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体与免疫学课程教案课题微生物学概论课时2课时总课时68授课时间90分钟检查签名目的及要求1、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抗原的概念及性能2、熟悉基础免疫学的主要研究能容及免疫系统的组成3、了解免疫学的发展概况,抗原的分类及重要的抗原重点难点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功能和免疫应答的类型;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抗原的概念及性能。课型教法教具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学法指导1、什么是免疫: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某些情况下也可造成机体组织的损伤。如过敏反应,短时间内被蜜蜂或马蜂蛰两回以上容易引发过敏性休克。称超敏反应。2、免疫功能:(1)免疫防御:机体清除病原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保护机体免受病原生物的侵害的功能。(2)免疫稳定:机体清除体内损伤、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3)免疫监视:清除机体内突变的肿瘤细胞的功能。【记住书上的表格】3、免疫器官:分为(1)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2)外周免疫器官——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T细胞、B细胞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包括淋巴结、脾脏、扁桃体和黏膜淋巴组织。4、抗原的概念:能与免疫活性细胞上的抗原受体结合,促进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效应T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5、抗原的特性:(1)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及效应T细胞的特性;(2)抗原性:在体内外与相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所谓抗原的反应原性是指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具备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两种能力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如青霉素、磺胺等。半抗原没有免疫原性,不会引起免疫反应。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半抗原和大分子蛋白质结合以后,就获得了免疫原性而变成完全抗原,也就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效应细胞。在青霉素进入体内后,如果其降解产物和组织蛋白结合,就获得了免疫原性,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青霉素抗体。当青霉素再次注射人体内时,抗青霉素抗体立即与青霉素结合,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出现皮疹或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6、抗原具有特异性,即专一性,只能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免疫效应物质,且只能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特异性结合。特异性是免疫应答最基本的特点,是免疫学诊断与防治的理论依据。7、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1)分子大小: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分子量通常在10000以上,一般认为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因为大分子有机物结构较稳定,在机体内不易被破坏与清除。(2)化学组成与结构: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化学组成中以含有大量芳香族氨基酸尤其是酪氨酸,免疫原性才较强,非芳香族氨基酸为主的蛋白质,无论其分子量多大,免疫原性却很弱。(3)异物性:异物就是非己的物质,分为异种物质(细菌、病毒、异种血清);同种异体物质(组织相容性抗原,血型抗原等);自身物质(改变和隐藏的自身物质)。特性:①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宿主自身物质和非己异物。②凡在胚胎期末与相应淋巴细胞克隆接触过的物质,均可被免疫细胞视为异物,并对其产生免疫应答。③异物性越大其免疫原性越强。(4)其他因素:遗传因素,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一辑免疫佐剂的使用等。8、抗原的种类:(1)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①异种抗原:指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物质,如微生物或异种血清。②同种异体抗原:指来自同种生物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③自身抗原:指能引起资深免疫应答的自身组织结构成分。9、佐剂:先于抗原或同时注射入机体,能明显增强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包括(1)微生物及其产物,(2)无机化合物,(3)油剂。佐剂能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刺激时间,刺激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发挥佐剂作用。教后记预习作业名词解释:免疫,抗原。免疫的功能主要包括什么?简述免疫功能及其表现。试述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病原体与免疫学课程教案课题微生物免疫学概论课时4课时总课时68授课时间90分钟检查签名目的及要求1、掌握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免疫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及其功能,T细胞、B细胞的表面标志物2、了解抗体的生物学活性T细胞的亚群及功能3、熟悉免疫球蛋白的结构4、掌握免疫应答的概念和基本过程。5、了解抗感染免疫的方式重点难点五种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和特性和生物活性,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课型教法教具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学法指导一、免疫球蛋白(Ig)的定义: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二、抗体(Ab):指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B细胞合成与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三、区别: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并不都是抗体。如:骨髓瘤蛋白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抗体活性。四、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分类:由二硫键连接的四条肽链组成的对称结构,称为单体。具体结构和分类照书上讲解。五、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1、Fab段的生物学功能:(1)中和作用,(2)抑制细菌吸附。2、Fc段的生物学功能:(1)激活补体,(2)结合细胞:①抗体调理作用,②参与ADCC,③介导I型超敏反应。(3)穿过胎盘和黏膜。六、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1、IgG——特性:(1)存在形式:单体,占血清Ig总量的3/4。(2)合成时期,婴儿出生后三个月开始;(3)半衰期:23天,所有抗体中最长的。生物活性:(1)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如抗病毒,抗细菌,中和毒素等;(2)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参与者;(3)是唯一可以穿过胎盘的抗体,是新生儿抗感染重要因素;(4)具有调理吞噬作用和介导ADCC效应的功能。2、IgM——特性:(1)存在形式:五聚体,占血清Ig总量的10%,分子量最大的抗体,称为巨球蛋白;(2)合成时期:胎儿晚期已能合成。(3)半衰期:5天,所以若血清中特异性IgM类抗体含量增加,表明近期感染。生物活性:(1)是高效能的抗菌抗体;(2)激活补体的传统途径,只需一个IgM份子。(3)中和毒素或病毒,但不能介导ADCC效应。(4)ABO血型天然抗体。PS:也是胎儿时期接受抗原刺激后唯一能够合成的抗体。天然的ABO血型抗体为IgM。增高: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TORCH症群,慢性或亚急性感染,疟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支原体肺炎,肝病,结缔组织疾病,巨球蛋白血症,无症状性单克隆IgM病等。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选择性IgM缺乏症,蛋白丢失性肠病,烧伤,抗Ig抗体综合症(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免疫抑制剂治疗等。3、IgA——特性:(1)存在形式:单聚体(血清型)和双聚体(分泌型);其中分泌型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及初乳等分泌液中。(2)合成时期:婴儿在出生4-6个月才能合成IgA。生物活性:(1)是机体局部黏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分泌型IgA);(2)具有中和毒素作用(血清型IgA);(3)辅助婴儿抵抗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初乳中含分泌型IgA)。4、IgD——特性:(1)存在形式:单聚体,仅占血清Ig总量的1%;(2)合成时期:较晚。生物活性:(1)成熟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2)血清肿的IgD的功能尚不清楚。5、IgE——特性:(1)单聚体,仅占血清Ig总量的0.002%。(2)合成时期:最晚合成的抗体。生物活性:(1)引发I型超敏反应;(2)抗寄生虫的主要抗体。七、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1、调理促吞噬作用;2、介导过敏反应;3、ADCC效应。八、免疫器官的概念: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机构,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九、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两大类:1、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2、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定居和繁殖的场所,包括脾脏、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十、免疫细胞: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1、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来自骨髓,进入胸腺,在雄县为环境作用下,分化发育成熟。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表面标志:(1)T细胞的表面抗原——①HLA抗原,即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对T细胞的激活和产生免疫效应作用具有重要意义。②白细胞分化抗原:利用分化群抗体所鉴定的抗原:CD2,CD3,CE4,CD8等。(2)T细胞的表面受体——①抗原受体:TCR,②绵羊红细胞受体—E受体,可行程玫瑰花环,用于T细胞鉴别。③有丝分裂原受体。(有丝分裂原:一些能非特异性刺激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如植物血凝素)④白细胞介素受体: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组能够介导白细胞和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3)T细胞亚群——①CD4+T细胞:TH细胞(辅助性):辅助抗原传递给B细胞。TD细胞(迟发型):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②CD8+T细胞:TC细胞(细胞毒型):分泌细胞毒素分解靶细胞。TS细胞(抑制型):避免出现过激的应答反应。2、B淋巴细胞(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在骨髓内微环境作用下发育成熟,介导体液免疫。表面标志:(1)B细胞表面抗原:①HLA抗原: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②白细胞分化抗原(CD抗原):CD19,CD20,CD80等。(2)B细胞表面受体:①抗原受体:BCR或SmIg。②可引发ADCC效应。【ADCC效应:即抗体依赖性细胞毒素作用,K细胞表面有抗体IgGFc段受体,当带有抗原的IgGFc与K细胞结合后触发其发挥杀伤靶细胞的功能称ADCC效应】③补体受体:有补体C3b的受体,趋化作用。④有丝分裂原受体,⑤白细胞介素受体。3、NK细胞:表面没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杀伤靶细胞不需抗原预先致敏,也不受MHC限制。可以非特异性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和靶细胞。4、抗原提呈细胞。十一、免疫应答:免疫系统接受抗原物质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全过程。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称为细胞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的称为体液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感染阶段(抗原提呈,识别阶段)2、反应阶段(淋巴细胞活化、增殖阶段),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和抗体等发挥免疫作用的阶段)十二、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是通过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抗体来发挥免疫效应。其基本过程自己看书。体液免疫主要针对体液中细胞外的抗原物质发挥免疫效应。十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1)初次应答:指抗原物质第一次进入机体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其特点是潜伏期长(1-2周);抗体含量少、效价低;抗体在体内维持时间短,主要为IgM类抗体,亲和力低。(2)再次应答:集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所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其特点是潜伏期短(1-2天)。抗体含量多,效价高,抗体在体内维持时间长,主要为IgG类抗体,亲和力高。——临床意义看书。十四、细胞免疫: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针对细胞内的抗原物质发挥免疫作用。十五、抗感染免疫:机体抵抗病原生物感染的一系列防御功能,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抗感染的作用。十六、非特异性免疫:机体在长期的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简历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功能。特点:同一种的所有个体都具有;大多是机体的常备因素,有些是异物入侵后很快就出现的反应(炎症),银耳能迅速发生防御作用,没有专一性,对所有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均发生作用,主要包括——1、机体的屏障结构:(1)皮肤和黏膜,(2)血脑屏障,(3)胎盘屏障。2、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体液因素——补体: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球蛋白(20种以上)成分,因在抗原抗体反应中,有补充抗体的能力,成为补体。补体的生物学作用:(1)溶解和杀伤细胞功能:激活的补体能溶解多种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及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如沙门氏菌,嗜血杆菌,弧菌等,有些革兰氏阴性菌和肿瘤细胞虽不被溶解但可被致死。(2)中和病毒作用,(3)趋化作用,(4)免疫粘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