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高一作文:学会感恩,崇尚孝道的作文,更多文章尽在美文阅读网。高一作文:学会感恩,崇尚孝道生命是一种幸运,生命是一种奇迹。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却是父母赠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父母从孩子的生命诞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为他忙碌,为他操劳。那是一种乐意的奉献,那是一种伟大的自觉,那是千万条爱河汇成的恩情之海。“可怜天下父母心。”有谁能感受到,胎儿躁动时父亲幸福的抚摸?有谁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时母亲忍受的痛苦?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父母是满怀激动的欢笑;当襁褓中的婴儿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现最多的是耐心;当我们咿呀学语,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父母回赠我们的是无数的亲吻;当我们受到挫折或充满委屈时,父母的宽慰会及时抚平我们心灵的创伤,赋予我们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可以说,父母的关怀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父母的慈爱伴随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是庇佑我们一生的“神”。“百善孝为先。”父母无私的爱并不希图什么回报,但做子女的却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动。当父母步入中年、逐渐衰老时,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关于元曲戏曲散曲套曲小令“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是元代的新诗体。每个曲调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曲牌不是题目。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调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一四折为主,有时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宾白为古代戏曲剧本中的说白。中国戏曲艺术以唱为主,所以把说白叫做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张养浩(1270—1329),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华山黄河朗读指导•速度适中(一般稍慢),边读边体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脑中浮现。•要有节奏,韵脚读出延长音.•恰当停顿、注意重音。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词牌名题目散曲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这三句,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地势的险要壮观。还用拟人修辞,把本来静态的山写动了,本来无情的水写得心潮翻滚,以动写静。“聚”“怒”两字透露了诗人极不平静的情绪,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下文作铺垫。写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几句写作者经过潼关时的所见所想,作者遥望古都长安,思绪万千,曾经的辉煌,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言志这是本诗的主旨句,指出历代王朝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只能是灾祸和苦难。借古讽今,讽刺元朝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点拨归纳这首小令,从壮丽的山河中,联想到历代的兴亡,又从朝代的更替,想到百姓的痛苦,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轻松演练1、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1)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抒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3)曲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2、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望西都,意踌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连,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揭示出了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