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锐建筑师设计思想及作品建筑102班闫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新锐建筑师(团队)URBANUSARCHITECTUREANDDESIGN都市实践(刘晓都孟岩王辉)•URBANUS都市实践是由刘晓都、孟岩和王辉主持的建筑创作团体,创建于1999年,目前有深圳公司和北京公司。•都市实践积极参与了近200个重要的建设项目和规划设计,已建成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就有数十个。•2005年,URBANUS都市实践入选美国《ArchitecturalRecord》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先锋设计事务所。•刘晓都,事务所合伙人URBANUS都市实践创建人,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和美国迈阿密大学建筑学硕士。在创立URBANUS之前,刘晓都曾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并在美国建筑事务所工作多年,担任设计负责人。1999年与孟岩、王辉共同创立URBANUS都市实践,并先行回国创业。孟岩,事务所合伙人URBANUS都市实践创建人,美国纽约州注册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以及美国迈阿密大学建筑学硕士。在创立URBANUS之前,孟岩曾在美国纽约KPF事务所和MELTZER/MANDL事务所担任设计负责人,1999年与刘晓都、王辉共同创立URBANUS都市实践。王辉,事务所合伙人URBANUS都市实践创建人,美国纽约州注册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以及美国迈阿密大学建筑学硕士。在创立URBANUS之前,王辉曾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曾在GRUZENSAMTON事务所、GENSLER事务所和GARYEDWARDHANDEL事务所担任设计负责人,1999年与刘晓都、孟岩共同创立URBANUS都市实践。都市实践的创立•1.批判:唯度与使命•URBANUS源于拉丁文的“城市”,它表述了事务所的设计主旨在于从广阔的城市视角和特定的城市体验中解读建筑的内涵。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化的浪潮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国际建筑界开始更加关注这个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亚洲城市化的进程。URBANUS都市实践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作为具有中国和美国教育背景和从业实践的设计事务所,URBANUS都市实践无疑站在了一个恰切的时间点并具备了一个开阔的比较视角。对于他们来说,立足中国大规模的建设环境,对当代城市进行重新思考,成为他们的天道使命。对于几位既有着共同的西方受教育背景而同时熟谙中华文化的建筑设计师来说,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设计技能,而且更加从思想方法上有独立的视角和立场以及综合的批评分析能力。他们非常洞悉20世纪80年代中国设计潮流那种向西方商业设计公司一边倒的盲从,因此,建构与国际接轨且体现中国城市个性的设计理念成了他们的责任。这种中国式的批判与创新所形成的氛围,让我们欣喜的看到本世纪初真正产生了关注及渴求国际建筑前沿理念与实践的需求,而这个时候,建筑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多样化,体现了经济崛起的中国对新的城市建筑与文化的努力已为新型的设计型事务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环境。这种环境对于URBANUS都市实践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从1999年开始,事务所发起者及合伙人之一的刘晓都先生,即首先踏入了深圳这块土地。在刘晓都看来,一座年轻的城市与一个年轻的设计事务所,有着天然的“共同语言”,深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精神,以及这个城市所蕴涵的包容与开放,使带有批判意味的城市空间实践成为可能。刘晓都的感受立即得到另两位合伙人的响应,就这样,URBANUS都市实践深圳公司——深圳市都市实践设计有限公司于2000年8月在深圳成立,将实践的中心聚集到了中国的城市。•URBANUS都市实践从第一个设计项目开始就选择了“批判性的城市介入”这一策略,他们认为:目前整个世界建构建筑学的知识角度,正从晚期现代主义时期的批判性走向当前的非批判性的趋势。而中国当下的城市建筑实践却需要批判主义,这主要是因为“当发展被浓缩在一个极少的时间限度上时,机会反而会成为遗憾,这种遗憾不只是审美意义上的,而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扭曲,速度的压力,又使实践中的遗憾获得了广泛的宽容,使遗憾本身扩大为一种建设性的错误,乃至破坏。”面对这种现实,URBANUS都市实践选择了东方儒家式的“入世”的态度,这种态度所付诸的策略就是“城市介入”和“城市填空”。“城市介入”和“城市填空”很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极端的批判性实践的方式。刘晓都解释说,“城市介入(UrbanEngagement)”是指建筑师一旦获得了能够参与项目的策划权力时,如何积极地把握这样的机会,去承担一个策动者的角色。更进一步地说,当建筑师在其工作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他会有意识地在一个更高层次主动地对城市发展提供策略,施加影响。“城市填空”则是指建筑师如何在被其他人忽略的角落里去寻找城市有意义的机遇。URBANUS都市实践通过一系列作品,表达了这个“设计型事务所”的准确定位,即立足于对当下粗糙而快速的城市化形态的批评的立场之上,来寻找对当代城市和建筑问题的完整认识并提出有效策略。他们全方位的介入了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在他们看来,好的思想决定好的设计,并非好的项目决定好的设计,其设计灵感亦迸发于对中国特殊的城市化条件下相关问题的应答过程之中,正是这种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被他们知性地运用到设计中去,并在设计中充分开发中国这个作为全球性的产品工厂所具有的工业水准和技术潜力,将其设计理念实施为能与国际接轨的高品质城市建筑。二、锻铸:“制造中国”与“中国制造”•URBANUS都市实践对城市的关注是超乎寻常的。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所以引用URBANUS这个源于拉丁文的“城市”情有独钟,更基于他们对城市建筑及其内涵的独特把握。在他们看来,URBANUS表达着两层意思:一是所有的实践都源于对特殊城市条件所做的有效回应和表达,并将这种表达恰切的作用于城市;二是将对城市的认识锁定为特定的时间与地点的特殊体验,这种体验所调动的智力资源不是先验的知识体系,而是对特定感受的准确表达。对URBANUS都市实践来说,他们的行为法则决定了传统概念中的“城市”将会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而飞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不断蕴育着新知识新可能的平台,促使他们用自己的见解去完成他们对城市理想的实践。2004年,由刘晓都、孟岩、王辉撰写的《都市实践——“制造中国”与“中国制造”》一文发表在《时代建筑》本年度第4期《海归建筑师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专辑中。在这篇研究文章中,URBANUS都市实践将其宗旨与理念进行了系统的陈述,……那么,我们在“都市问题”上的理论支点是什么呢?这个支点的道德基础是对当代“城市化”条件下的人性的关怀。城市是现代人寻求基本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而在我们这样的经济基础比较脆弱、社会跳跃式发展的国家,城市化在带给人们空前巨大的机会的同时,又成为了对人性抑制、对资源毁坏的手段。在现行的城市理论中有相当的反城市的成份,也有相当的与当前城市发展状况不适应乃至相当抵触的成分,而许多建筑师却没有一个独立的判断立场来揭露和抵抗这些成分。因此,URBANUS都市实践的理论出发点是对现实的批判,而批判的基础则是对现实城市状态的洞察和体验。因此,对城市的观察,又进一步上升为一种批判性的实践。•在这里,URBANUS都市实践将其一以贯之的批判式实践归纳为三个内涵:一是创造都市性而不是泛滥都市化,在快速、大量、以及利益为主的开发环境下重塑都市生活空间,而非不负责任地盲从和参与迅速扩展的都市化潮流。二是知性实践而不是惯性实践,带着批判的眼光进行有创造力的、对社会负责的而非习惯性和重复性的建筑实践。三是做城市装置而不是做城市装置艺术,让建筑成为激发城市活力的装置,以此来为都市生活注入能量而不是将建筑混同于艺术装置。2006年3月,URBANUS都市实践者们将对中国城市建设的思考以《用“当代性”来思考和制造“中国式”》为主题构筑他们独特的理论模式,并发表在《时代建筑》《中国式住宅的现代策略》专辑中。该文以“当代性”为理论基石来重构实践的方向。URBANUS都市实践者们明确指出:我们不否认当前的设计主流是某种舶来的生活方式,但也应看到舶来的样式在其侵蚀地域传统同时,也被本土文化异化,而成为一种适合于实际的拥有地方特征的生活方式……它最需的是用“当代性”来重新思考其“中国式”的内涵……三、介入:“城市化”背景下的人性关怀•正如URBANUS都市实践者们在《中国当代建筑新观察》专刊中发表的《都市实践》一文所表述的那样:“中国建筑中最需要我们去解读的是城市问题。中国已经有了一种特殊的城市形态,是用西方的城市模式所不能完全解释的,是最令我们感到好奇的……城市形态的变化会随着人们的生活的变化而改变。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变,也无疑对城市及其发展提出了挑战。虽然我们正在经历的城市化运动是崭新的,但支撑它的理论基础却是相对陈旧的。现在所产生的新城市以及继承的旧城市是否能承受现代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没有任何现代的理论能解答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更细致地去观察、去体验生活中的城市,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和特质……在URBANUS都市实践的设计中,城市公共项目常成为他们设计的主题,URBANUS都市实践试图从都市化问题解决方案的角度来寻找破题,实现人类“诗意的栖居”。通过他们的实践和努力,使许多项目从狭义的为个别利益群体服务扩展到面向广大市民的生活,这正是URBANUS都市实践“介入城市”理念的直接体现。对于URBANUS都市实践来说,他们在中国的第一个实施项目——深圳地王城市公园及城市空间改造——无疑是他们对自身理念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实践。这个原本属于景观设计来美化城市的项目,经URBANUS都市实践人文化提升,立即上升到城市设计层次,使城市公共空间更多的具有了可参与性,而不仅仅是观赏性。•相对于URBANUS都市实践的“城市介入”来说,“城市填空”则从“城市介入”的上游层面深入到一个城市的下游层次,即城市的微观细节,力图在边角料中去挖掘已被湮没的城市亮点。URBANUS都市实践把他们的“城市填空”归为四类,即:一是被称为“都市再生”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二是被称为“都市造园”的对在城市中不同的开发板块之间被漠视的公共空间的填空;三是被称为“都市村庄”的城市弱势群体居住区的研究与保护;四是被称为“都市复兴”的项目,是在城市设计水平上对城市标志性地块的再填空。URBANUS都市实践正是用他们的努力,批判的进入城市建设的公共领域,来实现建筑所能给予公众带来的文人关怀。四、创意:与国际对话•005年,URBANUS都市实践被《美国建筑实录》(ArchitecturalRecord)杂志评为2005年度全球10个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先锋事务所之一,2008年,URBANUS都市实践的获得美国《商业周刊》和《建筑实录》中国奖最佳公共建筑奖与最佳室内设计奖,至目前为止,URBANUS都市实践的创业者们已在国外顶级专业刊物发表十余个建筑设计作品。URBANUS都市实践的创始人之一刘晓都笑言:“我们在国外的知名度比国内更高。”勿庸讳言,经过近十年的实践,URBANUS都市实践已挤身于世界水平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行列。URBANUS都市实践所坚持的“批判性的城市介入”策略,为中国新都市建设提供了珍贵的范本,他们所倡导的在都市公共空间里对人性的关注,已成为国际都市空间设计的主流意识。对于URBANUS都市实践来说,进入深圳的时机和策略都是成功的,作为一个技术性企业,URBANUS都市实践的创业者们坦言,做市场他们可能做不过传统的体制内建筑设计公司,但他们靠的是质量,那种只有靠创意和质量才能达到要求的城市高端的那部分,反而突显了他们的实力和强项。“我们干的都是‘啃骨头’的活。”刘晓都说。这位1999年第一个到深圳打前站,并首先决定将国内创业的地点首选深圳,而不是他出生的城市北京,其中的战略意义自不待言。实事也证明了这一点,当2003年他们开始设立北京分公司时,URBANUS都市实践的一套理论和实践已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对他们来说,每一个设计都是创意。观念上的状态,在国内的认可,是不是就算可以了?URBANUS都市实践的回答是否定的。在他们看来,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