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民族的魂魄你是谁你是哪里人你是哪国人在你身上最自豪的地方是什么什么是我们?了解国学全貌五千年治乱兴衰都归大手笔三小时经史子集收入小范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从封建帝王到普通百姓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民族英雄和政治精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并以卓异的风格,独特的魅力,风靡全世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导语第一讲什么是国学•国学,是以中华文化为背景、以传世经典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学术。•国学,是传统思想精华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精髓。1、国学定义的由来•“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目前为止,学术界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2、继承国学的意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章太炎)•“全盘西化”论者关注的是民族政权的存亡,“国学立本”论者更看重的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存亡。•“国学”高扬人类至善至美的人格典范,以千年的历史证实其创造永久和平的基本素质,确定着人类健康的发展方向。3、国学在文化比较中的价值•世界现在最需要的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如果中国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导,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是可悲的。(英)汤因比•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公元前六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瑞典)汉内斯·阿尔文3、国学在文化比较中的价值•中国文化的终极目标是“万世太平”;西方文化主张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只能加大世界的冲突。•中国文化的包容和谐与天下观念、世界精神,就像是水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像是砖瓦,只有用这水泥,才能把这些砖瓦黏合起来,使新的文明大厦拔地而起,创造人类丰富多彩的未来。4、国学的分类•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国学的分类经史子集4、国学的分类(本课程)•小学:开启中国文化之门的管钥;•经学: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史学: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诸子:中国人的思想与生存智慧;•文学: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咏叹。小学开启中国文化之门的管钥第一编小学•小学属于“语言文字学”。因为是古代小学生的东西,所以叫“小学”。•《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之下,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小学是一条通向古典的路径,是打开中国古代文化之门的管钥。•小学主要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三块。•文字之学有三,其一体制,谓点画有衡纵曲直之殊(《说文》之类);其二训诂,谓称谓有古今雅俗之异(《尔雅》《方言》之类);其三音韵,谓呼吸有清浊高下之不同(沈约《四声谱》及西域反切之学)。•——王应麟《玉海》第一章文字学•何谓“文字”?“文”指的是象形字,因为是“错画”而成,故谓之文。“字”指的是合体字。字有生的意思,因是由“文”滋生出来的,所以叫“字”。•《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说文》:“字,乳也。”•《广雅·释诂》:“字,生也”•《说文解字叙》说:“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第一节汉字与中国文化•第一、汉字形义中蕴藏着一个世界。•《说文》说:“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司马法》曰:‘载献聝。’聝者,耳也。”•(取)、耻、娶、婚、(妻)比如“京”字,我们现在称首都为京,从古文字中看,京像是一个高大的建筑物。古城中的鼓楼,其实就是古代的“京”。•“且”字就是巨大的男根模型,这显然是生殖崇拜的反映。第一节汉字与中国文化•第二、汉字所记载的传统文化典籍,其丰富性、久远性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第三、汉字强化了民族的凝聚力,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第四、汉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及复杂的文化思想,也是世界上任何文字都无法比拟的。•蒋一葵《咏春》•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月明•诗解•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月明。•明月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晚眺苏轼•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笻。•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第二节汉字六书《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1、指事•所谓“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事的,有可能是最早产生的一类文字。•相当多的指事字是在象形符号上加标识以表示所指之事的。如“木”,“刀”•多是以强调、夸张某些事物的部位来指事的。如“天”。•(天)(夨)(夭)•(交)(卩)•(见)(尢)2、象形•象形字指纯用点划描摹物体的字。•《说文解字叙》:“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人体方面:耳、目、口、手•天文方面:日、月、云、气•地理方面的:山、水、回、永、•鸟兽草木方面:鸟、燕、象、万•生活用具方面:丝、衣、门、豆3、形声•形声字是由形与声两部分组成的文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汉字中占得比重最大。•表形的部分,都是与事物的类别相关的,大多属于部首字,如手部字:捉、握、接、招、掌等,“手”表示它们都与手有关,而足、屋、召、尚等则表示读音。•表示声符的部分,往往是有意义存在的。如包、卢、句、息等。4、会意•会意字是由两个以上意符构成的字,所以《说文》说“比类合谊,以见指撝”。如武、信。•表示自然的。如:•(明)(旦)(莫)(昔)(昃)等。•与人类行为有关的。如:•(即)(既)(乡)(陟)(降)•(步)(此)(名)(孟)年等。5、转注•转注是指读音相近的字之间的意义联系。《说文》所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建类”就是同训的字群,“一首”就是同一语源,“同意相受”就是相互间的意义联系。如“考”和“老”。•“女”族:弱、柔、软、懦、嫩、若•“大”族:“大”字象人手足张开形,取意为大。音变为“太”“岱”“诞”“唐”“荡”等,都有大的意思。参考书目•1、许慎《说文解字》中国书店1989年版•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3、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1988年版•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一卷《甲骨文字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5、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二卷《卜辞通纂》,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6、唐兰《殷墟文字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7、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版•8、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版•9、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10、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1974年版•11、章太炎《文始》《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2、张舜徽《广文字蒙求》中华书局1972年版•13、王延林《常用古文字字典》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版•14、康殷《文字源流浅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二章训诂学•“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文字意义的一门学问。训者,顺也,指顺其义理、语气而理解其文意;诂者,故也,指通古今之言,而明其故。•最早的一部训诂学著作•形成于战国末的《尔雅》。第一节训诂学的意义•训诂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特点的学问。它要应用文字学与音韵学以及古典知识,来解决文献的阅读、诠释问题。•首先,能够正确地理解古籍的意义。比如“不可救药”,“学而优则仕”,“七月流火”,“匆匆”,(勿勿),疆场(疆埸),“口吃”等。•《说文》说:“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故遽称勿勿。”•《颜氏家训·勉学篇》说:“世中书翰,多称勿勿。相承如此,不知所由。或有妄言:此忽忽之残缺耳。”•《诗·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廬,疆埸有瓜。”•《左传·桓公十七年》:“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備其不虞。”孔颖达疏:“疆埸,谓界畔也。”•其次,可以自觉地发现古籍诠释中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见解。如“赤子”“礼之用和为贵”“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其三,明训诂,可以使我们对汉语言文字的意义作根本性的了解,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与知识领域,体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之处。•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胡乱”,“窈窕”。•王建《山中惜花》“忽看花渐稀,罪过酒醒迟。寻觅风来处,惊怅夜落时”。•白居易《病起》“病不出门无限时,今朝强出与谁期。经年不上江楼醉,劳动春风扬酒旗”。第二节训诂学的方法与实践•训诂学就是要使你,在别人认为有问题的地方,发现它本不存在问题;别人认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它存在着问题。•比如《诗经·关雎》篇说:“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又如《诗经·硕鼠》篇,“硕鼠硕鼠,无食我苗”。•训诂学的目的约略有三•一是追求更佳解释。如《礼记·檀弓》的“苛政猛于虎”。•二是追求词义本原。如李伯元《南亭笔记》卷十一:“翁叔平两番访鹤,吴清卿一味吹牛。”•三是追求矛盾解决。•训诂学的方法基本上有四种•一、以形索义(形训)。•以“晋”字为例。•《说文》作“”说:“进也,日出万物进。从日,从臸。”•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据金文作,则以为晋字上象二矢,下为插矢之器,象两矢插入器中之形,就是箭的古文。•二、因声求义(声训)。•是根据读音寻求文字的意义,这在训诂上使用频率要远高于“以形索义”。如《尚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赤子”即“尺子”•三、据文考义(义训)。•是根据文章上下的意思,来判断词义的。•《冯谖客孟尝君》,“于是约车治装,载劵契而行。”•《战国策·秦策一》:“王召陈轸告之曰: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请为子约车。”•四、援事解义。•如秦韬玉《采茶歌》说:“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圆月。”•在训释古书中,除以上所言经史子集资料外,二十世纪随着甲骨金文及出土文献的不断发现,利用出土资料,解决文献训诂问题,已逐渐成为时髦。再者,利用方言民俗资料,也是训诂所当重视的。•如“朕”,咱。•《荀子·劝学》说:“有争气者,勿与辩也”。•《邶风·新台》说:“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燕婉之求,得此戚施”。•总之,训诂是调动全部知识系统,对语义进行诠解的学问。只有明训诂,才能进入古代的堂奥,也才能从旧学中获取新知。由小学入经学,由经学通文史,这是一条传统的治学之路,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参考书目•1、郝懿行《尔雅义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2、清钱绎《方言笺疏》,中华书局1991年版•3、王念孙《广雅疏证》,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4、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5、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华书局1984年版•6、章太炎《文始》《新方言》,《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99年版•7、王引之《经义述闻》,凤凰出版社2000年版•8、俞樾《群经平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9、俞樾《诸子平议》,中华书局1957年版•10、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