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题ppt-人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夏B.商C.周D.秦2.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郡县制度,开始于()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李自成起义D.太平天国运动DCA4.汉朝重视“以德化民”在()A.高祖时期B.文景时期C.武帝时期D.光武帝时期5.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A.焚书坑儒B.八股取士C.设立太学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其治国核心思想源于()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儒家思想D.墨家思想BDC7.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在长安设立太学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D.统一度量衡8.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兴办于()A.秦朝时B.战国时C.西汉武帝时D.唐太宗时9.我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纸的国家,其最早出现于()A.战国时期B.西汉时期C.东汉时期D.三国时期CCB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玉门关以西的地区在两汉时期被称为()A.西域B.漠北C.河西走廊D.新疆11.一个东汉地主家的账房先生计算地主家的田亩面积,他的知识可能会来自下列哪本书()A.《缀术》B.《九章算术》C.《伤寒杂病论》D.《道德经》12.佛教和道教都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其共同原因是()A.都是外来宗教B.都迎合统治者想长生的愿望C.都能麻醉人民的思想D.都主张修身养性,长生不老ABC13.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A.长平之战B.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C.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D.王昭君出塞14.“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昭君出塞”是在()A.汉文帝B.汉武帝C.汉景帝D.汉元帝15.你知道标志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A.张骞通西域B.西汉设西域都护C.开辟丝绸之路D.班超出使西域CDB16.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张仲景B.华佗C.贾思勰D.郦道元17.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通史D.编年体断代史18.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ABC19.下列宗教中,属于产生在我国本土的宗教是()A.基督教B.道教C.佛教D.伊斯兰教20.关于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B.西汉前期就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21.秦汉时期举世闻名的雕塑艺术作品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是:()A.带枷的陶俑B.秦始皇兵马俑C.乐山大佛D.卢舍那大佛BBB22.如排练课本剧“曹操故事”,情节安排错误的是()A.在官渡,曹操亲率精兵出击B.在赤壁,曹操中了诈降之计C.在书房,曹操欣赏《兰亭序》D.曹操题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4.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的是()A.曹操B.周瑜C.孙权D.诸葛亮CBD23.2008年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主要属于下列那一政权管辖()A.魏B.蜀C.吴D.西晋25.在“三国历史故事会”活动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历史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A.单刀赴会B.七擒孟获C.赤壁之战D.空城计26.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A.曹魏B.东晋C.西晋D.前秦27.“三川北掳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李白的诗句中提到了永嘉五年,西晋都城被攻陷,中原人民大量南迁江南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南方经济发达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CCD28.三国时期,吴国船队就到达了台湾,当时的台湾称()A.流求B.琉球C.夷洲D.台洲29.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的有()A.鲜卑、匈奴、羯、氐、羌B.鲜卑、匈奴、大月氏、氐、羌C.鲜卑、匈奴、大月氏、氐、乌孙D.鲜卑、匈奴、羯、乌孙、羌30.“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两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史上的()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CAD31.下列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近两个世纪D.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骄傲使人失败32.下列王朝没在洛阳定都的是()A.曹魏B.西晋C.南朝D.北魏33.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A.周平王迁都B.盘庚迁都C.北魏孝文帝迁都D.明成祖迁都BCC34.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A.统一黄河流域B.北方民族大融合C.完成封建化D.阶级矛盾尖锐35.小明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的山川、城镇、物产等情况,你可以建议他阅读哪部书?()A.《九章算术》B.《周髀算经》C.《水经注》D.《梦溪笔谈》36.杜甫谓“学书初学卫夫人,但很无过王右军”其中的“王右军”被称为“书圣”,这位人物是()A.周瑜B.祖冲之C.王羲之D.顾恺之BCC37.下图的画家主张画人物要“以形写神”,注重点睛传神。他是谁()A.顾恺之B.王羲之C.阎立本D.吴道子38.如果在假期去河南省游玩,想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佛教盛行的情况,除了嵩山少林寺外,还有一个地方你不能不去游览,这个地方是()A.龙门石窟B.云冈石窟C.莫高窟D.东周王陵39.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学习的重要任务。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期最主要的特征是()①国家产生②民族融合③国家统一④政权分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AAD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二、读图题(1)图一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2)依据图一,请你指出它的出发点:A;“两关”:C,D。(3)为开通丝绸之路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丝绸之路西汉长安玉门关阳关张骞图一图二(4)图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答: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右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读图填空。(1)图中A:政权,建立者。(2)图中B:政权,都城。(3)图中C:政权,都城。魏曹丕蜀ABC成都吴建业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殖)。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不再听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1)与匈奴相关的一项重大工程建筑是什么?说出其修筑的目的。(4分)三、材料解析题答:长城;抵御匈奴的进攻。(2)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4分)(3)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4分)(4)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4分)答: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昭君出塞。答: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答:都有积极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匈奴无力抵抗西汉;昭君出塞为汉匈之间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材料一、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材料二、汉武宏图载史册,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笛无声五十年。(1)材料一中的“胡”指的是什么?当时胡的首领是谁?当时汉朝的皇帝是谁?(2)两则材料都是歌颂的哪个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说出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答:匈奴;胡的首领:呼韩邪单于;汉朝皇帝:西汉汉元帝。答:事件:昭君出塞.意义:边境安定;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回答:(1)材料一诗的作者是谁?“壮心”在这里指什么?(2分)(2)三国时期,你最喜欢的英雄是哪几位?(至少3位)(3分)答:曹操;统一全国。答: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曹操、孙权等。(3)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有何影响?(3分)答: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不忧冻饿,亦无千金之——《汉书》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请回答:(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江南地区经济出现什么样的变化?(2)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放是在我国古代什么时期?答:由荒凉、贫瘠变为繁荣、富庶。答:魏晋南北朝时期。(3)江南地区经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答:1、自然条件优越。2、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3、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安定。4、南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4)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答: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魏主下昭,此为“此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为德,故为拓拔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书》请回答:(1)此材料中“魏王”是何人?(2)此段材料反映出什么事件?答:孝文帝。答:孝文帝改革,下昭改鲜卑姓为汉姓。(3)根据材料内容,说出“魏王”的姓应改为什么姓?(4)根据所学的知识,请你对“魏王”的这种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答:由姓拓拔改为姓元。答:孝文帝此举是接受汉族文化进行的改革措施之一,此举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关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材料二秦王(苻)坚与阳平公(苻)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军布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以为晋兵,顾为融曰:“此亦劲敌,何为弱也!怃然退有惧色。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王猛是哪一个政权中的人物?该政权是哪一个民族建立的?(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件大事?发生在哪一年?结果如何?答:淝水之战;公元383年;东晋大败前秦。答:前秦,氐族。(3)材料二中产生出来了哪一个成语?(4)材料二中的“晋”称什么?是由何人建立的?(5)材料二中的战役产生了什么影响?答:东晋;司马睿。答:前秦政权瓦解,北方重新陷入混战割据的状态,南方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答:草木皆兵。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阅读下列材料:(10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四、探究题请回答:(1)中国历史上在哪一朝实现了第一次大统一?(1分)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2)材料中的“秦皇”为了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1分),在中央政府主要设置了哪三大官职?(3分)答: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1分)太尉、丞相、御史大夫(3分)。答:秦朝。(1分)意义: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当时的世界大国(2分)(3)材料中的“汉武”为了加强政治上的统一,他采纳谁的建议实施了什么措施?(2分)(4)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1分)答:主父偃、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2分)答: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