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概况日本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西面、北面与中国、朝鲜、俄罗斯隔海相望,东面濒临太平洋。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是名符其实的岛国。日本由于地处亚洲东端,被称为“日出之国”。日本历史简介古代:中世:近世:现代:大和时代(公元300~592年)飞鸟时代(公元593~710年)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年)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镰仓时代(公元1185~1392年)室町时代(公元1392~1573年)桃山时代(公元1573~1603年)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年)明治时代(1868-1912年)及以后远古时代日本园林艺术赏析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现代园林古代园林大和、飞鸟时代园林奈良时代园林平安时代园林大和、飞鸟时代园林(公元300~710年)园林类型:池泉庭园的雏形皇家园林:在皇居内穿凿水池,构筑苑园,饲养禽兽。池内放养鲤鱼,天皇在园内走狗试马,远足田猎。后来,模仿中国秦汉以来山水园风格,以池为中心,池中设岛,形成了池泉式庭园。园中举行曲水宴。曲水宴:指的是模仿中国在每天农历三月三举行文人会集的游园活动,所有人环立于曲水之侧,待上游流下酒杯时作诗一首,否则罚酒一杯。奈良时代园林(公元710~794年)奈良时代因天皇定都于奈良的平城京而得名,日本开始大量吸收中国的盛唐文化,中国文化也从各方面不断渗入日本社会。史载当时平城京有许多优美的园林。不过,这些往日园林皆成过眼烟云,埋入历史的尘土之中。园林类型:池泉庭园奈良时代园林(公元710~794年)此时的日本园林仍然保持着池泉庭园风格,一般都以水池为中心。池中有岛屿,水池的一面为厅堂,共余三面种植花木,园林的规模不大,水池多为观赏和曲水宴之用,不能泛舟。平城宫东院庭园平安时代园林(公元794~1185年)日本皇朝以当时唐都长安为蓝本,在京都建立新的都城,称为“平安京”。平安时代前期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国文化,但由于后来国家陷入了财政困难,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便告终止,就此不在大量摄取中原文化。文化上从对中国的直接模仿逐渐转入融解、消化,发展民族文化的阶段。平安时代是京都发展的黄金时期。京都山水优美,城里多天然的池塘、涌泉、丘陵,土质肥沃,树草丰富,岩石质地良好,为园林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园林类型:平安时代园林(公元794~1185年)舟游式池泉庭园寝殿造庭园(皇家、贵族庭园)净土庭园(寺院庭园)这一时期日本的皇家、贵族庭园和寺院庭园都很兴盛,前期的池泉庭园成熟,演化为寝殿造庭园和净土庭园皇家、贵族庭园——寝殿造庭园平安时代园林(公元794~1185年)日本的皇室和贵族仿效中国的宫殿建筑,创造了风格华丽的寝殿造建筑。寝殿造建筑:在中央正屋(寝殿)的两侧有东西配屋,并以游廊把它们联系起来。寝殿造庭园寺院庭园——净土庭园平安时代园林(公元794~1185年)佛教在飞鸟时代经中国传入日本,经过奈良时代的发展,到平安时代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地位。日本高僧法然上人继承了中国佛教净土宗,开创了日本佛教的净土宗。净土宗信仰阿弥陀佛,认为死后可升往西方极乐净土世界。佛家按寝殿造园林格局来表现“净土”的形象,把西天极乐世界通过造园艺术手段展现于人间。于是,寺院开始园林化,殿堂与园林融为一体而逐渐形成一种具有宗教意境的园林——净土庭园。平安时代园林(公元794~1185年)这两种园林形式与以前比较,水面尺寸都较大,并可泛舟游览,故它们也称舟游式池泉庭园,标志着池泉庭园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平安时代的现存园林大多以寺院庭园的形式保存下来,如法成寺庭园、平等院庭园、毛越寺庭园、法胜寺庭园等。平等院中世园林镰仓时代园林室町时代园林镰仓时代园林(公元1185~1392年)平安时代末期,日本武士阶层逐渐形成关东和关西两大集团,各自拥有大量的庄园和武士。1185年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夺取政权并在关东的镰仓(东京附近)建立“幕府”,开始了幕府专政时期。从这时起直到德川幕府灭亡时将近700年间,幕府的将军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镰仓时代园林(公元1185~1392年)园林类型:舟游式池泉庭园回游式池泉庭园早期枯山水皇家与贵族园林:寝殿造园林的延续,庭园不仅可以泛舟游览,还增加了陆地景点的设置,可以从陆地游览,称回游式池泉庭园。镰仓时代园林(公元1185~1392年)镰仓时代园林(公元1185~1392年)寺院园林:宋朝禅宗传入日本,对园林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禅宗主张默坐静修,修行方法简单,因此在幕府政权的支持下,逐渐取代净土宗在日本广为流传起来。禅宗的修行追求自律、静默、沉思,相应地在寺院中开始在池泉庭园之外,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块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出适合禅宗修行的新园林形式——枯山水庭园。枯山水:就是没有真的山和水,只是用几块大大小小的石头点缀在一片白沙之中,配合一些低矮的常绿植物和苔藓,为禅宗的静坐修行营造一个视觉场景。镰仓时代园林(公元1185~1392年)石头代表山、岛屿以及船只,白沙代表海,沙上的条纹则代表海的波纹。整体来说它就象征一个有山有水有船的微型景观世界。枯山水首先在寺院园林中崭露头脚,然后对皇家、私家园林进行渗透,到后来逐渐发展为日本园林的一种代表形式。镰仓时代的枯山水只是在园林中刚刚出现,主要作为池泉庭园中的点缀。在这一时期设计的西芳寺庭园中,庭园一部分布置为净土庭园(池泉庭园),一部分则是幽静的枯山水,两者形成鲜明对照。镰仓时代园林(公元1185~1392年)枯山水部分净土庭园部分西芳寺庭园室町时代园林(公元1392~1573年)大将军足利义满结束镰仓时代后期的南北对立后,在京都的室町成立新幕府,史称室町时代。日本政治中心重新回到美丽的京都。由于财富的积累和国力的强盛,日本园林艺术也进入黄金时代。园林类型:室町时代园林(公元1392~1573年)舟游、回游式池泉庭园枯山水成熟期皇家与贵族园林:回游式池泉庭园此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在池岸的重要部位布置了美丽的殿阁作为统一园林风景的要素。室町时代名园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金阁寺庭园和银阁寺庭园。金阁寺庭园银阁寺庭园寺院园林:此时受镰仓时代以后禅宗思想的影响,造园不再憧憬净土境界,枯山水也不再依附于池泉庭园,产生了独立的枯山水庭园。人不能进入庭园,只可从旁观赏犹如大型盆景。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枯山水”庭园是龙安寺方丈庭、大仙院方丈庭。室町时代园林(公元1392~1573年)龙安寺方丈庭大仙院方丈庭近世园林桃山时代园林江户时代园林桃山时代园林(1573~1603年)园林类型:室町末期,日本再次陷入群雄割据的战乱局面,后由大将军丰臣秀吉实现国家统一,开创桃山时代。池泉庭园枯山水茶庭茶叶在汉末已传入日本,但直到宋代,随着佛教禅宗和僧人饮茶习俗的传入,饮茶才在日本广泛流行。桃山时代,艺术家千利休将禅宗精神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道开始从寺院走入日本社会,日本的园林也因此多了一种类型——茶庭。桃山时代园林(1573~1603年)江户时代园林(1603~1867年)在丰臣秀吉死后,战将德川家康逐渐确立霸主地位,于1603年在江户(今东京)建立新幕府,开始了江户时代。这一时期,儒家取代佛家在思想上居于统治地位,原本作为国教一千多年的佛教则受到冷落。日本园林到江户时代才真正完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形式的确立。前期的各种园林形式(池泉庭园、枯山水庭园、茶庭)继续发展,并且不断融合。江户时代园林(1603~1867年)园林类型:池泉庭园枯山水成熟期茶庭这一时期平民宅园主要采用茶庭,皇家和贵族园林采用回游式池泉庭园,再加上从上代一脉相承的寺院庭园和枯山水,开创了江户时期造园活动空前兴旺的局面。江户时代园林(1603~1867年)江户时代出现了一批艺术性很高的园林,较有代表性的是皇家园林包括桂离宫、修学院离宫等。现代园林明治时代(1868-1912年)及以后的园林明治维新之后,天皇再次重获政权。天皇由京都迁都江户,改称东京,明治政府以西方先进资本主为榜样,发展先进科学技术。不到半个世纪,日本就走完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用了二百年时间才完成的近代化过程。明治维新后,日本园林开始欧化。一些“洋风”住宅的庭园和城市公园受到欧美园林艺术影响,多数私家园林仍以传统风格为主。明治时代(1868-1912年)及以后的园林总结飞鸟、奈良时代:模仿中国山水园,形成池泉庭园平安时代:池泉庭园的成熟期,形成寝殿造庭园和净土庭园镰仓、室町时代:园林佛教化的时期,形成日本最有代表性的园林形式——枯山水桃山时代:园林的茶道化期,出现另一种日本最有代表性的园林形式——茶庭江户时代:儒学、茶道、佛教综合发展期,池泉庭园、枯山水、茶庭全面发展并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