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马原第2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实践与认识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掌握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3教学要点•科学的实践观•能动的反映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论与思想路线4第一节实践与认识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一)实践的本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只要我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苏格拉底6“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在内的活动。”——亚里士多德康德:把“实践”概念引入哲学中,提出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概念,并指出“实践理性”具有行动的能力和功能。1.旧哲学对实践本质的不同理解7实践是一种实验、科学实验黑格尔的“实践理念”“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培根实践是人们现实的感性活动王阳明8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本质的理解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9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101、实践的基本结构主体: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和方法实践的结构(二)实践的基本结构11第一,主体(注意:主体不等于主观)主体是具有一定主体能力并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三方面的特征,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形式。上图:关于主体认知模式的思考这是什么?不同人的不同解答体现了认识主体的差异性第二,客体(注意:客体不等于客观)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制约性,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第三,中介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物质性工具系统语言符号工具系统中介系统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客体主体(中介)(三)实践形式的多样性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16(四)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实践决定认识来源动力目的检验标准17(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的新经验、新材料,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结绳记事实践还不断改造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亚里斯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反映论唯心主义先验论物感觉和思维感觉和思维物(一)认识的本质24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亚理士多德的“蜡块说”肯定了人类的知识起源于外部世界约翰·洛克的“白板说”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25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是感性灵魂的一种机能,它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正如蜡块一样,当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于它的时候,它接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本身。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灵魂有认识的能力,但自身不会产生知识,感觉和思维都是在外部对象作用下发生的。蜡块说的意义在于它肯定了人类的知识起源于外部世界。26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1)脱离实践考察认识(2)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1)把实践引入认识论(2)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主体客体主体实践客体27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反映具有摹写性与创造性28(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体是主体认识的对象29(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能动性体现分析和选择运用和组合建构和虚拟摹写性创造性性状和关系本质和规律水稻基因图发表与超级杂交水稻30(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以实践为基础形成了主客体的认识和实践关系3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反映论:是指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论原则,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3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它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3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荀子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3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庄子康德3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旧唯物主义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主体客体主体实践客体3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认识和实践37认识再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实践(二)从实践到认识(一)从实践到认识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特点:直接性红花!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硬!红!甜!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苹果(知觉)=红+甜+硬+……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表象:回忆和再现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F=GM1M2/R2理性认识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鱼鸟推理判断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鸟是长羽毛的动物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鲸用肺进行呼吸鲸不是鱼类动物鸟是长羽毛的动物鸭子长羽毛鸭子是鸟类动物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水果鸟鱼理性认识的特点男人女人友人众人劳动语言思维意识男人女人张三李四社会关系总和多种具体的人人抽象性抽象具象人理性认识的特点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二是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班·达依尔:陛下,我只要……舍罕国王:当然可以……?!舍罕王赏麦F=GM1M2/R2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于源来(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这花是红的。感觉判断(3)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条件:第一,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思维方式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理性因素(认知结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非理性因素认识过程协同作用郑人买履春秋时期,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去买鞋穿,于是,他先把脚的长短量了一下,记下了一个尺码,可是他在临走时粗心大意,竞把尺码忘在家中。到了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忽然想起尺码的事,于是就对卖畦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码拿来再买.”说完就往家里跑。等他跑回家拿了尺码,又急急忙忙地返回集市上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又没有买到鞋子。有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非常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偏偏要回家去拿尺码呢?”他却振振有词地答道:“我量的尺码是非常准的,用脚哪有尺码准确呢?”(三)从认识到实践1、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因为:第一,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成就来。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十月革命毛泽东开国大典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改造客观世界。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亚里斯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2、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牛顿:光是“粒子”。惠更斯:光是波。爱因斯坦:光具有波粒二重性光本性的认识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一)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一个残废!有伤风化!真美!(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进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世界的接近,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真理的相对性:首先,真理的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天在上面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确定性、无条件性绝对性近似性、有条件性相对性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从广度和深度上看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真理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反对绝对主义反对相对主义(三)真理与谬误主体客体真理谬误正确反映歪曲反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相比较而存在的。再次,真理的发

1 / 10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