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讲老师:石磊目录第一部分: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哲学十四年真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义总结•哲学重要概念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题重要原理预测•哲学有可能出选择题的知识点第二部分:政治经济学第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总论哲学就考研而论最重要的东西是原理1.搞透哲学原理。哲学的辩证关系特别多(共计48对),但无非两类,一是并列关系,二是从属关系。(1)A和B并列关系(40对)。①总论: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②区别: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③联系:A和B相互依存。A离不开B,B离不开A。注:有两种解释,一是一句话变三句话(任何A离不开B,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离开B的A,离开了B,A也不存在了);二是正说说,反说说,换个说法再说说。A和B相互渗透:A渗透着B,B渗透着A。A和B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A能转化成B,B也能转化成A。(2)A和B从属关系(6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形式与内容)。①总论: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②区别: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③联系:A决定B(A决定B的产生、发展、灭亡、性质和内容);B反作用于A(当B适应A促进A的发展,当B不适应A阻碍A的发展)。2.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1)先写……认为。①唯物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②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③认识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④唯物史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2)写出材料反应的第一个原理,并写出原理的内容和方法论意义。(3)概括材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或摘抄材料。(4)指出材料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并反对错误。(5)再写一个原理,并重复(3)、(4)步。(6)此外,多写几个原理但不必解释。如果实在不会就写两个万能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和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但着重考虑三个黄金原理。(7)结论: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注:①如果分值较小去掉第(5)步。②如果题目给出原理,去掉(5)、(6)步。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①物质观。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②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③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黄金原理1)。2.两原理。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原理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即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④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第四,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斗争性首先引起事物的量变,一旦矛盾双方的斗争突破原有事物的限度,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⑤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2.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联系: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联系的含义和特征);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③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发展:①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原理。新事物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前进性,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的母腹,它对旧事物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优越性;社会领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②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正、反、换)。③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黄金原理2):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发展是由无数个事物有限的发展过程的集合而成的。3.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见一个一。(2)质量互变规律。①度的原理: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把握事物的度,可以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做到胸中有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把握事物的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掌握“适度”的原则,不能随意超出事物所允许的范围。②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③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黄金原理3)。(3)否定之否定规律。①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②辩证的否定观的原理:第一,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是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4.四个四是指四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①现象和本质(并列,都有);②必然与偶然(并列,都有);③原因与结果(并列,都有);④现实与可能(并列,都有)。⑤形式与内容(从属)(三)认识论(三个一,一观一论一方法)10个原理1.一观——真理观。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②真理的具体性的原理: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③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④真理的价值性与客观性的原理:第一,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价值性。第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随意想象的成分。第三,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第四,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⑤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原理: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能实现价值的满足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另外,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的价值满足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⑥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原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原理)。2.一论——认识论。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③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认识、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落后于实践。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3.一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注意:辩证思维方法、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见2003年、2004年真题)(四)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因素、规律、特点和动力)15个原理1.社会发展的因素。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②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③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社会发展的规律。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3.社会发展的特点。①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原理。②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③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原理。4.社会发展的动力。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④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革命力量)。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⑥社会革命和改革推动着社会发展。注:本章还有一个原理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二哲学十四年真题分析1.(2014.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山东某地区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一、秸秆种蘑菇该地小麦种植面积为60万亩,按亩产500公斤秸秆计算,每年生产30万吨秸秆。虽然粉碎还田,压块做燃料,青储养殖等消化了大量秸秆,但一些农户为图方便,仍然偷偷焚烧秸秆,当地焚烧压力很大。2009年,该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该企业以小麦秸秆加鸡粪为原料培育双孢菇,从当地收到的小麦秸秆不够用,还在周边100公里范围的县市区收集,鸡粪则由当地一家大型养鸡场提供。自蘑菇厂建起来后,蘑菇厂对秸秆的大量需要,让原本难以处理而成为“包袱”的秸秆摇身一变,不仅成为了香饽饽,而且还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二、延长产业链然而,蘑菇厂每年产生约6万吨菌渣,四处堆积臭气难闻,也引来周边群众的投诉。由此,该蘑菇厂开始寻找下游菌渣处理企业,开展产业链条的招商引资。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动前来,并把厂子建在该蘑菇厂旁边。他们将买来的菌渣加上猪粪,经过发酵制成了很好的有机复合肥。这不仅解决了菌渣问题,而且也附带解决了让周边养殖产业头疼的猪粪问题。该公司将生产出来的有机复合肥,直接卖给周边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以及果农等,由于减少了销售的中间环节,价格合理,很受欢迎。该公司也因之而获利颇丰。三、“链接”到山林秸秆经过种植蘑菇,变成了有机复合肥,最后拿到市场上销售,算是完成了一个标准的循环利用过程,然后,如果将有机复合肥集中用于生态修复工程,再次推动一个新的生态产业发展,岂不是更好?该地又动起了脑筋,将秸秆利用产业与退耕还林工程对接。该地的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3,其中宜林荒山地有6万多亩。这些山地土壤贫瘠,含沙量大,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地从2011年开始,由市财政投入数亿元,实施为期5年的“自主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打算将这些山地改造成高产的大枣、大樱桃等经济果林,大力推进农林业转型。而要发展高产高效的有机林果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有机肥从何而来?这时,秸秆等有机肥料又成了人们惦记的宝贝。为了种植出优质林果,当地农民在山地种植果林时,都开始垫秸秆、放菌渣有机复合肥等。大片经济果林的种植,不仅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了秸秆利用的循环,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6月22日)(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6分)(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