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东城】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共10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嗟夫!大阉1之乱,缙绅2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3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4,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5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6之出,而投缳7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张溥《五人墓碑记》)1.大阉:指魏忠贤。2.缙绅:也作“搢绅”,即士大夫。3.编伍: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4.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被指为有牵连的同党。5.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6.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7.投缳(huán):自缢。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⑴故患有所不辟.也⑵素.不闻诗书之训10.下列语句中的“于”与“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一句中的“于”意思相同一项是(1分)A.生于.忧患B.皆以美于.徐公C.至于.斟酌损益D.泻出于.两峰之间者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⑵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12.【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昌平】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诗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④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⑤,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索:索要;索取。④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⑤捄:同“救”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⑴所欲有甚于.生者⑵故患有所不辟.也7.“事”在古汉语中的解释有:①官职,职务②侍奉③从事④事情。在乙文的“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一句的加点词“事“的意思是______(只填序号)(2分)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⑴故不为苟得也⑵弘范遂以客礼见之9.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文天祥的哪些表现能够阐明甲文“舍生取义”的观点(3分)【大兴】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8~11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孟子·告子上》)【乙】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帝欲相之,以疾辞。卒.后,四方学者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谥文正。(选自《元史·许衡传》)8.下面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道者多助B.乡为.身死而不受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C.亦不睨视而去.去.国怀乡D.卒.后,四方学者皆聚哭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1)是亦不可以已乎?翻译:________(2)帝欲相之,以疾辞。翻译:________10.【甲】文中乞人不食嗟来之食,是因为(1);【乙】文中许衡(2),是因为其心有主。(2分)11.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梨树”。请依据【甲】【乙】两段文字和下面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3分)杨震孤贫好学,通达博览,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荆州王密至夜怀金十斤遗震。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金。密愧而出。(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一)【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是亦不可以已乎?(2)此之谓失其本心。1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2分)(二)【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贵义》)23.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2分)通意义24.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断子之手足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醉翁之意不在酒或以钱币乞之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诲汝知之乎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投诸渤海之尾25.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26.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的观点,甲文则用()论证了()的观点。27.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3分)(三)【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孟子日:......丈夫①之冠②也,父命③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④!,以顺为正者,妾妇⑤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⑥,立天下之正位⑦,行天下之大道⑧;得志,与民由⑨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注释]①丈夫:成年男子。②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作成年,要举行加冠礼。③命:教导。④夫子:丈夫。⑤妾妇:妇女,这里妾...'妇''连用。⑥广居:宽大的房子,孟子用来比喻仁。⑦正位:正确的位置,孟子用未比喻礼。⑧大道:大路,孟子用来比喻义。⑨由:遵循大道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是亦不可以已乎(3)往之女家(4)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甲、乙两文中,孟子各阐述了怎样的主张?4.甲、乙两文中,孟子论述的观点一致的地方是什么?这其中又有何差异?(四)【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曾子衣敝衣以耕①,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日:请以此修③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日: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予日: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日:参之言足以全其节。(节选自《说苑?卷四》)[注释]①衣敝衣以耕:穿着破旧衣服耕田。前一个衣,动词,穿衣;后一个衣,名词,衣服。②致邑:给一座城,邑,封地。③修:整治。④不我骄:宾语前置句,即不骄我。骄,傲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故患有所不辟也患:辟:(2)纵子有赐,不我骄也赐:骄:.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3。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的高贵品质。4。请你从甲、乙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