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史风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也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用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在教育教学中,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探索着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下面将我的一点做法加以总结。一、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在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学生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传统教学中为了课堂纪律好,教师上课省事,常常要求孩子们坐端正,不许讲话,听教师一人讲。其实,太多的限制会使学生失去兴致。营造一个和谐、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把威严放下,蹲下来做孩子们的朋友,使师生之间情感哟交流与沟通。我在上课时,常讲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话作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感觉有趣多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时常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教学,学生学得很轻松,爱上了我教的本来挺枯燥的写字课。教师教学的语言和方法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给孩子们多些宽容和耐心,多些呵护和关爱,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校提出学生做作业时,允许学生自由地组合,一起讨论、交流。如美术课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贴到班级中的展示栏,让孩子们感受到美术课的轻松,美好的生活。教师的强烈的激情会让学生感到很轻松,学生紧张的情绪也会松弛下来,与教师的距离会更近,会自然地与教师互动,从而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这为营造出更轻松的氛围,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二、创造条件提供动手机会课改中提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参与的实践能力。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参与的机会。1、让学生在看中参与在学校开展听推门课的活动中,一位美术教师在课上有这样的环节:学生在作画之前,老师拿出一些作品作范例,请同学们到前面的黑板前认真的看,学生看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绘画创作,老师又介绍作品的优点,再提出作画的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对于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益处。2、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体验3、让学生在评价中参与。三、让学生给自己设计作业留作业一直是教师行为,学生无权参与,那些不顾学生实际差异、千篇一律式的作业。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创造力,并使其陷入疲于应付、被动接受的状态中,导致学生“怕留作业”、“抵制作业”恶果。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由学生设计作业的作法,收效非常明显。1、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课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自行设计、选择、确定适合自己“需求”的作业题内容及数量,按一定的计划和要求独立完成。此法可使学生避免无效的重复劳动,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查缺补漏,攻克“难关”和“困惑点”,也利于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步深入探究下去,丰富知识视野,张扬学生中的个性,发挥特长,充分挖掘学习潜能,体现个人价值,并体验探究、成功的愉悦。2、让学生间互相设计作业课后,两位同学(或小组间)彼此给对方设计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作业题”,对方按“要求”完成后再由双方或小组间共同批阅、探讨。在此法的实践中,同学们都表现出极强的参与欲望和浓厚的兴趣,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感觉集体智慧的力量和温暖,从中分享他人的成果。同时,同学们由于受成就动机的趋向,都会注重“作业题”的质量,认真思考、准备。这一过程也是他们深挖教材的提高过程和知识再生过程,对于形成创意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有着重要意义。以上只是我们的点滴做法,遥望课改之路,我们仍像刚走路的孩子一样步履蹒跚,或许我们仍会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我们坚信,我们正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李德维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是21世纪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很多教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变,教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无论怎么变都将无济于事。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实施课改、落实课改精神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下面谈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营造氛围、积极参与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发展。要想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成为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开发者、指导者、参与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性师生关系。然而更重要的是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学习的主动权,为他们的动口、动手、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参与,主动发展。只有这样做,才能让每一堂语文课都焕发出活力。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结论的,教师不说。另外,课堂上的规矩也可以改一改。课桌不妨摆成“T”、马蹄形、圆形等“主体式”。上课,学生可上台当“老师”,不解时才请教、求援,必要时老师给予启发、引导、点拨。讨论,既可前后左右结队,也可以离开座位与朋友切磋。学生动口多了,可动手写一会儿;坐久了,可站一会儿;动脑多了,可埋头闭一会儿眼睛;只要有助于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给学生“一路绿灯”,不必设防,从而让学生的创新灵感得以迸发,人格个性得以张扬。通过实践,我深感这样的教学给了学生充分的读、思、问、议的时间,从而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巨大推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就不会有热情,就不会主动地积极的去学习。学生在强迫的状态下被动的学习,也仅仅是做做样子给老师和家长看而已,其效果必定是很差的。学生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影响,教师要多动脑筋,在准确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但又要不拘泥于教材。创设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情景,引发学生的兴奋点,如讲故事、做游戏、画一画、唱一唱、猜一猜等。将各科教学融入语文教学中,敢于创新,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各种创新活动,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主动的学习,快乐的学习。三、由接受式向探究式转化传统的教育基本上是“接受式”教育,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被动的接受,机械的训练,死记硬背而已,他们只是在继承,没有探究,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学生“接受式”学习的方式必须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化,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去亲身经历和体验一番。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重要的是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即建立师生、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它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为他们的自我表现和相互间的交流提供更多更广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教学的需求,把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班级集体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为他们实现终身学习并成为创新人才打好基础。不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把竞争的意识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做到问题让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操作;知识让学生获得;学法让学生归纳;情感让学生体验;学生争论的问题,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让学生去探究。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儿童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认知能力、思维水平、意志、兴趣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同一年龄阶段也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因此,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及个性差异。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学生效的方式,对他人却未必管用。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彻底改变过去“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的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与生倨来的成功欲望,相信学生的潜能,诊断学生的优势智力,激励他们发展成才。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总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就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浅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史风梅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是学校是否具有竞争力、发展潜力的关键,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共同努力,而作为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位教师都应该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我该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做些什么?怎么做?由于上学期学校成绩不是很理想,我想对于我校的老师来说,更应该以此为契机,明确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找出解决的办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这一段时间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方法的反思,我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缺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针对以上问题,我准备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犹如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制定明确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有了准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导”在关键处,学生才能“学”在点子上。那么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呢?一是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总要求和年级段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二是根据本班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宜多,教师必须遵循一课一得的原则,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将学期目标分解为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徐汇区专家老师的指导中提到,如今的教学目标更注重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因此如何设计课堂活动也是不可忽略的。二、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应注意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自己所讲的知识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例如,在牛津英语4A中,学生学习onthefar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