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导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祖冲之有什么突出贡献?《齐民要术》和《水经注》是什么著作?还有,范缜的《神灭论》,以及著名的《敕勒歌》和木兰从军的故事都讲了些什么?下面,就将向你展示这此内容。•一祖冲之和圆周率月球上有一座环行山,是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称“祖冲之环行山”;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也被称为“祖冲之星”。这是为什么呢?第一节科技(一)在天文学方面,祖冲之33岁时创制了中国历法史上著名的新历——《大明历》。他首次引用了岁差,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他还采用了新闰周,比古代发明的闰周更加精密。祖冲之推算的回归年和交点月天数都与观测值非常接近。(二)在机械制造上,曾制造了铜铸指南车、利用水力舂米磨面的水碓磨、能日行百里的“千里船”和计时仪器漏壶等。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他最突出的成就是:(三)在数学上,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推算出圆周率的真值应该介于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欧洲要早近一千年。他还写了数学著作《缀术》。讨论:祖冲之利用什么方法推算圆周率的?祖冲之为了求出最精密的圆周率,逐次以圆内接正六边形、十二边形、二十四边形、四十八边形、九十六边形…的边长当作圆周长,计算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直割圆到24576边形,这样边已经和圆周紧贴在一起,不能再割了,于是他算出:12288边形各边总长为3.14159251丈,24576边形各边总长为3.14159261丈。最终得出结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功夫不负苦心人,祖冲之求出的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这在当时,全世界上只有他一人。祖冲之为世界数学史和文明史,作出的这一伟大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下面我们来看一位值得称颂的农学家——贾思勰。1、祖冲之在数学上的突出贡献祖冲之是南朝的大数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3.14159263.1415927我国古代对圆周率的推算时代科学家圆周率数值西汉刘歆3.1547三国魏晋刘徽3.14南朝宋何承天3.1428南朝宋、齐祖冲之3.1415926~3.1415927祖冲之在天文、数学方面上作出伟大贡献。著有《缀术》,唐代政府定为学校课本。后传到日本、朝鲜,也作为教材。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贾思勰北朝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北魏(公元386~543年)时人,汉族,益都(今属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人,生活于我国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六世纪),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间,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齐民要术》全书共九十二篇,分成十卷,正文大约七万字,注释四万多字,共十一万多字;此外,书前还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引用前人著作有一百五十多种,记载的农谚有三十多条。全书介绍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以及农、副、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品的生产等等,几乎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农学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三、郦道元和《水经注》郦道元北魏时杰出的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水经注》介绍《水经注》共四十卷(原书宋朝已佚五卷,今本仍作四十卷,是经后人改编而成的),三十多万字,是当时一部空前的地理学巨著。它名义上是注释《水经》,实际上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全书记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内容比《水经》原著要丰富得多。是我国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郦道元总结•著写《水经注》。•奠定地理,水文等学科研究基础。•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郦道元著的《水经注》至今乃是研究我国古代著作地理的重要著作。《水经注》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空谷传声,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三峡三峡四、医学的新发展1、王叔和与《脉经》《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2、葛洪与陶弘景的医学成就东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后经南朝陶弘景增补完善。葛洪和陶景弘是道士,长期炼治丹药。葛洪炼丹图葛洪炼丹井思考:数一数,三国两晋南北朝有几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重要贡献是什么?答:数学方面: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农学方面: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地理学方面,郦道元著《水经注》。•第二节宗教和哲学佛教的盛行和范缜神灭论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行嵩岳寺塔2、佛教的盛行:(1)原因:(2)表现:A、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说教为百姓找到精神解脱,B、也适合统治者需要。①庙宇增多,②寺院经济发展,③石窟艺术发达A、利于统治者麻痹人民(3)影响C、寺院经济畸形发展,破坏社会经济发展。D、绘画、建筑、石窟艺术深受影响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范缜《神灭论》E、引起反佛教的斗争B、浪费钱财,加重人民负担南京鸡鸣寺原为梁代同泰寺。寺后就是皇帝居住的台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2、无神论者范缜和《神灭论》范缜是齐、梁间的无神论者。范缜著的《神灭论》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范缜与《神灭论》(1)原因:佛教盛行,加重人民的负担。(2)内容(3)意义:形神相即(物质和意识是统一的)形亡神灭(物质第一,意识第二)范缜同文士、僧侣辨论思考: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尊崇佛教和反对佛教的斗争?答: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异常痛苦,容易接受宗教信仰,加上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佛教麻痹人民,这是人们尊崇佛教的原因。但佛教的盛行,不可能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因而出现一批杰出的反对佛教的唯物思想家,范缜为可出代表。练习题一、选择农学家贾思勰写的一部农书是:A《水经注》B《脉经》C《齐民要术》C《肘后备急方》()二、填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大数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位,也就是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比西方早年。C刘徽祖冲之七1000多为什么说范缜是位杰出的无神论思想家?答:因为反对佛教;撰写《神灭论》,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欺骗,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第三节文学建安和正始文学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文人五言诗创作的繁荣时期。其中创作成就最大的是“三曹”、“七子”和蔡琰。他们学习乐府民歌,通过亲身体验,来反映社会的丧乱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因为他们的诗具“慷慨悲凉”独特风格,逐渐形成了“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继建安后出现正始文学,代表作家是阮籍、嵇康等。“三曹”介绍:曹操(155-220)字孟德,他是汉末杰出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如《蒿里行》、《苦寒行》、《却也东西门行》等。另一部分表现他统一天下雄心和顽强进取精神。如《知歌行》为代表,共八解。全诗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情绪,我们可以感觉到在混乱的现实中建立功业的艰难和诗人坚定的信心。他的诗全部都是乐府歌辞。–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之子。他的诗歌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作品多且好;一是形式多种多样,成就较高的是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有《清河作》、《杂诗》;七言诗《燕歌行》两首,对七言诗的形成是有贡献的。他的逐句押韵,音节不免单调。到了刘宋时代的鲍照,它才在艺术上趋于成熟。他擅写散文如《典论》是批评之著。曹丕这些散文表现了建安散文通脱自然的共同倾向,但又具有自己清丽的特色。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建安最负盛名作家。他的五言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在内容之深遂和艺术之精湛两方面,均超迈前人,钟嵘《诗品》誉之为“诗中之圣”,成为后世文人五言诗创作的一个新范型。曹植的辞赋也都是抒情小赋。《洛神赋》是他赋中的名作。《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书札,钟嵘在反对晋以后的形式主义诗风时,曾慨叹“建安风力尽矣”!初唐诗人陈子昂在进行诗歌革新时,也高举“汉魏风骨”的旗帜,这说明“建安风骨”的传统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建安七子与蔡琰建安七子有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孔融年辈较高,政治上反对曹操。是“汉末孔府上”的“奇人”。他的《论盛孝章书》和《荐祢衡表》“飞辩骋辞,溢气坌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散文。他的文章虽然沿袭东汉文人的老路,骈俪成分极重,却能以气运词,反映了建安时期文学的新变化。王粲是“七子之冠冕”,他能诗善赋。诗以《七哀诗》为最有名,王粲滞留荆州登当阳城楼所写的《登楼赋》是他赋中的名篇,也是当时脍炙人口的抒情小赋。刘桢也擅长写诗,在当时名气很大,写得最好的是《赠从弟》三首。与“七子”相颉颃并以才华著称的是女作家蔡琰。琰字文姬,史载她“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一生坎坷,流传下来只有三首:五言《悲愤诗》、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都是自传性作品。五言《悲愤诗》是建安文坛上的一篇杰作。骚体的一首艺术成就不高。《胡笳十八拍》却是一首长篇的浪漫主义的抒情杰作。它与《悲愤诗》虽然是同写一件事,但风格迥异。它不是客观地细致地描写诗人的种种遭遇,而是饱含血泪地对不幸的命运发出呼天抢地的控诉,感情汹涌澎湃。•正始文学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贤,其中以阮籍、嵇康为主。在魏晋易代之际,为了反对司马集团的政治统治,嵇康直接抗争,诗文均愤世嫉俗,最终招致杀身之祸。阮籍不敢公然反对,外表佯狂放诞,内心十分痛苦。其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大多采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写得隐晦曲折,意志深远,创作了黑暗政治下用诗歌进行抗争的新形势。这种五言咏怀组诗的体制,也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竹林七贤西晋文学西晋时期,诗歌和现实的关系渐渐疏远,文人诗创作走入低谷。只有左思能自出机杼,独立不群。他的《咏史》诗八首,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把历史现象和个人遭际融为一体,批判当时的门阀制度,倾吐寒士的不平,辞情慷慨,风格遒劲,对后世咏史诗影响极大。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田园诗是他的独创,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表现农村甜美静穆和自己怡然自得的心境,或歌颂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后称“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他的咏怀诗围绕着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格,代表作有《饮酒》《杂诗》《读三海经》。他的诗歌出语平淡,不事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