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组建国以来饮食改变演讲者:钟文夫PPT:戴子佳查阅资料:邢雯雯李振霄徐晗翔戴子佳引言“饮食文化是无比复杂的人类社会生活现象,它几乎同人类文化的任何门类都有程度不同的关系。可以说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是一种饮食文化,全面地了解了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也就从一定意义上了解了那个民族的历史;反过来说,只有全面了解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才可能全面了解那个民族的饮食文化。”赵荣光《中国饮食史论·后记》,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目录建国初——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建国初——改革开放前建国初建国初期一家人吃饭的场景“大锅饭”粮票的出现分配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1955图片展示粮票的巅峰居民排队使用粮票目录建国初——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九十年代粮票的消亡1983年深圳兑换券1984年深圳彻底取消1993年底,95%地区粮食自由销售1996年彻底消失改革开放·1979-1984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8.9·1978-1984人均粮食占有量由318.5公斤到393.5公斤·1999年全国粮食产量50800万吨比1949增长3.5倍·油料2600万吨增长9.2倍·糖料8400万吨增长28.6倍·水果6100万吨增长49.8倍·饮食特点高档食品平民化平民食品精致化饮食讲究情调饮食的艺术化、产业化追求饮食的功能性一些原因分析Analysisofcauses政策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因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中国将继续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菜篮子工程shoppingbasketprogram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菜篮子”产品持续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菜篮子工程:科技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1800余万亩。目前,国家“863”计划已将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杂交水稻:目录建国初——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问题并存Withproblems食品安全大事件2005年孔雀石绿海鲜2006年苏丹红鸭蛋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2005-2011年皮革奶2010年地沟油2011年瘦肉精2011年塑化剂超标2013年镉大米2015年僵尸肉2016年外卖卫生食品安全目前中国食物供给的多方面挑战因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竞争,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中国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1农业生产环境遭遇多重污染(重金属污染耕地2000万公顷,占耕地面积1/6;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最大面源污染源)2食物安全面临的多重风险(化肥、农药、管理等)3·“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吕氏春秋》·“顺天时,量地力,用力少,成功多。任情反道,则劳而无获。”——贾思勰参考文献《中国饮食文化史》赵荣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新修《清苑县志》饮食变迁见证改革开放40年巨变杨德孝马振华改革开放后民众的饮食生活范晓婧赵荣光《中国饮食史论·后记》,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