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影的空间——浅议建筑空间中的光影环境设计摘要:光对空间有一种神奇的塑造作用,能增强室内的空间感、立体感、艺术感,并能创造新的视觉艺术形态和良好的光环境艺术氛围。光以其极强的表现力,与物体的形态、材质、色彩等一起构成室内空间不可或缺的元素,从而改变室内的视觉效果。关键词:建筑;光与影;光环境建筑师在进行建筑空间设计时,往往以建筑实体物质(形体、色彩、质感、肌理等)为载体,借助各种手法来进行建筑空间的处理。我们知道,无论是实体还是空间都无时无刻离不开光线。光是建筑空间设计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光是空间的灵魂。一、光影在建筑空间中的作用1、光能营造空间气氛英国建筑师诺尔曼·福斯特说:“自然光总是不停变化着,这种光可以使建筑富有特征。同时,在空间和光影的相互作用下,我们可以创造出戏剧性。”的确,光可以重新塑造空间,给空间带来无限的生命力,光与影能够给静的空间增加动感,给无机的墙面以色彩,给质朴的材料赋予表情。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香山饭店,在光影与空间构成上令人折服,天光透过方格状漏孔顶棚飘然而至,随着时间的变化,阳光汩汩流曳在扶手、楼梯、墙面上…原本单调的扶手、朴素的踏步、寂寂的粉墙也跟着活了起来,他们成了光影运动的背景舞台。密密匝匝的光点像母亲的手轻抚着它们!让它们完全放松,在动与静中舒展着各自的风姿,制造着光影交错的空间效果,使着平静、安谧的角落变得的活泼轻快、热情奔放而又不使人感到眼花缭乱。中国传统文化就有“气势”之说,“近观其形,远观其势”,音乐、诗文都有布局之意,以表达作者自己的情绪或委婉或张扬,光同样也是如此。安藤先生就认为“光和空间的独立片断也能够反映整个世界,象光和风这样的事物被引入室内时,我所创造的形式便改变了。由于自然的要素,(光和空气)建筑获得了意义,亦对时间流逝和季节的变化给予了象征”。这种重视光与人之间心理体验的传统,赋予日本建筑强烈的个性。由此可见,独特的品质,不是依附于任何规章、形式、流派,而是需要生命力去支撑的。的确,安藤的“光教堂”犹如黑暗中的一道圣火,在寂静的空间中蕴含着无穷的力量。2、光影塑造建筑的内部空间首先,光影表现空间的材质属性。光在建筑空间中的意义不仅仅体现为照亮,看清空间材质的属性特点,它可以对空间的材质属性起到强化和突出的作用,光是一种材料,能揭示或改变构成实体空间的各种材料的肌理、表情,从而影响空间的表情。粗糙的毛石、光滑的玻璃、柔和的木质、流动的水体都可以通过光加以表现和修饰,材质肌理的变化可以丰富空间的表情,展示其性格。因为物体表面的材料总是反射着光或被光照射着,所以说我们是用光来“雕刻”它们的表情的。如金属板对光的反映就非常敏感,它随着光源的变化而变化,并对周围的环境做出淋漓地反映。弗兰克.盖里设计的魏斯曼博物馆其外表面材质就运用了特殊的金属板,不同光源的情况下,呈现不同的光的质感和颜色的变化,金属的反射与映射、眩光与泛光交汇夹杂在一起,给人虚幻、缭乱及迷离的超现实的戏剧效果。其次,光影塑造空间的深度感和层次感——空间的设计就是光的设计,良好的光照设计,可以强化空间的知觉深度和层次,反之,会使空间失去深度感。一个黑暗的屋子如果没有光影的存在,就无法感知屋子空间的大小、高低、和形体的变化。一个空间的形成需要物体的大小、前后、高低等变化展现其空间的形态,并通过光线的深浅、明暗、节奏的变化传递给我们的眼睛,这样我们才能感知空间中物体的亮度、色彩、肌理的梯度变化,这些都对知觉深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光作用的亮度梯度是关键因素。最后,光影形成空间序列感——歌德、雨芬等曾把建筑比作为“凝固的音乐”,是通过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向人们传达丰富的建筑则通过结构的高低起伏、前后、虚实等现空间的转化,而光影的介入,使得这种节列感更加强烈和富有意韵。3、光能够强化空间内涵光线是塑造情感空间,表现特殊情感强有力的语言,表达一种内涵。情感空间的创造才是艺术的创造。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也需要建筑的情感力量来表达和宣泄。比如:在建筑空间中经常会遭遇到崇高宏伟、庄严肃穆、轻松活泼、自然清新等建筑空间,这些可以通过建筑结构与光线来表达。比如:(1)崇高、神圣的建筑空间——在西方教堂建筑中,我们常常会感受到崇高、神圣的美,崇高代表了一种气势、力量;而在建筑内部,飘飘渺渺的光线自建筑的顶部散射下来,又会给人一种神秘、庄严的感觉。这种感觉的产生常常和阳光的存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此类建筑中一般光明与黑暗的对比十分强烈,为了营造这种来自天国的召唤的这种感觉,头顶穹顶采光是比较常见的设计手法,而教堂四周压暗,使得头顶的光线感更加强烈,创造了一种崇高、神圣的美。(2)幽深冥想的建筑空间——当我们深处狭小黑暗的空间,常常会使得自己的头脑和内心高度警觉和清醒,丹尼尔.列别斯基(D.Libeskind)设计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由一条破碎的直线穿过一条延续的折线组成,二者之间相互游离,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以一种线状的狭窄空间与支离破碎的处理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一个民族的悲惨命运……该建筑的“之”字形平面和纵贯其中的直线形“虚空”片段的对话,形成了这座博物馆的主要特色。线性要素的倾斜、穿插和冲突手段的大量运用,产生了很好的空间与视觉效果。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更是一种哲学的表达,设计者试图通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与意义,而不是有形的物体,来唤醒和融合犹太人与柏林的历史。犹太人博物馆无处不透露着痛苦与悲伤,墙体与缝隙使走在里面的人无不感到沉痛,压抑的气氛让人铭记着那段惨痛的历史,地心引力般的无法避免……(3)轻松活泼的建筑空间——在很多建筑中我们都渴望一种欢快明朗的空间,这样的空间能激发人们产生愉悦的心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饱含精神的投入学习和工作之中。因此,在很多公共建筑中我们都力图体现一个欢快明朗的空间氛围。我们通常利用现代技术,将建筑立面设置宽大的玻璃幕墙,或利用天棚,最大限度的扩大采光面积,将阳光引入室内,利用阳光创造一个开放的空间供人们交流和学习。我们还常常在接受阳光的透光面设计很多的造型,使的阳光在透过建筑的形体之后,产生丰富图案来活跃室内空间,或在建筑的顶棚或窗体部位设置控光装置,调节阳光,使得室内的光环境更加舒适。4)亲切自然的建筑空间——人们往往对大自然的景致有本能的需要,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柔柔的暖风、碧绿的山色,不仅可以释放我们的情怀,对调理我们是身体健康也大有益处。我们通常采用舒展的空间或通透的玻璃将室内与室外做有效连接,在享受室内舒适感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如同身处室外美好景色的感觉。二、建筑空间中如何进行光环境设计1、利用人眼对光的色彩感知色彩对人的心理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蓝色给人理智、平静、清新、镇静的抽象联想,代表了明晰、合乎逻辑的态度,能够促使人以明晰的头绪思维。路易·康说:“我家的墙上不施色彩,不愿使自然光的效果受到干扰,光线在一日之间、一年四季中的改变,赐色彩予我们。地面、家具以及种种材料上的反光,形成了光线的空间,也就是我的空间。光线是一种基调,红光产生绿影,绿光产生红影……当我明白了这一切,我不再涂色,而以光线为依凭。由此获得的色彩,令人叹为观止,但无从驾驭。”再者要重视的就是,光是许多色彩的复合。西方教堂的彩色玻璃窗设计就是对光中隐含着的色彩的典型运用。同样的日光在透过不同的界面后就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这是自然赋予我们的最有力的设计手段。2、利用明与暗的对比光明与黑暗是共生的。黑格尔说:“绝对的光明等于黑暗。”必须有黑暗的存在,光才成其为光。正是由于强烈的明暗对比,在教堂中,光成为了神的居所。安藤忠雄设计的“光的教堂”空间几乎被坚实的混凝土所包围,为的就是通过明暗对比表现光这种自然元素的建筑化和抽象化,内部是真正的黑暗,在那样的黑暗中漂浮着一道十字架的光线,这就是全部。空间中明与暗是跳动的音符,那是指引我们运动的航标,明与暗互动,交替更迭,产生运动、变化之美。活跃了空间气氛,愉悦了人们的心灵。3、利用建筑形式引导自然光的分配在自然光中,建筑体量、平面设计、剖面设计和窗体设计都是基本决定因素,或被统称为“形式”。他们在同一空间之内和不同空间之间塑造和引导光线的分配,称之为“自然光”的流动。从根本上讲,建筑之所以能给人以新奇的光照体验过程和精神上的升华与建筑的形式、体量、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窗体设计、阳光方位角度等联系在一起,这几个因素决定了建筑对光线的需求量、照明质量、空间和美学效果等的表达。明确确立了自然光设计的目标和标准,就可以着手考虑自然光和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了。(1)建筑平面和剖面通过建筑的平面和剖面设计我们可以了解建筑空间的进深、采光模式等因素。建筑的平面和剖面是对建筑物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三维关系的二维表现。通过平面图我们可以了解到阳光可以射入房间的深度,可以确定房间内的光照模式,可以探究空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遮阳设施的形式和悬挑尺寸,甚至还可以研究光照所形成的氛围和性质。平面和剖面可以描述照明的序列关系以及室内外之间的相互关系。(2)表面形式和特征房间的表面形式经过设计后可以采集、反射、过滤,或者重新分配阳光。光照孔隙和房间表面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侧面采光和屋顶采光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窗户的位置选择,设计师可以利用房间自身作为一种调节和控制自然光的手段。例如一个房间内设计了嵌入墙内的双扇窗,就可以创造一种反映季节和时间变化的光照效果。相反地,安排在墙壁、地板或者顶棚表面附近的窗户就可以对阳光进行反射,提高光线的穿透力,还可以控制眩光。(3)窗户在自然光条件下,室内室外的明暗差异形成不同明暗的空间感知,但室外的空间和室内的空间同样需要层次,需要有人眼的明适应和暗适应的过渡空间层次,或是光与空间从光明到黑暗形成的韵律性的亮度梯度变化。自然光在室内但是“威力”是通过采光口来实现的,采光口的面积大小、位置、玻璃的材质、色彩都是营造空间的常用控制手法。窗户的设计和形式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一环,它之间对建筑内的照明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窗户的尺寸、位置、剖面特征以及与其它建筑表面之间的关系最终决定了室内的照明效果。安藤忠雄在“六甲山教堂”的设计中展现了如何运用窗户的不同尺寸来表达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建筑自身的特性。教堂是简单的方盒子,包涵一系列不同尺寸的采光孔隙。窄而小的孔隙表达出墙壁与顶棚是交接关系,在东墙与西墙之间形成开放式的转角设计。在东墙和西墙的顶部额外设计了两条缝,水平地布置在顶棚上。窗户的细部设计包括窗户的深度、剖面特征以及使用材料。廊香教堂,是利用窗户的深度和剖面设计来创造特定的照明效果的一个著名范例。勒.柯布西耶巧妙地利用窗洞的剖面性质(而不是室内或室外的附加檐口板)创造出一种神圣的照明体验,同时又解决了采暖和视觉舒适度的问题。小而深的凹进式窗洞强调了神圣空间与世俗区域之间的对比关系。南墙上的窗洞好像是直接在墙壁上雕凿出来的,具有一种锥形的开敞形式,与一年中和一天中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结合在一起。另外,一些窗洞向室外开敞,在立面上创造出很多阴影的斑痕,而其它的一些窗户则向室内开敞,捕捉光线,与黑暗的墙壁形成对比。狭小的窗洞创造出一种三维的体量,将阳光和黑暗包含在墙体内。墙体的厚实感、窗洞的深度以及窗洞的剖面形式结合在一起,共同创造出一幅丰富多变的光影挂毯。4、利用建筑与技术的结合将建筑和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自然光设计可能性。如果建筑师仅仅依靠建筑手段或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那么获取自然光的途径就会受到限制。自然光设计应该最大限度的拓展建筑形式所具有的潜力,同时利用技术手段来进一步锤炼和改进设计方法。斯蒂文·霍尔设计的,坐落于西雅图大学华盛顿分校的圣伊格内修斯里拜堂中,探索了自然光神秘而深邃的宇宙内涵以及白昼与黑夜之间的过渡转换。霍尔在次建筑中就采用了建筑与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依靠建筑本身的采光和屋顶安装天窗监测器、窗体内安装彩色反射材质玻璃等技术方法将自然光有效引入,形成美妙的光照效果,霍尔将这座耶稣会礼拜堂描述为各种不同光线的聚合。结语良好的光环境设计,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它是人类对居住环境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