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婺州窑青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高原(1979.11),女,上海,浙江外国语学院,讲师,陶瓷理论、视觉传达研究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邮编310012电话:13656663886邮箱:106075584@qq.com摘要:婺州窑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面临着现代社会实用和审美观念的双重影响,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如何继承婺州窑的艺术传统,重塑婺州窑瓷器的艺术魅力对丰富我国现代陶瓷艺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婺州窑的发展状况探寻了婺州窑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从艺术形式深入到其精神内核,探讨了婺州窑青瓷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方向,以期为中国陶瓷的复兴提供借鉴。关键词:艺术形式青瓷婺州窑传承一、婺州窑的发展概况1、陶瓷史上的华彩乐章婺州窑位于今浙江省的金华和衢州一带,该地烧制陶瓷的材料丰厚且易开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故陶瓷的诞生起步早、发展快。距今大约一万年前的“上山文化”时期就已有了夹炭陶和夹砂陶的烧造技术,上周时期已大量使用印纹硬陶,大约在东汉时期,即创烧了青瓷,与浙江的越窑、瓯窑、德清窑一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明青瓷的主要窑系。三国时期及其后的历史时期,随着南方青瓷烧制技术的日益进步,加上中原地区制瓷工艺的传入和融合,婺州窑又有了更快的发展。六朝是它的成熟期,唐宋则是它的鼎盛期,直至元末明初,它才逐渐被龙泉窑和景德镇窑所取代,慢慢步入衰落。其窑址数量之多,生产年代之久,在我国瓷窑中实属罕见。婺州窑制瓷烧造工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很突出的成就【1】。如:粉砂岩粘土的开发和应用、化妆土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乳浊釉的创烧、大型器物的烧制、堆塑艺术的运用、褐斑装饰的效果。婺州窑因其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载入史册,使其成为中国陶瓷史,和世界陶瓷史上的一曲华彩乐章。2、鲜明的文化艺术特征婺州窑之所以能历经盛衰而仍薪火不断,是因为它作为一个民窑的窑系,坚守着扎根于生活,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需要制造美的器物,故一直受到了各阶层广大民众的欢迎。此外,还更因为婺州窑与其它各窑系相比较,其特有的制瓷烧造工艺,尤其是青瓷堆塑装饰艺术的大量运用,呈现出鲜明的文化艺术特征。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终究不会因历史的盛衰而被轻易的隐去或抹杀。其一,婺州窑青瓷具有雄浑质朴之美,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宽厚的气度和精神。它传承了浙江原始先民制陶和泥塑简洁质朴、意象表达的特色,又追寻秦汉造型艺术雍容大气、粗犷浑厚的遗风,形成了与其它窑系不同的器物形体高大,轮廓线简洁而有力度,形态浑厚凝重而又富变化,观似古朴单纯却又生动有趣的独特面貌。当器物上用于装饰的堆塑人物、佛像、动物、植物重重出现,再与层层叠叠的楼台亭阁融合在一起,更可以表现出恢弘壮大的气势【2】。其二,婺州窑具有贴近民众生活、反映民众生活之美,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现实与理想的追求。它以堆塑见长,其题材非常广泛,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各种建筑中的多层楼阁式建筑、田园式建筑、悬山式门楼建筑、庑顶楼阁下设壁龛的建筑;各类人物中神化了的佛像、夸张的胡人、市井生活中的人物;各种动物中的野生类动物、家禽类动物、神龙神兽等。如此缤纷复杂的对象,可以根据器物的用途和烧制者的创意构思被统一在某一主题下,成为生动活泼的真实场景。这些场景大多数是赞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追求富足、幸福、和平、光明的美好理想的画面【3】。其三,婺州窑具有雅俗共赏之美,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对比和统一,和而不同的审美取向。它擅长以堆塑艺术作为器物的装饰,通过捏塑、盘塑、拍片、模制、贴塑等表现手法,尽显了人类手工劳作之美。用堆塑艺术来作器物的装饰,可以营造出疏密对比、黑白对比、平面与立体的多层次空间对比来增强美感度,使器物大而不空,既能保证它雄浑质朴的大气,又能显现出复杂多变的精致。其四、婺州窑青瓷烧造的乳浊釉及褐斑装饰,色彩古朴、典雅、凝重、豪放,尽显原始朴素之美。其色彩不似越窑青瓷单一的青灰或茶色那样过于单调,也不似龙泉窑青瓷的梅子青、翡翠绿那样的艳丽飘忽,更不似景德镇窑白瓷那样白净清秀。它更接近于原始陶器的朴素色彩,更有秦汉粗犷、厚重的遗风。这种独特的色彩效果,烘托和诱发了人们对民族悠久历史的眷恋和回眸。3、开放融合的大好机遇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以开放融合为主流的世界。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与民族、中国与外国文化理念的碰撞与交融,这种剧烈的化学反应,必然会催生新的、多元的、具有更大包容性的文化艺术。婺州窑的复兴恰巧碰到了这样一个大好机遇,使有志者感到精神振奋。近年来,国家继续加大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决心,以政策倾斜、资金投入等措施为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沉寂了多年的婺州窑重新焕发了生机,新的传承人、新的工作室和窑址、新的婺州窑工艺美术大师和精美的婺州窑陶瓷作品陆续出现。虽然,这个起步晚了一点,但我们可以乐观地预测,婺州窑的复兴和发展是大有希望的。二、婺州窑面临的困惑婺州窑于明末清初后逐渐衰落,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现在要实现婺州窑的复兴,必然会面临诸多的困惑。让我们撇开历史的和社会的客观原因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和剖析。1、原料的局限和技术的落伍婺州窑制胚的原料是当地的粉砂岩黏土,它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是烘制大型器物极好的制胚材料。但因其含铁量较高,且杂质颗粒较粗,成器后颜色泛红,气孔较多。在青瓷发明的早期,尤其是以生产大众日用品器物时,这些问题并不突出。当邻近的江西景德镇窑和浙江的龙泉窑以更好原料生产出洁白、细腻的青花白瓷和光亮、类似翡翠的梅子青龙泉瓷时,婺州窑的原料和技术就相形见拙了。后来景德镇和龙泉被设置为官窑制品地后,婺州窑只能仍然以民窑的身份在这两个强大对手的夹缝中生存,终于导致逐渐衰微。因此,婺州窑的复兴首先必须对原料及其精细加工,化妆土的应用和色釉的变化,甚至整个烧造技术作新的研究和实验,寻找出新的更先进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工艺。2、传统的缺失和个性的退化婺州窑青瓷是我国著名的六大青瓷窑系之一,曾在唐代被茶圣陆羽誉为“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位于华夏第三的名窑,婺州窑青瓷从东汉创烧到唐、宋鼎盛,积累了许多代人的智慧,形成了十分宝贵的经验,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鲜明的文化特征。这些在青瓷烧造技术和工艺文化上的优秀传承,随着婺州窑的衰微过程而逐渐地退化和缺失。婺州窑的窑址不断减少,还有不少婺州窑改烧白瓷,亦步亦趋地跟着模仿景德镇窑和龙泉窑的产品。所剩不多的婺州窑无法生产出可以满足各阶层民众所需的瓷制品,市场萎缩到仅仅只能烧制最底层民众所需的价格低廉,简易粗糙的日用陶瓷。那种具有秦汉遗风的雄壮之美,那种贴近生活的人文之美,几乎都没有了踪迹。直到这些年开始恢复和振兴婺州窑青瓷后,也只有少数几位领军人物能重视婺州窑的继承,多数窑址的作品仍很难与龙泉窑和越州窑的青瓷拉开距离。因此,婺州窑的复兴,还必须对传统进行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因为传统是祖先们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依赖传统就像依赖罗盘仪一样,它能把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许多船只和人安全地运载到彼岸。三、婺州窑的传承与创新1、在保护中传承婺州窑给我们留下的智慧和经验实在是太多了。它不仅仅是青瓷烧造的技术、大型器物的制造、化妆土的运用、乳浊釉的使用、以堆塑艺术来做装饰,以及褐斑装饰的变化等。它留给我们的更有深厚积淀的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核心的精神元素。传承应当立足在保护的基础上,保护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掘、整理和研究。了解先人给我们究竟留下了什么宝贵的经验和精神遗产,使我们能在继承时不致丢弃其文化和精神的核心。比如婺州窑青瓷雍容博大、雄浑质朴的特征、贴近生活反映生活的特征、色泽与众不同地凝重而豪放的特征,还有中华民族富于哲理的“中庸”思想贯穿其中的写实与写意相融、古朴与时尚并存、阳刚雄健与阴柔飘逸共济的审美精神等都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讨。传承应当由表及里,抓住本质,而不应只是停留在模仿和复制上。传统是先人留下的经验和法则,传统是先人留下来的有别于他人的文化特征,传统更是一地域一民族留下的精神财富。遵循传统就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可以使我们消除疑虑,增强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在金华政府为了更好的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婺州窑陶瓷馆,此馆于2011年被评为浙江省非遗宣传展示基地。基地贯彻非遗保护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精神,切实做好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的保护、管理、利用和传承工作。并积极通过众多主流媒体报道,提高了婺州窑的知名度,很好的传播了婺州窑历史和发展;开展婺州窑的课题研究【3】。在2014年,婺州窑博物馆将继续收集、整理、创作婺州窑作品,做好分类、研究配方、造型推敲、工艺特点总结等工作。组织好婺州窑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并积极参加国内外展览及学术论坛、参与行业协会活动,通过研究、学习、创作新作品,进一步做好婺州窑的宣传、推广工作。2、在创新中发展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唯创新者才能担当起事业发展领军人物的重任。婺州窑从初创到鼎盛的历史,记录了它不断地创新的历史。从使用功能和适应市场变化的创新到烧造工艺中制胚技术、化妆土应用、乳浊釉使用、褐斑装饰的创新,更有堆塑艺术从题材到形式、从表现手法到艺术风格的创新更是登峰造极,令人目不暇接。现在来谈婺州窑的复兴,跟着景德镇的青花白瓷跑,跟着龙泉窑的青瓷开片跑,显然是没有出路的,更何况他们也分别面临着同样的如何创新的问题。婺州窑青瓷的创新还必须立足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上,广泛吸纳国际、国内陶瓷烧制工艺的长处,拓宽思路,走出一条新路。比如:婺州窑青瓷之所以成为中国制瓷史上的六大青瓷名窑之一,其拥有的窑址数量如此之多,就在于它注重市场的需求,能满足最广大的各阶层民众的实用功能。要发挥自身的这一优势和特色,就必须按照现代设计理念先期做好市场调研,有针对地开发和创新产品。对实用功能的思考还可以向高端和低端、艺术品和日用品、权贵和平民两头拓展延伸,使英雄有用武之地。再比如:婺州窑青瓷以青白色、黄褐色和褐斑点装饰为基调的色彩,有别于越窑单纯的青灰色,也有别于龙泉窑艳丽的青绿色,更有别于景德镇窑的白瓷青花色,其古朴、凝重、典雅、大气的色彩也是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可以用现代色彩设计的理论对婺州窑青瓷的色彩作色相、色度、彩度的科学鉴定和研究,按照其色谱拓展思路,创制出新的适合此色彩表情和精神情感的新产品。至于谈到堆塑艺术装饰,那更是婺州窑最有艺术价值的特色。在保持其基本的艺术特色和风格的前提下,其题材、内容、人物、山水、花鸟、虫兽、建筑、场景等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具有千变万化的创新空间,甚至可以将其向古代陶艺和现代装饰、国内和国外、艺术品和日用品等多方位作延伸和拓展。当代婺州窑陶瓷作品,造型敦实,线条劲挺,釉色古朴,每一件作品都有一种大格局的艺术大美气象。鉴赏当代的婺州窑陶瓷艺术作品,既能感觉到千年婺州窑陶瓷作品的古风雅韵扑面而来,又能领悟到鲜活灵动的现代艺术元素的精彩与张扬。因此,在婺州窑陶瓷创作过程中,必须以传统的回归为执着的艺术追求,以现代生活、文化、艺术与审美情感为连接点,借用手中的瓷泥与炉中的烈火,找到一个用陶瓷艺术来表现充满个性化的艺术创作体验与追求的途径。发掘古婺文化,继承发扬婺州窑传统工艺技术,重现婺州窑这民族文化瑰宝,赋予婺州窑新的历史使命.加强婺州窑的陶瓷文化产业的开发应用,这对建设浙江文化大省和金华文化大市,都是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效益。传承需要智慧和经验,创新同样需要智慧和经验。因此,具有智慧和经验的人才是婺州窑复兴的首要因素。高高的金字塔塔尖是在十分宽大的基础上层层叠加而成的,大群的窑址和大批的人才叠加在一起,才会出现精英人才和传世珍宝。令人欣喜的是婺州窑的创新和发展正当其时,婺州窑的复兴适得其势,婺州窑的明天一定会光彩夺目。参考文献:[1]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2005.4重印):108-134.[2]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M].东南大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