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行天下2016年2月传统文化核心“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本意是道路,引申为自然法则,称为“天道”,而“人道”则是关于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即社会和人的价值标准。《说文解字》:道,“所行道也”。老子之“天道”与“人道”《道德经》认为“道”演化为万物,没有神力,自然而然。“天道”不争、不言、不骄,没有制物之心,它像无形的巨网那样广大无边,将世界上的一切都囊括在其中。与此不同,“人道”自私、偏狭、不公,“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第77章》)。为克服这种社会弊病,老子倡导“人道”效法“天道”。孔子之“人道”儒学的开创者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韩愈之“道统”和“文以载道”韩愈(768-824年),字退之,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针对佛教的“佛统”论,韩愈在《原道》一文中阐述儒学的传承谱系:尧传之舜,舜传之禹,禹传之汤,汤传之文、武、周公,又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自信他有责任接续这个传承谱系,称之为“道统”。儒、释、道融合的历史文化意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传统文化本身的硬伤----曲解第一个被歪曲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理论,由此延伸出的三纲五常理论,以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第二个被歪曲的是“敬鬼神而远之”的言论,这句话的本意就是“敬畏鬼神,但要远离它们”。第三个被歪曲的是如何对待仇怨。孔子曰:“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第四个被歪曲的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段话也被严重曲解,后世大儒们继承了前半段,却故意忽略了“游必有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传统文化遭内攻传统文化遭外侵三纲五常•三纲为: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五常为: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出自《韩非子•忠孝》)•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常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语出《尚书•泰誓下》:“狎辱五常”。•[唐]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暖新闻三从四德•“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周、汉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夏传》,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丧年限(为夫三年,为父一年)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内宰》,内宰是教导后宫妇女的官职,负责逐级教导后宫妇女“阴礼”、“妇职,其中较高职位的“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外化内不化•《知北游》:“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