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精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36页2019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精编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9年9月。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2.地点:北平。召开的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3.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3)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4.意义(影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二、开国大典1.时间: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来历)。2.地点:天安门城楼、广场3.意义: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5如何理解“中华人民站起来了”?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人民从此政治上当家做主,经济上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国际势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三、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第2页共36页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和平解放。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3.背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方面向西藏进军,一方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第2课抗美援朝1.原因(背景):(1)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2)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导火线: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3.性质: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4.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战役:五战五捷;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5.总司令:彭德怀(还领导过百团大战)。美军(第一任司令:麦克阿瑟)6.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掌握其事迹)。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掩护战友前进,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在大火烧身的情况下严守潜伏纪律,直至壮烈牺牲)。7.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8.荣誉称号:最可爱的人。为什么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P11):答: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9.启示:黄继光和邱少云是志愿军战士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的精神是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1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将它继承和发场。10.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第3页共36页第3课土地改革1.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地区:新解放区。3.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_工业化开辟道路。4.起止时间:1950年~1952年底。5.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标志)6.内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7.具体实施办法: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效果: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8.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9.意义:(1)政治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经济意义: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原因:建国初期,我国工业落后于发达国家。2.起止时间:1953年~1957年。3.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第4页共36页4.基本任务(内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5.成就: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1)工业方面: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2)交通运输业方面:新建宝成、鹰夏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时间:1954年9月。(2)制定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内容:宪法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各民族平等原则等。②意义:宪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③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④问: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因为在宪法中确定了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等内容,真正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利益,所以说它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选举主要领导人: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确立: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3.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第5页共36页第5课三大改造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4.高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5.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6.阶段:①农业互助组。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7.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时间:1953年~1956年。2.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前提: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起止时间:1954年~1956年。2.形式:公私合营。3.政策:赎买政策。4.赎买政策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四、三大改造完成的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五、三大改造的积极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六、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哪三次变化?①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第6页共36页③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1)时间:1956年。(2)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与调整国民经济(曲折: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时间:1958年②表现(犯的错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③犯错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社会生产力遭破坏。⑤教训: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⑥评价: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在探索中,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⑦对国民经济的调整(P28):1961---19651961年,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二、“文化大革命”1.原因(P28):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严重发展。②具体原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做出了错误判断,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原文: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至于复辟的危险。)第7页共36页2.时间:1966年----1976年(10年)3.开始(P29):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了“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4.动乱表现(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全国出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迫害,国民经济迅速恶化。5.抵制抗争:①“二月逆流(二月抗争)”: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②“四五运动”: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以后,百万群众汇集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但被“四人帮”镇压而结束。但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6.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7.在文革后期,整顿、恢复各方面工作,扭转了经济形势的领导人是:周恩来邓小平8.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影响:①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②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③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9.教训和启示:①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④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10.最大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也是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典型。1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林彪反革命政变。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12.结束: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3.十年建设中出现的模范人物:兰考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8页共36页14.认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