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C级证书面试题13-如何帮助学生改善亲子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心理C级证书面试题13.如何帮助学生改善亲子关系?题目1: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自己的“逆反”心理,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3、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主动与父母沟通,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教学重点】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造成与父母沟通障碍的因素辅导对象:高中【教学过程】一、案例引入分析(一)案例:《她看起来是个完美的母亲》我来自一个单亲的家庭。我的妈妈声音温和、柔美,眼中笑意盈盈,似乎没有任何指责和她有关系。她从不愿从我的恐惧和孤独中发现问题。她觉得我什么也不缺:有一个伟大而勇敢的母亲,为了孩子而终身没有改嫁,善良、高尚,令所有的人称道。所以,她需要我无止境地陪伴。我不敢让自己讨厌她,因为她看起来是如此完美,看起来是如此爱我。但是,我心里涌动着走出这个家庭的狂潮。摘自《健康之友》思考问题:1.文中母亲爱女儿吗?2.女儿爱母亲吗?总结:做母亲的,爱孩子却又不了解孩子;做女儿的,爱母亲,却又选择离开。不管哪种情况,说明她们之间缺乏一个中间环节——沟通。所以说,与父母良好沟通不管是对于父母还是对于我们都很重要。引出主题: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二)联系我们自身:有一项针对高中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当有了烦恼或不开心的事时,59.2%的学生选择向好朋友倾诉,写日记是第二个倾诉对象,只有12.4%的学生会向父母倾诉。15.4%的学生表示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无所不谈,大多数学生都表示会看情况而定,偶尔会向父母敞开心扉交流。前后桌一组讨论:我们中很多人为什么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呢?给同学们1.5分钟的时间,前后桌一组,把分析出的结果交上来。总结:父母身上的原因很多,不过有两个问题想问大家:1.在你的经历中,是不是所有的中年人乃至老年人我们都无法沟通呢?2.是不是从我们出生到现在与父母都是这样的关系,觉得与父母沟通困难,想远离呢?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的距离也变远了,有时还对他们的行为很反感。我们的父母就经常有这样的感慨:我的孩子小时候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自己的身边,甩都甩不掉,可是到了中学,连话都懒得跟我说,是不是从我们自身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这个阶段有这特殊的特点呢?心理断乳期: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生有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是生理断乳期,大概是1岁,一个是心理断乳期,在青春期前后出现,这个时期的我们,最主要表现就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要求别人的尊重、理解。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我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我们当孩子来看待,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我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播放视频总结:这就是平衡逆反的表现。就是当父母与我们情绪对立时,即使父母所持观点与我们一致,我们也可能产生抵制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控能力还很差,我们希望父母和老师给我们一片独立的天空,但是一旦父母给我们自由,又会抱怨父母不爱我们,不管我们。所以说我们这个时期与父母出现隔阂很正常,因为我们发生了变化,而父母却没有对我们的态度变化,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的这一特点。不过似乎也不能完全按照我们的想法来,比如说那个男孩,我们似乎也不能说这个男孩是成熟的,刚才看到同学们也在笑,感觉他在拿自己的未来开玩笑。也许这个心理断乳期是我们与父母产生隔阂的比较根本的原因。我们怎样才能与父母良好的沟通呢?我们已经分析了与父母沟通困难的原因,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消除矛盾,与父母良好的沟通呢?冰冻三尺,每一日之寒,这个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观看视频:介绍)总结:这个男孩的内心深处是很想与父亲和好的,可是十几年的隔阂不可能一天化解,那么我们与父母的隔阂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甚至有时我们觉得和父母坐下来谈心不太可能,看来要付出很多的努力。那我们怎么做才能慢慢的化解矛盾,达到与父母的良好沟通呢?下面就请我们的同学先讨论,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分析案例。在同学们提出的基础之上,加以总结并提出老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最忌讳的:抗争,抗争是沟通的毒药。“争辩”、“抗争”是对立的,对立中无法找出“交集”。愿意被子女说服,承认自己错误的父母非常少,纵使“抗争”获胜,结果也不会“融洽”。(比如说我们在与父母长时间的生活中,难免产生误解,父母就会指责我们,然后我们就用更高分贝的声音来顶撞,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即使父母最后说不过你,生气的走了,你会觉得自己是真正的胜利吗?)博取信任:相对付出与行为配合。相对付出,是要有好表现,在与你的要求相关的事物上,做出令父母信任的行为。例如你争取隐私权,不希望父母拆看你的信,你要表现行为正常.没有“神秘人”与你交往,没有“怪”电话找你,按时回家,这些都是可令父母信任你的行为,在你做到这些之后,你要求隐私权,十之七八可以如愿以偿。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注意交流的4个技巧。技巧1:选择你与父母都高兴的时刻与最适宜的场合。“时空”选择适当,就已经有了好的开始。最佳场合饭桌上:推荐指数:★★★一边扒着饭,一边给爸妈讲讲学校里的趣事。遇到观点不同的时候,就赶紧低头扒饭,万事太平。不过要讲究饮食卫生。看电视或休息时:推荐指数:★★★☆一起看电视的时候一般都很休闲,心情也比较轻松,可以边看节目边聊天,既不浪费学习时间,又可以及时和家长交流。一起做家务活时:推荐指数:★★★★★帮妈妈洗菜时,或帮爸爸浇花时,和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这时候大家都会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活动中而不是话题里,这样可以避免面对面的冲突和尴尬,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让老爸老妈知道你已经长大了,会帮父母分担生活中的一些工作了,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了。最佳话题(提问)父母童年往事:推荐指数:★★★聊天时不妨让父母讲讲他们自己一些值得骄傲的少年往事,让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放下家长的架子与你敞开心扉。这时,他们更容易理解你目前的经历和感受。学校趣闻:推荐指数:★★★☆今天在学校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高兴的气愤的苦恼的,一骨脑儿倒出来。这一类的话题轻松有趣,可以让父母分享你的喜怒哀乐,还可以让他们熟悉你所处的学习环境,不必对你事事放不下心来。生活琐事:推荐指数:★★★★★多和父母谈谈你生活上遇到的点滴,不仅可以给你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还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技巧2:“迂回”是两点间的快捷方式。“迂回”是间接沟通,有些事,可以藉第三者对父母转述你的问题,也许是阿姨、舅舅,总之,是一位与你父母关系好、谈得来的人,他的转述,可以加上劝说,常常可以打破沟通的僵局。间接沟通还可以借助文字的魔力。有时候当面讲不清楚,或者父母无时间听,你可以写一封情文并茂的信,以打动父母的心,父母看到你写的信或小卡片,会有思考空间,想想是不是你说的有理,你也可以利用不同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爸妈生日,写个祝福小卡片,讨父母欢心,对沟通有很大的帮助,这称为“垂直式单向沟通”。技巧3:用沸腾的水泡茶。泡茶一定要用沸腾的水,如果水不开,则茶叶不落,泡不出味道来。如果有好几壶水在你面前,绝对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一定无法泡出好茶,沟通要应用这一泡茶原理,什么是沸腾的水呢?就是“投其所好”,用他喜好的方式表达(尽量不用他们听不懂的新名词),用他喜欢听的话讲,沟通就容易达成。有的同学们说这不是拍马屁吗?可是这种拍马屁会让父母看到你的诚心,你的孝心。坚持不懈:再来一次。沟通不一定一次就可达成,一次不成功,找机会再来一次,多次沟通可以转变父母的观念,最后就成功了。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们的方式方法可能真的不妥当,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的人,只有你——他们的孩子。那么刘鑫后来怎么样了呢?经过心理专家的分析,他回忆起了这样一件事情(观看视频:回忆生活中的感动),他知道了父亲不言语的爱,他决定改善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他采用的方法就是先寄给父母一张关于父母关系的光碟《千里走单骑》,让父母认清父子关系,然后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然后再去正面交流。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方法)我相信:恰当的技巧+不懈的努力+爱父母的心=沟通良好。时间假如还有多余,可以讲下面的故事。附:《妈妈的账单》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时他得便就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往往受遣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他渐渐觉着自己似乎也已成了一个小商人。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某天,妈妈发现在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为取回生活用品20美分;为把信件送往邮局20美分;为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20美分。共计:60美分。彼得的母亲收下了这份账单并仔细地看了一遍,她什么话也没有说。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所索取的60美分报酬。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时,突然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10年幸福生活0美分;为他10年中的吃喝0美分;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美分;为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0美分。共计:0美分。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美分塞进了妈妈的围裙口袋。也许我们很多父母还犯的一个错误就在于他们为我们付出了无限的爱的同时没有让我们没有体会以及学会如何爱父母、如何感恩,所以让我们就从今天开始也收藏起生活中父母带给我们的点点滴滴的感动,怀着感恩的心去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吧。题目2:怎样对待长辈的唠叨1、了解父母在什么情况下唠叨。2、明白父母的叨唠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3、探讨对待叨唠的好办法。辅导前准备1、课前做好一份社会调查。2、排练小品《小亮在家一、二》。3、准备一幅田园风光油画。辅导步骤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早上好!我们彩虹聊天的时间又到了。我们今天聊的话题是:怎样对待长辈的叨唠。二、说说自己1、介绍自己今天有几岁了。(我今年……)2、现在,你们当中有哪些同学能主动把自己的作业给爸爸妈妈看呢?(教师评价:大家的这些表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们长大了,都希望自己能独立去做自己的事情。)三、说叨唠1、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其他长辈喜欢叨唠吗?讨论(让学生们七嘴八舌讨论一分钟)2、长辈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叨唠呢?(指名发言)3、看小品表演《小亮在家》。小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久妈妈回来了。“亮亮,在干什么呢?写完作业没有……”妈妈一边换拖鞋一边问道。“一会儿再写吧。”“快写作业去,快去呀!”妈妈话音刚落,爸爸也回来了,爸爸还没放好提包忙问:“亮亮,今天表现怎么样?还有……”爸爸还没问完。亮亮就已经不耐烦了,没好气地说:“不怎么样,还不是老样子。”说完就看他的电视,这时,爸爸瞪着眼睛……4、讨论:小亮为什么会烦恼呢?5、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什么情况下叨唠?他们往往喜欢说什么呢?(举手发言)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可以分两步进行:①个别发言;②小组交流。教师的评价则可以说:“真有意思”“挺特别的”“我十分同情你”,“他们这样说可以理解”等。6、实话实说: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听到长辈叨唠你的时候,你会有什么反应呢?教师小结:听着父母反反复复地说着同一个内容,大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想法是比较正常的,可以理解。四、爸爸妈妈的话1、教师:上课时,老师做了一份社会调查,并把这次调查的谈话记录下来了,下面,我们一些来听听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2、播放社会调查的录音实况(问:×××,您好,现在,想请你来谈谈关于“叨唠”的话题……问:×××,您好,你的孩子快12岁了,当你想跟他说一件什么事的时候,他有时候就表现得很不耐烦的样子,这时候你是怎么想的?)(这份社会调查一定要提前两周去做,而且要细致,提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让每一位被访的家长说出他们最想与孩子讲的话,家长的姓名尽可能不公开。)3、小结:刚才,我们听了爸爸、妈妈的心里话,相信大家一定受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