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17届高考模拟卷(二)文综地理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内。畎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畎(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畎亩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A.抗风透光B.保温通风C.抗旱保墒D.排水防涝2.与图甲相比,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A.土壤水分充足B.昼夜温差减小C.风力侵蚀降低D.通风透光性好【答案】1.C2.D【解析】试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1.甲图中作物种在沟里,是在地势高的田里,有利于抗旱保墒,C正确。2.乙图中作物种在垄上,是在地势低的田里,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D正确。【点睛】畎亩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一种以蓄墒保墒为中心的抗旱耕作方法。畎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叫做“上田弃亩”,有利于抗旱保墒;在地势低的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里,这叫“下田弃畎”,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读北京地区天堂河流域降水-径流过程的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3.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导致北京地下水埋深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化发展B.气候变暖,蒸发加剧C.降水减少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4.天堂河流域1979~1994年间,最大径流量变化的原因是()A.降水减少B.温度升高C.地下水埋深增加D.植被增加,涵养水源5.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备用水源的地下水水位已平均回升了3米多,正以每天3~4厘米的速度继续回升。试推测此次北京地下水水位回升的原因最可能是()A.跨流域调水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增加D.上游修建水库【答案】3.A4.C5.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下渗和抽取地下水都能影响地下水位的深度。3.从图中可以看出1979年至1994年地下水埋深在增加,说明地下水水位在下降,再联系北京的背景,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导致用水量增加,所以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埋深增加。选择A4.1979年至1994年天堂河流域最大降水量的数量在增加,最大流量却在下降,而地下水埋深在增加,说明降水后下渗补充过低的地下水,导致地表径流减少。所以选C。5.由于南水北调,导致北京对备用水源地的取水量大幅度减少,引发地下水水位回升,所以正确答案是A。“枸杞、蔬菜、羊”是格尔木的三大主导产业,下图是格尔木各月日均最高气温和日均最低气温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6.格尔木日较差最大的月份及原因是()A.1月份太阳高度较小,白昼时间短B.3月份气温回升快,大气逆辐射弱C.7月份白天气温高,夜晚降温幅度大D.10月份太阳高度变小,冷空气势力增强7.关于气温对格尔木三大主导产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高温多雨,利于蔬菜生长B.年均气温高,利于牧草生长C.气温日较差小,枸杞品质优良D.冬季气温低,羊毛品质优良【答案】6.B7.D【解析】试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气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根据图中数据可算出,1月份气温日较差为13℃,3月份为17℃,7月份为13℃,10月份为15℃,日较差最大的月份是3月,B正确;原因气温回升快,大气逆辐射弱。7.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高,但降水较少;牧草生长受降水影响大,受年均温的影响较小,且青藏高原海拔高,年均温不高;气温日较差大,枸杞品质优良;冬季气温低,羊毛细密,品质优良,D正确。下图甲为我国广州市某区2002—2016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图乙为该区2015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有关该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市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B.位于市中心周围,昼夜人口密度差异大C.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质量较好D.位于城市外缘,环境污染严重9.为进一步促进该区的发展,当地政府最应该做的是()A.治理污染,保护环境B.完善交通,缓解交通压力C.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D.完善基础设施,营造充满活力的学习及创新环境【答案】8.C9.D【解析】9.根据该地常住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可推知此地应为新建大学城。对新建的大学城,政府应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创新环境,故选D。下图为某区域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该区域位于()A.北非西部B.印度半岛西部C.大洋洲西部D.南美洲西部11.与图示沙漠核心区自然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A.河流稀少B.终年炎热C.植被稀疏D.光照强烈【答案】10.D11.B【解析】试题考查世界地形特征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0.图示区域位于大陆的西岸,有高大的高原山地,可判断出该区域位于南美洲西部,D正确。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高粱属一年生植物,喜温,生长期适宜的温度为20—30℃。温度偏低不利于生长;生长期充足的光照对高粱的生长发育具有主导作用。赤水河是长江上游自然环境保持最好的流域之一,赤水河谷地盛产酿酒的优质原料—红糯高粱。贵州茅台镇利用本地红糯高粱酿酒的悠久历史,所酿茅台酒被誉为“中国国酒”。年年九月九,河水酿美酒,酿酒严格按照节气:端午踩曲,重阳投料;原料要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后取酒。从投料到出酒,至少需五年。酒发酵过程中,糟醅充分与空气接触,是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实践证明,即使完全按照茅台酒的生产工艺,离开了茅台镇,也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近年来上千酒厂在茅台镇集聚,每年产酒量高这几万吨。因此茅台镇又有“中国第一酒镇”的美誉。目前茅台镇及周边、赤水河上游的环境,让人堪忧。(l)分析赤水河谷地适宜红糯高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2)实践证明,即使完全按照茅台酒的生产工艺,离开了茅台镇,也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试分析茅台镇适宜酿制优质白酒的条件。(3)说明近些年来,上千酿酒厂在茅台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原因。(4)随着酒厂数量的增加,茅台镇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对此怀仁市提出,把旅游业打造成以国酒为代表的酿酒业后的又一支柱产业。你赞同还是反对,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①纬度较低,夏季高温;②地势较低,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冬季温暖;③地处云贵高原,高粱生长期光照充足;④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适中,适宜高粱生长。(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2)茅台镇位于赤水河上游,水质清纯,富含矿物质;特殊的河谷地形和局地小气候(湿热气候)利于微生物发酵;特珠的水土条件生长的糯高粱品质优良。(3)接近优质酿酒原料(糯高粱)地、水源量大且质优;当地酿酒历史悠久,多质优熟练的酿酒工人;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公路运输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茅台酒的品牌影响大。(4)赞同:有利于优化茅台镇的产业结构;提供更多的就业就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改善茅台镇的生态环境。反对:茅台镇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地处偏远地区乡镇,远离市场、交通不便;酿酒的独特行业特征使有些环节可欣赏性不强。【解析】(1)农作物生长的气候要素可从光照、热量、降水三个方面来回答,利用材料给出的高粱生长条件,结合贵州地形和气候可知,贵州纬度较低,夏季高温;北部山脉阻挡冬季风,冬季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温暖;地处云贵高原,高粱生长期光照充足;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适中,适宜高粱生长。(2)酿制优质白酒的条件可从水质、原料、气候等方面来分析,由图可知酒厂位于赤水河上游,水质清纯,富含矿物质;特殊的河谷地形和局地小气候(湿热气候)利于微生物发酵;特殊的水土条件生长的糯高粱品质优良。(3)近年来酿酒厂在茅台镇数量增加的原因可从市场需求量、交通、集聚效应等方面来回答。(4)一个地区是否发展旅游业可从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和旅游业的影响两个方面来思考,赞同写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和旅游业对当地的有利影响,不赞同可从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和旅游业对当地的不利影响来回答。【点睛】观点类题目回答时,主要看自己是赞同的理由写的多还是不赞同的理由写的多,哪个能想到的理由更充分就写哪一个。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荷兰国土总面积4万多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和“风车之国”。沿海有1800多平方千米的海坝和岸堤,海岸线长1075千米。13世纪以来共围垦71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如今荷兰国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荷兰须德海分为外须德海和内须德海两部分。沿岸为荷兰重要的鲜切花出口生产区和海洋渔业生产区,但风暴潮多发,1931年荷兰建设海堤将内须德海与外须德海隔开,大堤长32.5km,堤顶平均宽度90m,设有4车道高速公路,堤间设有5座5孔泄水闸,600t和200t船闸各一座。内须德海变为艾瑟尔湖,通过排咸纳淡,使内湖逐渐变成淡水湖。21世纪,荷兰启动退耕还海、退滩还水计划。下图示意荷兰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荷兰进行围海造地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析须德海海堤建成后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3)分析荷兰围海造地对沿海海洋生物的不利影响。【答案】(1)海岸线长且曲折,多海湾,(围海工程量较小);地势低平,沿海多浅滩(水浅,坡度小);海底出露速度快,利于围海造陆;位于河流入海口,泥沙较多,造地成本低;内须德海出口小,便于修建防潮海堤,有效地阻止海水涌入;盛行西风,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2)建堤排水后新增了大量工农业用地;海堤建成后,有效地减少风暴潮灾害;海堤改善了农田灌溉和排水条件,并可防止土地盐碱化;湖水淡化,可提供淡水,促进了工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海堤完善了区域内的陆地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荷兰西南部和北部的交通联系;利用垦区水网,可发展旅游。(3)沿海湿地面积减少,影响海洋生物的繁殖,挤压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入海营养物质减少,影响浮游生物的生长,填海造陆使人类活动增多,入海污染物增多,污染加重,严重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鱼类洄游、栖息环境、产卵环境,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解析】(1)围海造地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海岸线、气候、水文、泥沙来源等方面来分析。(2)由材料中可看出该地多风暴潮,海堤建成后,有效地减少风暴潮灾害;建堤排水后新增了大量工农业用地;湖水淡化,可提供淡水,促进了工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海堤改善了农田灌溉和排水条件,并可防止土地盐碱化;海堤完善了区域内的陆地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荷兰西南部和北部的交通联系;利用垦区水网,可发展旅游。(3)围海造地使沿海湿地面积减少,影响海洋生物的繁殖,挤压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入海营养物质减少,影响浮游生物的生长,填海造地使人类活动增多,入海污染物增多,污染加重,严重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鱼类洄游、栖息环境、产卵环境,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请从下面所给的42、43两道地理题中选定一道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选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计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计分。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灵渠位于桂林兴安县境内(图8),是秦始皇为攻打百越时运输粮食等物资而修建的。它是我国现存较完好且仍有利用价值的古水利工程之一,其南渠是连接湘江与大溶江的河段,全长33.15千米,落差30.26米,坡降0.09%。灵渠将代表广西参加中国2016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名。分析灵渠南渠选址的自然条件,并说明灵渠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答案】自然条件:地处山间谷地,地势较低,且相对落差小、坡度小,水流缓慢,有利于航线;有现成河道利用,工程量小;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水量较大),渠道挖掘难度小。社保文化遗产的原因:具有独特的军事、政治和文化等价值;保存真实、完整,科考价值高;历史悠久,设计、修建科学合理,体现古代人类智慧;沟通长江、珠江水系,功能突出。【解析】试题分析:南渠选址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