征的孔雀展翅开屏,绘成了一幅幅使人陶醉的景象。由于当地的气候条件比较潮湿,地表昆虫也会很多。所以他们的房子通常会选择底层架空。中国民居少数民族民居侗族鼓楼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地区。座座鼓楼高耸于侗寨之中,巍然挺立,气概雄伟。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云腾雾绕,五彩缤纷。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这充分表现了侗族人民中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鼓楼下端呈方形,四周置有长凳,中间有一大火塘;楼门前为全寨逢年过节的娱乐场地。每当夏日炎炎,男女老少至此乘凉,寒冬腊月来这里围火,唱歌弹琵琶、讲故事。侗寨有坐鼓楼的习俗。中国民居少数民族民居内蒙民居在中国西北部蒙古族住的毡帐称“蒙古包”,是用木枝条编成可开可合的木栅做壁体的骨架,用时展开,搬运时合拢。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中国民居少数民族民居北方民居和南方民居各有其特色,南北民居的差异是较明显的,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它们不同的特点。在寒冷干燥的北方,民居的主要功能是防寒保暖。在温暖多雨的南方,民居的主要功能是遮阳、避雨、散热、通风、防潮。不同的功能也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在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文明历经几千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居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中国传统民居从先秦发展到本世纪初,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它有着不同于西方传统住宅的独特体系,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反映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状况以及政治、经济、礼制、生产力、风俗习惯等社会状况。它也是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香榭丽舍大街漫步,你会想,这里是巴黎在泰晤士河上泛舟,你会想,这里是伦敦在纳沃纳广场留影,你会想,这里是罗马在勃兰登堡前沉思,你会想,这里是柏林欧洲建筑的地域性具体案例:瑞典与挪威的地域性建筑•北欧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悠久的建筑文化传统、丰富的建筑理念,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造就了瑞典与挪威两国建筑的地域性特质。瑞典与挪威同属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既有深远的渊源,也存在着差异,这些渊源与差异促成了两国在地域性建筑特征上的和而不同,虽相似却也各有千秋。独特而丰富的自然条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大陆的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瑞典王国和挪威王国几乎占据了整个半岛。半岛的地形地貌成了当地地域性建筑特征的基础,是建筑师创作的灵感来源,也是建筑师心中难以割舍的地域情结。瑞典•东南部•狭长(南北跨度达1600km)•45万km²874万人•纳维亚山脉之东,地势较平缓挪威•西北部•⅓国土位于北极圈内•38.7万km²•地势陡峻,全境多山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瑞典与挪威,历史上曾一度成为联盟国家,所以两国的历史有一些交叉点和平行发展时期,历史的渊源成为两国文化共融的基础,相似的机遇形成了两国在建筑上共同的理念。瑞典•瑞典国家形成于公元11世纪。•1397年瑞典被并入丹麦控制的卡尔马联盟。•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17世纪瑞典成为称霸欧洲北部的强国。•18世纪初开始衰落,丧失了大部分海外领地。•1809年,瑞典控制下的芬兰被并入俄国。•1814年从丹麦手中取得挪威。•1905年,挪威脱离瑞典独立,现代瑞典王国的版图最终形成。•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典均保持中立。•二战后经济与科技发展迅速,成为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挪威•挪威公元9世纪前后形成统一王国。•13世纪进入全盛时期。14世纪中叶开始衰落。•1397年与丹麦、瑞典结成卡尔马联盟,受丹麦统治。•1814年,丹麦把挪威割让给瑞典,换取西波美拉尼亚。•1905年独立成为君主国,并选丹麦王子为国王,哈康七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二次大战中被法西斯德国占领。•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称奥拉夫五世。•1949年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9年参加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持久而深远的建筑理念亲近自然严谨的简洁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尊重和保护平等的观念强烈的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建筑和建筑师徘徊于传统欧洲文明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态度瑞典(一)•Tradgardsforaningens餐厅•1998•设计师:StudioGron•地点:哥德堡•(Tradgardsforaningens植物公园)巨大的玻璃幕墙,延伸至墙外设计游廊,形成室内外的过渡空间。种植季节性攀援植物,为游廊的隔板提供颜色和气味的变化。油漆过的桦树和桦木的胶合板覆盖玻璃墙对面的墙体,反射温暖的光线;相对狭窄的餐厅,有惊人的亲密气氛,天花板上的灯具更强调了这种气氛;。。。。。。整体来说,整个建筑的每个细节都被处理的极具简洁性和一种构造的敏感性。栏杆由细小的杆件组成,巨大的隔板由竖向的钢构件和看起来很粗糙的落叶松板组成。这种对精致敏感的追求在瑞典的设计传统中来源已久,体现了设计者对于一些设计要素的深刻理解:建筑和自然的精妙关系、室内外空间的融合、人性化的尺度空间、材料带给人的感觉等。瑞典(二)•Oijared乡村俱乐部•1988•建筑师:Wingardh•高尔夫球场中心符合高尔夫运动过程;立面上两层遮阳板,形成有趣的双层叠加屋面;巧妙利用市内外气压差,使新鲜空气在室内流通,降低了能耗;自然材料的使用(石灰石等)增加了建筑整体的统一感,也给建筑带来一份自然气息。瑞典(三)•纯冰旅馆•爱斯基摩人居住形式启发•对瑞典北部冰雪覆盖的土地的最好的解释•1900年起•Jukkasjarvir•陌生又新奇的生活方式瑞典(四)——住宅建设特征•举世公认的成就•满足不同人的生活需求•Kv.tarnan住区建造房屋之前,收集基地气象观察资料是非常重要的(模拟实验)。该建筑物形体平滑,入口部分比较生硬,向下倾斜的尾部呈流线型,,这样的设计不会在入口处产积雪,只在背面有少量雪积聚。此外,入口上方的挡板也会保护建筑重要部分免于积雪。为采光的需求,客厅高度很高,窗户朝向南部和西部。挪威(一)北部,80%位于北极圈以内,夏季极昼,冬季阴暗寒冷,地区特征明显•1、哈墨菲斯特市住宅(ThreeHouses,Hammerf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