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教学反思(万泽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对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堂课的教学反思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万泽辉我记得很清楚,2009年3月我讲授过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这是迄今为此我第一次上这个内容。(因为我从教26年来一直教政治,只是在08—09年学校缺地理教师的情况下,我兼任了地理课。今年9月,学校又缺地理老师,我再次挑起了地理课的工作。)这堂课上得怎样呢?对地理教学,我是外行、新手,无经验可谈。不过,通过9-10月的地理国培学习和地理新课标学习,我认为这堂课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既有值得肯定之处,也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一、值得肯定的地方有:1.实现了“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在知识目标设计上,我让学生明白: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并能在地图上填出它们;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南北方地区的范围。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分别有哪些,进而明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自然地理上的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等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在情感态度价值感目标上,让学生明白: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②通过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受到生动的人地关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①看中国地形图,找出秦岭、淮河,指出它们是中国南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并让学生观察南北方地区的范围,试着用山脉、高原等地形来概括其范围。②通过P7图5.9、P8图5.10、图5.11的分析,得出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南北方自然地理特征;③通过P9的图5.12和5.13、P10的阅读材料的分析,得出南北方的人文差异、人文地理特征。2.教学设计漂亮,紧扣本堂课的宗旨。我这堂课的开头是:“我带来了两个馒头和一碗汤圆放在讲台上,我说这儿有馒头和汤圆,想吃的同学举手?你想吃哪样?说说北方人喜欢吃馒头,南方人喜欢吃汤圆,给我们今天要学的《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有什么关系?”老师一上课就创设这样的情境,改变过去刻板的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紧紧抓住学生,激发学生想学新课的欲望。2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指出南北方的范围。进一步探究:①做馒头的小麦和做汤圆的大米生长的气候条件、地形、灌溉河流等方面的自然条件的差异;进而得出南北方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差异。②通过上面分析,还可引出人们饮食习惯的不同,与当地的农作物的类型、土地类型紧密相关。③接着在探究这些农作物一年在当地可以几熟。④若是在古代,人们要把粮食运到集市,要选什么交通工具,存放在什么特征的房子里才行?通过②③④的分析,得出南北方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们在生产、生活等人文地理方面也存在差异。一个案例贯穿整堂课,使得我们的分析至始至终,使得整堂课条理清晰;同时也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二、存在的不足:1.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整个一堂课,重视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充分展现了老师基本功中的“讲功”,却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生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本节课学生不仅要记住一些地理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习地理(包括区域地理)的技能方法,从而培养从地理图表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如: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南北方地区的差异,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需要掌握。阅读地理图表,怎样从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来分析南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怎样从降水的差异性,分析出河流流量大小;怎样从气温的差异引出河流冬季结冰与否,也是学生要学会的技能。从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类型去归纳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从农耕制度、传统运输方式、传统民居、传统体育活动等方面归纳人文地理的特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差异比较区域的差异,更是学生要掌握的学习区域地理常见的比较法、归纳法。从南方地区的学校暑假长,北方地区学校寒假长包含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使学生关注自然与社会,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2.学生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现不够。整个一堂课都是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中进行的,表面上启发式教学轰轰烈烈,实际上是典型的满堂灌,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途径很多,其中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就是其中之一。这堂课要解决的问题,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各自的区域特征,是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最好案例。3如果现在我来上这堂课,我会把学生分成四组,两个北方组两个南方组,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P7—10的内容。小组成员先看课本,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整理出个人的观点,然后在组内交流,再派代表在全班展示;另一个讨论相同问题的小组进行点评;最后地理专家(老师扮演)做点评和总结。我认为让学生先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改变被动学习的状况;让学生讨论、展示、点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真正体现课程理念中为了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交流生活体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体验了生活中的地理,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小组方式讨论、展示、点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同时学生在讨论、展示、点评中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完成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还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最后老师总结,帮助学生构建起本课完成的知识体系。3.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老师在点评发言同学时,更多的是看答案做对没有,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起不到评价目的。其实,评价的功能主要有诊断、激励和发展、纠错、交流、反思等。因此,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有结果评价,应加入过程性评价。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