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之文学与音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节文学与音乐从古诗词看文学对音乐技巧的吸收汉本0802班贺兰文学与音乐的关系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与音乐的关系诗歌对音乐技巧的吸收文学与音乐的相互关系文学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都能激发人们各种文学性的想象和灵感,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文学虽然有局限,但常常用来作为音乐语言的解释与再创造,有时也会成为音乐形象表现的主题,如中国的梁祝故事被何战壕、陈钢改编为小提琴协奏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被柴可夫斯基改写为同名的交响幻想曲。文学,尤其是诗歌一直与音乐关系密切。英国现代派诗人艾略特曾指出:“我认为诗人研究音乐会有很多收获……音乐当中与诗人最有关系的性质是节奏感和结构感。”诗人所采用的音乐手法使诗歌回转跌宕,严谨而富于流动美,也使人们在“倾听”中领略作品美感。诗歌与音乐密切联系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可见,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早期,诗乐舞是结合在一起的。当然,在国外诗与乐起初也是同体而生。如在古希腊,诗即是乐,乐即是诗,合二为一,古名诗乐。不仅诗配有乐,吟唱时要用乐器伴奏,而且诗中有乐,诗文的创作要根据一定的声韵与格律,其自身结构就具有音乐成分。从《春江花月夜》看文学对音乐技巧的吸收《春江花月夜》读起来朗朗上口,感受起来意境深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技压群芳,流传千古,具有丰富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她很好地将文学与音乐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给我们极高的美的享受。一,结构——文学对音乐技巧的吸收《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分为多段的乐曲,全曲采用我国民族音乐传统中“换头合尾”自由变奏的方法使主题循环展衍,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在统一中充满了无尽的变化,取得了完美无暇的艺术效果。全曲的第五段是一个插入部,其余个段都是主题的呈示和变奏,乐曲共分为九段:第一段“江楼钟鼓”:节奏自由的散板,琵琶以特定的手法模拟“鼓声”开始,接着有萧和筝奏出轻巧的波音,速度由慢渐快,恰似那春风吹拂下的江水涟漪,又仿佛是远处回来的钟声。第二段“月上东山”:在主题音调的基础上,音乐恬静开阔,描绘了夕阳西下,明月升空,江波荡漾的清丽意境。第三段“风日曲水”:音乐略为热情欢畅,表现了水光波动,繁星闪闪的美丽夜色。第四段“花影层叠”:琵琶用滚奏、轮指的演奏技巧表现陈陈清风吹拂了江畔柳丝,葱葱花木婆娑起舞,船浆划碎了将中倒影,月色蒙胧于花草掩映之中。第五段“水深云际”:描绘了波浪汹涌,连绵起伏的景象,洞箫吹奏出一串节拍强弱倒置的新奇旋律,当进入这一段时,插入一个新的音乐素材,琵琶、二胡和大胡在低音区齐奏,音乐浑厚深沉;忽儿琵琶悠然高奏,飘出一串轻巧透明的泛音,加之二胡、古筝的长音颤奏,勾画出了一幅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美景油然而生,使人顿时心旷神怡。这是一个特殊的段落。成为插部。前半部分是一个与族体无关的新的插入性对比段落。旋律在琵琶的低音区演奏,气息绵长,效果奇特。由于这段音乐加入,使全曲的布局出现了较大的跌,增加了音乐表现的幅度的情趣。第六段“渔舟唱晚”:旋律在主题的基础上变化为歌唱性、戏剧习惯的效果,萧和琵琶的每句最后长音中,其中乐器接上齐奏,好似渔歌四起,渔翁与游客应声对答和唱,有趣地表达了人们尽情的欢乐兴奋之情。第七段“回澜拍岸”和第八段“桡鸣远濑”,表现了江水四荡,浪波击岸以及远处传来橹浆击水的声音。第九段“乃归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节奏由慢渐快、由强而弱,乐器不断加入进来,生动地体现了归舟的橹声、水声、人声交融在一起的欢乐情景,音乐到达高潮后,又恢复原速,转入尾声。归舟远去,江上明月深情地照着一江春水,万籁俱静,一片幽静,使人沉湎于诗情画意之中。二,节奏——文学对音乐技巧的吸收诗的韵律节奏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全诗的基调“哀而不伤”,这节奏既是诗的节奏,又是音乐的节奏。《春江花月夜》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孕育出来的人类宝贵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艺术表现手段不一样,但表现的都是一种美,一种人类美好的情感。音乐本身表达情感和思想很抽象,但很强的生动性。文学表达情感和思想更清晰但生动性较差。这样以音乐渲染文学,以文学来解释音乐,就达到了相融合的效果而歌曲也就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艺术形式。文学对音乐技巧的吸收是显而易见的,它吸收了音乐的节奏、结构,(情感、意境),丰富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