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全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此稿是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讨论并原则通过的文稿,正式文件将略有修改并于近期公布)前言第一章发展基础与重大意义第一节发展优势第二节机遇与挑战第三节战略意义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发展原则第三节战略定位第四节主要目标第三章空间布局第一节提升核心第二节强化主轴第三节壮大两翼第四章产业发展第一节做大做强优势工业第二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第五章城乡发展第一节推进城乡统筹第二节提高城镇综合功能第三节推进新农村建设第六章社会事业第一节积极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第二节努力扩大就业第三节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第七章基础设施第一节加快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第二节加强能源设施建设第三节加快水利设施建设第四节推进信息设施建设第八章开放合作第一节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二节扩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第三节加强国内区域合作第九章资源环境第一节节约保护水资源第二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第三节大力节约能源第四节加强环境保护第五节推进生态建设第十章保障措施第一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第二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三节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第四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第五节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前言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毗邻渤海和黄海,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行政区域,陆域面积5.6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920公里,海域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常住人口约18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95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605元。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区域,在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其对东北等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制定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本规划是指导辽宁沿海经济带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09—2020年。第一章发展基础与重大意义第一节发展优势辽宁沿海经济带是我国北方沿海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具有诸多的比较优势。区位优势明显。位于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是东北经济区与京津冀都市圈的结合部,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邻江相望,邻近俄罗斯、蒙古,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欧亚大陆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通道。资源禀赋优良。拥有约2000平方公里的低产或废弃盐田、盐碱地、荒滩和1000多平方公里可利用的滩涂;镁、硼、钼、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较大;宜港岸线约1000公里,80%以上尚未开发;双台河口、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工业实力较强。造船、机床、内燃机车、成套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石化、冶金等原材料工业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油、电力等能源工业规模较大;拥有一批国家骨干企业和大量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及产业工人。交通体系发达。大连、营口等港口拥有300多个生产性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32个,已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依托沈山、哈大等干线铁路,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疏港和支线铁路运输网络;沈大、沈山、丹大、盘海营等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区内;大连、丹东、锦州3个空港已开辟87条国内航线和46条国际航线。第二节机遇与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继续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东北地区步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加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挥优势、加快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日益加快,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创造有利条件。辽宁沿海经济带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整体发展缺乏统筹协调,尚未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产业集聚度不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压力较大;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不高。此外,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显现,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也在加大。第三节战略意义进一步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将提升北方沿海地区发展水平,有效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东北地区与环渤海地区相互融合,形成全国沿海地区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强化服务和带动功能,将进一步增强辽宁省和东北地区总体经济实力,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形成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有利于更好地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提升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为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深化中日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创造条件。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优化空间布局,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改善民生,着力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一体化发展,率先实现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标,在振兴东北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全局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二节发展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谋划长远;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推进;既要加快自身发展,又要加强与周边地区协调互动,努力实现城市农村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坚持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统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坚持发挥优势、集约发展。依托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港口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打造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提高集约化规模和水平。坚持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注重环境保护,提高环境准入标准,开展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减排,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节战略定位立足辽宁,依托环渤海,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形成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门户的作用,创新国际合作机制,全面参与东北亚及其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沿海开放地带,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以大连港为中心,整合沿海港口资源,拓展港口功能,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现代港口集群。加强主要港口和集装箱干线港建设,全面提高航运、物流等服务功能,建设完善的航运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依托沿海港口资源,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及配套产业,培育一批世界级企业和品牌,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产业集群,建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优化美化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屏障、绿色空间和生态城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打造文明富裕、安定和谐的宜居区域。第四节主要目标到2012年,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全国沿海地区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0元;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城镇化率提高到65%;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长,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增强;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接近全国先进水平,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一些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城镇化率提高到70%,城乡居民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率先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第三章空间布局进一步提升大连核心地位,强化大连—营口—盘锦主轴,壮大渤海翼(盘锦—锦州—葫芦岛渤海沿岸)和黄海翼(大连—丹东黄海沿岸及主要岛屿),强化核心、主轴、两翼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一核、一轴、两翼”的总体布局框架。依据战略定位,充分考虑现有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培育建设一批发展思路清晰、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分工合理、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重点区域和产业集群。第一节提升核心进一步增强大连的综合实力,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其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带动区域加快发展,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完善航运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努力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拓展物流网络,搭建高效物流平台,建设一批辐射面广、流量大的优势货品及集装箱物流基地,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分拨和配送中心,加快构建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引进和培育高层次金融人才,改善金融业发展环境,吸引和集聚中外金融机构,健全现代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逐步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造船及海洋工程基地、大型石化产业基地、电子信息及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海洋与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集群,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第二节强化主轴大连—营口—盘锦主轴是哈大和东北沿海两个一级发展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这一主轴,在支撑东北沿海经济带快速崛起的同时,服务带动哈大经济带优化升级。加快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建设,重点发展船舶制造、石油化工、机床、精密仪器仪表等,配套发展航运、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临港产业集群。加快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逐步建成大型临港生态产业区。加快盘锦辽滨经济区建设,重点发展中小型船舶修造、光电、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合成橡胶等产业。依托沈大交通走廊和大连、营口、盘锦等重点城市,建设好各类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第三节壮大两翼渤海翼。加快锦州滨海新区建设,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新材料、制造业、船舶修造等产业,建设锦州湾国家炼化基地和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加快盘锦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与配件、石油高新技术、工程技术服务等相关产业,建成我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葫芦岛北港工业区建设,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船舶制造与配套、有色金属、机械加工、医药化工和现代物流等产业。加快培育其他基础好、潜力大的园区发展,推进具备条件的产业园区尽快形成规模。黄海翼。积极培育发展庄河工业园区、花园口经济区、登沙河临港工业区、长山群岛经济区、皮杨陆岛经济区,重点发展沿海临港装备制造、新材料、石化、能源、家居制造、服装服饰、水产品增养殖和加工、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进一步发展丹东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精密轻型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制药、精细化工以及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旅游、口岸物流等服务业。专栏1辽宁沿海经济带各类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辽宁大连出口加工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连保税区、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丹东市边境经济合作区、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辽宁瓦房店炮台经济开发区、辽宁长兴岛经济开发区、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大连金州经济开发区、辽宁普兰店经济开发区、大连甘井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