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时期人类思想人地关系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生产力低下,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作用微弱,人与环境是恐惧和依赖关系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农业文明时期利用、改造自然:生产力有很大提高,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减弱,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遭到破坏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生产力快速发展,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新技术革命后谋求人地协调:后工业化时期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环境和发展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可持续发展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获取排放环境废弃物资源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为哪两方面?答案: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过度消耗资源(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基数庞大、新增人口数量多人口素质不高资源相对短缺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我国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大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深刻的环境危机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度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扩大,程度加剧比较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项目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置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技巧点拨3】综合分析某生态问题的成因及措施生态问题的成因应综合分析,一般应按以下思路展开:自然原因:①地形原因(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②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③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④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⑤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人为原因:①农业结构②居民能源消费结构③生产技术④政策导向分析时结合具体区域进行要点取舍。在此基础上再针对成因提出解决措施。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表现尤为突出。1.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略)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酸雨成因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中氟氯烃增多自然:地形、大气运动。人为: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出大量的SO2、NO等分布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上空西欧、北美、日本和我国南方危害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损害人的免疫力、危及海洋生物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酸雨——腐蚀建筑物对策禁止或减少氟氯烃的排放,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国际合作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加强国际合作[温馨提示]我国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原因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中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其主要原因是:①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②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③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气体的扩散。2.全球性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变干,降水减少;人为原因:滥伐、滥垦、滥牧,植被破坏,不合理灌溉自然原因:暴雨、地形起伏大、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滥垦、滥牧、植被破坏分布中亚、西亚、北美和我国西北等降水量大且集中的山地、丘陵地区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面积减少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水库、河床,加剧洪涝灾害对策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水资源,构筑防护林体系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水库和防护林体系3.资源短缺问题表现原因对策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开源”“节流”相结合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耕地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土地资源的退化与防治:土地退化的概念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表现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主要原因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防治措施生物措施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工程措施修建水库、灌渠等;修梯田、淤地坝等农牧业措施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3)中国耕地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①我国的耕地问题:造成我国耕地资源不足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归纳如表:自然原因耕地比重小: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3.7%耕地的地理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黑龙江、内蒙古人均耕地多,自然条件较好和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不高:高中低产田各占1/3人为原因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土地退化严重耕地污染严重②解决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化石燃料:①分布特征:不均衡。生态环境保护1.森林的生态功能及毁林的危害1.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A.导致气候变暖B.引发草场退化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D.增加土壤肥力解析:沙尘暴可以中和酸雨,抑制气候变暖,增加降落地土壤中的养分。答案:DA.交通运输B.电厂发电C.工业生产D.毁林开荒答案:D4.下图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生产活动是(1)以上图文材料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2)上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该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3)解决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哪些?(4)美国在解决该问题的态度上不如欧盟主动,试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原因。答案:(1)全球变暖(2)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森林破坏使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影响:海平面上升;影响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3)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环保能源,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4)欧盟多数国家属岛国或沿海国,地势较低的地方较多,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其安全;美国内陆面积广大,海平面上升对其影响较小。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