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十项结果分析XXXXX医院检验科XXX2016年9月肝功十项结果解分析肝功十项项目酶类: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r-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蛋白类: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胆红素类: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为0~40U/LALT是反映肝功能是否受损的一个重要项目,临床上往往升高即说明肝脏受损,升高的越高,表明受损的越严重。是判断急性肝炎恢复指标:急性肝炎期最后恢复正常。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为0~40U/LAST存在于多种器官中,含量顺序为心、肝、骨骼肌和肾等,肝中70%存在肝细胞线粒体中。两种同工酶ASTS和ASTM,分别存在于可溶性的细胞质和线粒体。正常血清以ASTS为主,病理状态下,如肝细胞坏死,则血清中以ASTM为主。血清中AST升高,多来自心肌或肝脏损伤。AST/ALT的比值AST/ALT临床意义疾病ALTASTAST/ALT急性病毒性肝炎↑↑↑↑↑<1重症肝炎↑↑↑↑>1慢性活动性肝炎↑↑↑↑↑>1肝硬化轻度↑轻度↑>1梗阻性黄疸轻度↑轻度↑常>1溶血性黄疸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急性心梗无变化↑↑≥1r-谷氨酰转肽酶(GGT)正常值为0~50U/LGGT是一种线粒体酶,含量分布肾脏最多,其次为胰、肺、肝等。血清中主要来自肝脏,红细胞几乎无,故溶血对其测定影响不大。r-谷氨酰转肽酶(GGT)肝内外胆汁淤积检出阳性率最高,肝实质损伤时轻度升高。显著升高,高度怀疑肿瘤,特别是肝癌、腹部其它肿瘤,判断有无肝转移。酒精性肝炎,长期使用巴比妥类、雌激素药物等也可GGT升高,但多在200以内。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值为42~140U/LALP广泛存在各个器官,含量最多为肝脏,其次肾脏、胎盘、小肠、骨骼等。血清中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生长期儿童大多来自成骨母细胞和生长中的软骨细胞,少量来自肝脏。同工酶分为三类:胎盘ALP,肠ALP,肝/骨/肾ALP同工酶。碱性磷酸酶(ALP)偏高原因:生理性原因:儿童骨骼发育期、孕妇、骨折愈合期。病理性原因:1、肝胆疾病,患有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时,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引起血清中ALP偏高。2、骨骼疾病,例如佝偻病、骨性肿瘤、软骨病等。碱性磷酸酶(ALP)偏低原因:常见于重症型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不全者;营养不良、呆小症;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恶病质、贫血;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ALP低值现象少见,但主要由病理性因素引起。总蛋白(TP)正常值60~85g/L偏高原因: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如高度脱水所致血液浓缩。疾病引起:如慢性肝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等,球蛋白严重增高,球蛋白与总蛋白密切相关。生理性增高:剧烈运动或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体力超支。总蛋白(TP)偏低原因肝细胞受损,白蛋白合成减少;蛋白质丢失,如大面积烧伤、大出血等;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如长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肠道疾病:肠吸收不良病、肠病、腹腔综合症。白蛋白(ALB)正常值30~55g/L偏高原因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导致相对性的增高;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可作为个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白蛋白(ALB)偏低原因合成不足:急慢性肝病;蛋白质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白蛋白丢失:肾病、肠道、皮肤分解代谢增加:组织损伤或炎症分布异常:门静脉高压使ALB从血管内漏入腹腔无白蛋白血症:遗传缺陷球蛋白(GLB)正常值0~50g/L球蛋白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和体液中,成分复杂,若异常需蛋白质电泳或单个蛋白质检测才能明确意义。电泳法可分为:α1、α2、β、γ-球蛋白。球蛋白(GLB)偏高原因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等。多发性骨髓瘤,此时γ-球蛋白可增至20-50克/升。偏低原因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症:婴儿出生后至3岁内,由于肝脏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白球比值(A/G)正常值1.2-2.5慢性肝病患者、肝外胆道阻塞A/G降低;重症肝病A/G可倒置,白蛋白显著降低而r-球蛋白相对增高。胆红素正常值:总胆红素:3.4-22.2umol/L直接胆红素:0-8.0umol/L间接胆红素:3.42-14.2umol/L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二者的和就是总胆红素。胆红素肠肝循环:生理情况下,有10%-20%的胆素原被肠粘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95%)以原形再排入胆道;2%-5%重吸收的胆素原进入体循环,随尿排出。胆红素新生儿黄疸:50%-60%出生后1周的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胆红素胆红素酶胆分离:在重症肝炎时,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脏产生转氨酶的能力丧失,但是胆红素却持续升高。总胆固醇(TCHO)正常值0-5.17umol/L偏高原因阻塞性黄疸,胆汁排出受阻,以游离型胆固醇的增加为主,引起总胆固醇偏高。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胆总管阻塞、高血压(部分),以及摄入维生素A、D、口服避孕药等药物。总胆固醇(TCHO)偏低原因恶性贫血、溶贫以及甲亢时,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肝细胞受损,胆固醇的酯化发生障碍,血中胆固醇减少,在肝硬化、重症肝炎等严重损害。感染,营养不良等情况下,胆固醇总量常见减低。摄入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肝素、维生素C等药物。总胆汁酸(TBA)正常值0-15umol/L正常人肝脏合成的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脱氧胆酸(DCA)和少量石胆酸(LCA)等,合称总胆汁酸(TBA)胆固醇代谢的终产物胆汁酸的肠肝循环总胆汁酸(TBA)偏高原因当肝脏实质损害时,肝细胞不能充分摄取胆酸(肠肝循环);见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胆汁瘀滞、慢性乙醇中毒、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胆道梗塞等最灵敏的肝功能指标,但特异性差。肝功十项结果分析小结:转氨酶(ALT、AST)反应肝细胞损伤情况;白蛋白或代表肝脏合成功能;r-GGT和ALP有助于判断有无肿瘤、再生和胆道通畅情况;总胆红素、总胆固醇测定,代表肝脏的排泄功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