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汇编一、道路工程1、路基(1)路基填筑前未按设计要求清表。(2)路基填土中含淤泥、腐殖土等有机质。(3)路基填土的塑性指数不符合设计要求,含水量过大。(4)路基填土未分层回填、分层厚度过大。(5)路基石方分层厚度过大、碾压遍数不够或按试验段测定的质量控制参数进行施工质量控制。(6)路基石方上边坡部稳定,有松石、险石。(7)填方没有区分不同土质而选用适宜的压实机具。(8)路床表面有翻浆、弹簧、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9)干砌预制混凝土制品,有松动、浮塞等现象。(10)砌筑边沟的勾缝出现局部脱落、漏勾等现象。(11)土工合成材料的锚固长度小,达不到设计要求。(12)现场填土土质与标干试验所用土质不同,压实度试验数据没有代表性。(13)部分抛石挤淤的石料未风化片石。(14)排水沟的断面尺寸、坡度达不到设计要求。(15)路肩线不直顺,路肩表面部平整、有裂缝及阻水现象。(16)路基边坡、排水沟边坡有贴破现象。(17)强夯夯点的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夯击点位置部符合设计要求。(18)软基处理用砂的质量和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19)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方法、锚固长度等不符合设计要求。(20)真空预压的沙砾厚度和渗透系数未进行检测或检测结果部符合设计要求。(21)路床未进行弯沉值检测。(22)未进行压实度检测,或检测频率部符合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2、基层(1)砂石及碎石基层有浮石、粗细料集中等现象。(2)石灰的有机钙、镁含量达不到材料组成设计时送检石灰的钙镁含量,而现场未据实调整。(3)石灰土中含有粒径超过50mm的土块,石灰粉煤灰碎石中有粒径超过30mm的粉煤灰团块。(4)砂石、碎石、石灰土、水泥稳定土粒料等基层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强度等不符合设计要求,混合料配合比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未按设计要求的强度进行配合比试验。(5)石灰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碎石等基层的胶结材料剂量达不到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要求。(6)石灰土、水泥稳定粒料等基层未按规范规定留置无侧限抗压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7)基层混合料拌合不均匀、色泽不一致,对卸料过程产生的明显离析没有采取任何措施。(8)砂石、碎石含泥量超标。(9)砂砾的级配及破碎率不符合设计要求。(10)沥青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基层、级配砂砾基层等未进行弯沉值检测,或检测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11)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的嵌缝料浮于表面或聚集形成一层。(12)石灰土、二灰碎石等材料中含有未消解的粒径大于10mm的生石灰块。(13)摊铺的基层有粗细颗粒离析和集料窝的现象。(14)水泥稳定粒料自拌合到碾压完成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15)基层保湿养生期少于7d且为采取任何措施。(16)块石基层嵌砌部密实,有叠铺现象。(17)基层的凹凸不平,不能保证道路面层结构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18)成品保护措施不到位,基层养护部符合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3、水泥混凝土(钢筋水泥混凝土)面层(1)模板及支架不牢固,有松动、变形现象。(2)模板表面部光滑平整,隔离剂的涂刷部均匀。(3)模板拼缝部严密;基层表面有浮土、废弃混凝土等杂物。(4)在混凝土面层浇筑前基层没有洒水浸润。(5)水泥混凝土面层所用钢筋、水泥、外加剂、碎石及砂子等员材料没有及时验收、复试;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砂子规格等不符合设计要求。(6)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了掺加粉煤灰混凝土;使用了火山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使用了细砂拌制的混凝土。(7)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厚度偏差超标。(8)面层与其他构筑物部接顺,有积水现象;收水井处路面标高偏差未正偏差。(9)水泥混凝土板面边角部整齐,有裂缝。(10)水泥混凝土面层有石子外露和浮浆、脱皮、印痕、积水等现象。(11)混凝土表面拉毛(刻纹)部均匀、深度不一致。(12)混凝土面层涨缝没有全部贯通;传力杆与缝面部垂直。(13)混凝土面层线格部整齐、不清晰,纵横缝直顺度超标。(14)混凝土缩缝没有及时切割,切缝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15)混凝土抹面时撒水泥、洒水。(16)混凝土面层未一次填料振捣成型,初层料终凝后二次填料找平抹面。(17)工作缝的留置位置随意;工作缝未按设计要求施工;道路交叉口等处的路面缩缝未提前进行设计,出现角度小于70度的锐角板块而未采取任何加固措施。(18)未按规范规定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未留置抗折试块。(19)标养条件不符合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同条件养护试块未与混凝土路面一起养护。(20)混凝土养护质量不符合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混凝土保湿养护期少于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混凝土养护期间未对交通进行有效控制。(21)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断板。4、沥青面层(1)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偏差大,油石比达不到设计要求;未按规范规定的假的频率进行油石比、沥青混合料级配的检验,未按规范规定的频率进行马歇尔试验。(2)沥青面层厚度负偏差超标。(3)基层表面的浮土未清理干净,未按规定时间提前撒布透油层、粘层油。透油层上撒布的碎石部均匀,撒布的碎石部洁净、含有较多的土灰。(4)上下面层的泥土等杂物未清理干净就撒布粘层油。(5)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出场温度达不到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不能满足摊铺、压实的要求。首次使用的沥青混合料、碾压机械等未进行试验段的铺筑。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超过规范要求,出现“糊料”。(6)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匀,有花白料、接团成块及离析现象。(7)沥青面层不平整、不密实,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有明显轮迹。(8)面层与路缘石等构筑物没有接顺,有积水现象。(9)沥青混凝土等面层有脱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粗细料集中、油斑等现象。(10)施工接缝部不紧密、平顺,接槎明显。(11)贯入法施工的沥青面层有松散、裂缝、油包、油丁、波浪等现象;沥青灌入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嵌缝料扫墁部均匀、有重叠现象。(12)沥青的洒布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洒布不均匀。(13)封层粒料部洁净,撒布部均匀,碾压部密实。(14)对成品保护不利,面层被后续工程施工污染、油污、产生硬伤等缺陷。(15)不等沥青面层自然冷却到50度一下就开放交通;沥青面层洒水降温,导致沥青面层保水状态下受载。(16)施工组织不利,不能保证沥青面层的连续摊铺。(17)运输车辆沿线丢洒的沥青混合料未及时清理,导致摊铺的沥青混合料温度高低不一,影响沥青面层的压实度和平整度。(18)未进行压实度和弯沉值检测或检测频率不够。(19)路面设备漏油污染路面,造成路面坏损。5、石材与砌块面层(1)天然石材的外形尺寸不一致。尺寸偏差不符合要求。(2)铺砌水泥砂浆没有集中搅拌,拌合不均匀、未计量或计量不准。(3)纵、横缝不顺直,灌缝欠饱满。(4)铺砌面不平整,有翘动、积水现象。(5)石材(或砌块)边角破损,有裂缝、蜂窝、粘皮和泛霜现象。(6)面层与路缘石等构筑物不接顺,有积水现象。(7)天然石材面层的伸缩缝与刚性基层的伸缩缝没有上下对齐、贯通。(8)天然石材面层颜色深浅不一,铺砌前没有经过筛选。(9)铺砌面层颜色过渡不自然、不协调。(10)盲道上有电线杆等障碍物,盲道铺砌不正确。(11)面层铺砌后没有及时养护、未保湿养护、养护期不足、养护期间未封闭道路。(12)铺砌面层与基层结合不牢固。(13)铺砌面层用的水泥砂浆污染路缘石、沥青层面等。(14)铺砌面层用的水泥砂浆未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和标养试件。6、附属构筑物(1)原材料没有按规定进行复试和进场验收。(2)路缘石、平石的安装不稳牢,直顺度、圆顺度超标。(3)路缘石后背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质量验收规定,后背浇筑的水泥混凝土尺寸偏差大、侵占了绿化带的位置。(4)路缘石的平石有阻水现象。(5)绿化带内回填土土质、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6)砌筑砂浆不计量、计量器具闲置不用、未按规定留置砂浆试块。(7)雨水口平面位置偏差超标。(8)雨水口内壁勾缝或抹面不密实、不平整,有空鼓、脱落现象。(9)井矿、井簏安装不平稳,安装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10)收水支管安装不顺直、有错口,存在反坡、凹兜存水及破损现象。支管管头与井壁不平整。(11)支管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就回填土,回填土压实度未达到验收规范的要求。(12)栏杆、地袱、扶手、挂板安装不牢靠、有断裂、弯曲现象。(13)安装后的水泥混凝土构件有硬伤、掉角和裂纹等现象。(14)预埋件位置不正确、不牢靠。(15)硬化玻璃声屏障与金属框架镶嵌不严密、不牢固。(16)防眩板表面有气泡、裂纹、疤痕、段面分层等缺陷。(17)防眩设施安装不牢固。(18)金属立柱有明显变形、卷边、划痕等缺陷。(19)立柱与基础、立柱与隔离栅之间的连接不牢固。(20)预制混凝土挡土墙有硬伤、裂缝,外露面不光洁,有蜂窝、露筋、缺边、掉角现象。(21)挡墙板间的灌缝混凝土不密实、有蜂窝、麻面。(22)沉降装置未垂直贯通。(23)加筋挡土墙的拉筋与板面、拉筋与拉筋间的连接不牢靠,使用的钢拉筋未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层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24)石砌挡土墙没有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分布不均匀。(25)挡土墙泄水孔没有均匀设置,泄水孔与土体间未按规范要求铺设卵石或碎石疏水层。(26)护坡、护底填土密实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27)边坡有贴坡现象。(28)成品保护不利,路缘石、收水井、挡土墙等污染、碰损严重。二、市政桥梁工程1、砌体工程(1)石料、沙子、水泥等原材料未经进场验收合格就使用。(2)砂浆拌合无计量器具、计量器具未经标定合格、计量器具不能正常使用。(3)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规范要求。(4)浆体咬茬不紧、通缝严重。(5)石砌体拉结石设置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匀。(6)砌筑过程采用干砌灌浆。2、模板和支(拱)架(1)支架、模板所用原材料未经进场验收就使用。(2)周转使用的模板变相严重。(3)脱模隔离剂品种不符合规范要求。(4)结构工程模板的施工方案未进行模板设计。(5)模板加工的几何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其线性、棱角、内表面平整度、光洁度达不到规范规定。(6)模板表面清理不干净。(7)隔离剂涂刷不均匀,钢筋、混凝土接槎被污染。(8)模板拆除期限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9)模板拆除顺序不符合规范要求。3、钢筋(1)钢筋弯曲半径不符合规范要求。(2)箍筋弯钩半径、平直段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3)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4)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未进行焊接前的试验检验。(5)钢筋连接接头取样未在成品中截取。(6)受力钢筋位置偏差超标。(7)预应力筋孔道位置偏差超标。预应力筋孔道线性有硬弯,圆顺度不符合规范要求。(8)预应力筋孔道端部的预埋锚垫板与孔道中心线不垂直。(9)波纹管位置固定不牢固。(10)螺旋筋安装与锚垫板距离偏大,且中心线不垂直。(11)钢筋焊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4、混凝土(1)混凝土拌合无计量器具、计量器具未经标定合格、计量器具被沙石卡住不能使用、计量器具闲置不用。(2)商品混凝土未能提供水灰比、单方水泥用量等有效的质量证明文件。(3)拌合混凝土所用砂石材料未分批验收合格。(4)片石混凝土中所用片石的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片石未清理干净。(5)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6)混凝土入模温度不符合规范要求。(7)混凝土振捣有漏振、过振现象。(8)标养试块的养护条件不符合规范要求。(9)为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未在施工现场同条件养护。(10)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养护不符合规范要求(11)使用含有氯离子的外加剂,外加剂未经检测。5、预应力混凝土(1)千斤顶、油压表等预应力张拉设备未进行系统的配套标定。(2)预应力筋未分批进行弹性模量的检验,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未依据预应力筋的实测弹性弹模进行调整。(3)预应力筋张拉工艺不符合设计要求。(4)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时,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5)采用电弧。气焊切断多余预应力筋。(6)孔道压浆不及时。(7)孔道压浆的水灰比不符合设计要求。(8)封锚部位的混凝土表面未认真凿毛、清理不干净。(9)移动混凝土构件时,孔道压浆的抗压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10)未进行孔道摩阻试验。6、扩大基础(1)基坑开挖扰动基地土壤、超挖。(2)基底受水浸泡、受冻。(3)未编制基坑开挖专项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